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方 《中国船检》2007,(7):72-73
一部内容丰富的《船舶领袖2015规划》经过专家五个篇章的解读,为读者大致勾勒出了欧盟谋求船舶制造业复兴的宏伟蓝图,我们希望对国内造船业有所启发和帮助。同时,欢迎国内业界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领导针对欧盟造船业复兴计划和中国造船业的发展发表观点。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欧盟单方面出台的航海碳税和欧盟拆船法案理想主义色彩过于浓厚,那么新近出台的船舶规划2020和大西洋战略则更注重现实利益的获得。5月13日,欧盟委员会(EC)决定开始推进大西洋海事行动计划,以此复兴大西洋区域的海洋经济,该行动计划来自于2011年欧委会通过的大西洋战略(海盆战略)。大西洋战略的核心目标是在保持大西洋环境以及生态平衡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各成员国经济的持续性增长,到2020年实现欧洲"蓝色经济"发展目标。众所周知,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是世界第二大洋。大西洋  相似文献   

3.
目前,世界造船产业正加速向中国转移,中国造船业前景相当广阔。计划到2015年造船总量占世界的35%,跃升全球最大造船强国指日可待对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我国造船工业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大对造船工业的大规模投资,2月11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的《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下简称振兴规划)隆重推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船舶产业振兴规划》(2009—2011年)也在不同时期顺势而出。振兴规划及纲要出台,鼓舞了全国及南方地区造船业,船企无不为之振奋欢欣鼓舞。据预测,去年9月就影响到我国船舶业的国际金融风暴至少将持续2~3年,我国修造船企业、船舶配套业、航运、海运及船舶业界同仁究竟应如何借助振兴规划进一步提升技术、坚持自主创新、强化内部管理,抵御金融风暴影响,利用2~3年时间修炼内功,以振兴规划为强大动力,为新一轮市场博弈而积蓄力量?  相似文献   

4.
孟方 《中国船检》2007,(5):79-80
EU推出的《船舶领袖2015规划》,共八章,分别介绍了8个领域的内容。本期主要解析,欧洲理事会在呼吁欧盟造船业继续增加竞争力的同时,推崇更加安全和环保的船舶。随着商船制造业领域日益激烈的竞争,开始发挥更具有优势的军船建造标准,并准备推出一套适合共同发展的标准。在接下来的几期中本刊将再邀专家连续解读其章节的内容。[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近日,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船舶技术法规在推进造船业和航运业健康有序发展中的指导、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交通运输部出台《船舶技术法规体系框架(2020)》(以下简称《体系框架》),对构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船舶技术法规体系,促进我国水上运输及相关行业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部海事局党组成员唐金龙对《船舶技术法规体系框架(2020)》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在欧盟地平线2020项目的资助下,包括贝尔格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Belgrade)、荷兰海事技术联合会(NMT)以及船舶设计公司ScandiNAOS在内的22家欧洲学术机构、研究机构及相关企业联合启动了NOVIMAR新兴内河水运和海运概念开发项目,提出了"船舶编队"(Vessel Train)新型水运模式。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出台的船舶调整振兴规划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船舶工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胡可一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呼吁,希望国家有关部门把现代造船业直接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8.
在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下,世界造船业开始集体"拐弯".中国出台了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韩国由金融机构出面对造船业采取了一系列救助措施,日本国土交通省也连续召开专门会议商量未来的发展战略,欧洲也表示将着手研究今后造船业发展的新政策.  相似文献   

9.
省外来风     
《中国船检》2006,(10):4-5
INTERTANKO提出加强对拆船业的监管,日本造船业存在大量“隐性订单”,国外银行看好亚洲船舶融资业,亚洲共同应对海盗协定正式生效,欧盟清洁和保护地中海的长期战略部署出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孟方 《中国船检》2007,(8):72-74
在欧盟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中,海上运输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欧洲的经济、技术、环境以及社会挑战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此背景下,由造船业、航运业、海洋工程等代表欧盟各成员国、欧盟机构相关利益方及议员组成的海事工业论坛发起成立了欧洲水上运输研究顾问委员会(WATERBORNE),研究制定一系列保持欧洲技术领先并确保欧洲海事工业持续具有竞争力的规划。WATERBORNE制定的欧洲海事行业中长期愿景2020及战略研究议程,明确了海事业到2020年时的发展状态、要达到的宏伟目标及相关的创新挑战以及为达到目标而开展的研发工作。值得我国有关部门研究和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韩光  刘啸波 《中国船检》2010,(6):62-64,112
近年来,尽管欧洲三大造船指标全面下滑,世界造船重心转向韩国、中国、日本,但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欧洲仍处在世界船舶工业的领先地位。究其原因,是欧洲造船业始终坚持技术引领的发展战略,始终将关注重点放在科技开发上。在欧盟委员会的推动下,欧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船舶技术研发政策,并开展了大量研发项目,  相似文献   

12.
船舶配套产品占造船总成本的40%左右,在船舶工业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地位.2010年以来,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已经跃居世界首位,但是作为核心供应链的船舶配套业还处于产业链低端,船用发电机组、通信导航、自动化设备等关键设备仍然被日本、韩国和欧洲国家所掌控,在某些产品领域"船壳工业"特征依然比较明显.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从规模...  相似文献   

13.
《机电设备》2012,(6):2
为布局"十二五"期间的船舶及海工产业,今年3月,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相继出台。8月份,工信部又发布《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2012)》、《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2012年度项目指南》,作为上述两个《规划》的配套文件。与此同时,在工信部发布的《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中,船舶与海洋工程被列为了13个省市的优先发展产业。相应的,上海、辽宁、  相似文献   

14.
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安全委员会(MSC)第90次会议批准了《船上噪声等级规则》修订草案,对船舶的降噪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将对造船业和相关配套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机电设备》2006,23(4):I0017-I0019,I0021
随着中国造船业迅猛发展,国内船舶设备配套业发展瓶颈愈发凸现。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投资船舶设备业,而国外尤其是设备业发达的欧洲、日本和韩国企业也开始在中国投资设立相关企业。  相似文献   

16.
欧洲造船工业份额的不断流失与其层出不穷的产业振兴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船领袖2015规划更是表达了欧洲重拾昔日辉煌的愿望,但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却并没有因为主观的意愿而缩小。突如奇来的危机,更让欧洲造船业昨日难现。然而,此消彼涨,量的流失使质的优势更加凸显,欧洲船厂已经脱离批量市场而转向更尖端和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17.
徐华 《中国船检》2010,(7):27-29,103
欧洲造船工业份额的不断流失与其层出不穷的产业振兴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船领袖2015规划更是表达了欧洲重拾昔日辉煌的愿望,但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却并没有因为主观的意愿而缩小。突如奇来的危机,更让欧洲造船业昨日难现。然而,此消彼涨,量的流失使质的优势更加凸显,欧洲船厂已经脱离批量市场而转向更尖端和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18.
国际造船业产业转移的现状、特点与中国应对策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陶永宏 《船舶》2005,(5):1-5
国际造船业正在加速向中国转移.文章分析了国际造船业向中国转移所具有的四大特点:即由技术含量低向技术含量高转移;由船舶制造向船舶配套转移;时效性以及集聚性.提出了中国应对国际造船业转移的"以产业集群为建设思路进行产业布局,构筑大基地;以产业集聚为发展思路进行企业优化整合,组建强集团;注重特色营销,开展错位竞争"等五大策略.  相似文献   

19.
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造船业危机叠起,使欧、美造船工业经受了沉重的打击。为加强船舶工业竞争力,欧、美国家采取了各种有利的扶持措施。 欧盟近日宣布,1997年欧洲的造船补贴仍将维持去年的水平,即大型船舶的补贴水平为9%,小型船舶的补贴水平为4.5%。跟远东地区的船厂相比,欧洲船厂的成本要高20%左右,其中散货船的成本差异更大。在欧洲,英国是较早实行造船补贴的西方主要造船国之一。其对本国造船业的扶持政策除造船补贴外,还包括  相似文献   

20.
孟方 《中国船检》2010,(7):30-32
海洋自古以来便在欧洲文化、特性和历史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欧洲旅游业、渔业、航运、贸易以及整个欧洲经济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欧洲经济发展和繁荣的催化剂。在欧盟寻求经济复兴的今天,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发挥欧盟在海洋领域的领先优势是欧盟海洋工作的战略重点。特别是在1999年和2002年欧盟水域相继发生"艾瑞卡"(Erika)和"威望"号(Prestige)事故灾难,给欧盟海洋相关产业造成重创之后,欧盟更加认识到制定海洋安全政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