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今年上半年,我国国产车销量达437万辆,同比增长达23.3%,这是人世6年来第4个增速超过20%的高峰年。据统计,短短6年中,中国的汽车在全球的销量比重增加了两倍。从中国汽车在全球的销量排名来看,2001年中国仅排在全球第七位,到2003年超过德国进入前三名,去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新车销售大国。  相似文献   

2.
《驾驶园》2020,(4)
石油关系着众多国家的未来发展,没有人能否认一个事实:油价已经越来越成为大国利益的祛码。低价油对于石油输出国无疑是晴天霹雳,但对于我国石油进口依赖度高达70%的情况这是否利好?如今原油市场正在刷新历史,美国能源调查公司(Rystad Energy)称"这可能是史上最严重的油价危机之一"。受原油价格暴跌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多个黑天鹅事件的交织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引发巨震。此时断言全球进入金融危机可能为时尚早,但2020年全球经济衰退或成为大概率事件。如此,震荡中的中国交通企业呢?  相似文献   

3.
我们已经进入了少有的历史时期之一,其特征是全球霸权地位从一个大国转移到另一个大国。新出现的这个时期以中国崛起、美国衰落为标志。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次真正的国际自行车大展,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之时,在甲型H1N1流感肆虐全球之际,中国上海敞开温暖、热情的怀抱,盛情接待了来自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自行车业界的朋友。在亲近自然的氛围里,在和谐交流的情感下,大家似乎暂时忘却了外面的“危机”。本届展会之所以还能吸引如此众多的宾朋,除了中国作为自行车产销大国的无以替代的地位以外,跟展会本身的创意、创新之风不无关联。  相似文献   

5.
胡亚庄 《汽车情报》2004,(27):39-39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个土地大国,若要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将来必然成为一个汽车大国。但我国不是能源大国,目前已是石油纯进口国了,对于一个拥有12亿人口,960万km^2土地的汽车大国来说,它的汽车能源问题就不一般了。如果现在还不抓汽车节油工作,则这漏项将来必然要影响到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影响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6.
可以说.中国汽车工业创造年产千万辆的业绩奠定了我们世界汽车大国的地位.使我们可以站在更高更新的起点上去实现新的腾飞:但进入“千万辆”这个级别之后.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成为了汽车强国.当前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由量变向质变调整转折的关键时期.蔓延全球的金融海啸给我们带来危机和机遇.这是我们加速实现由汽车制造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机遇期。  相似文献   

7.
在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中,中国是少数几个保持继续高速增长的国家之一。于是,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便成为很多人心中的梦想。而依笔者分析,梦想与现实尚有一步之遥。大国  相似文献   

8.
编者的话     
<正>埃克森美孚公司日前发布了《至2030年能源展望》报告。该报告指出,到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比2005年增长约35%。中国已经成为能源消耗第一大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我们面临日益严峻的能源挑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扩大能源供应、采用新技术和清洁燃料,是切实可  相似文献   

9.
冯瑛 《摩托车》2012,(7):100-107
众所周知,我国早已是摩托大国,并是世界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国,年产量占全球产量的半壁江山。同样众所周知的是,我国还不是摩托强国,行业问题比比皆是——摩托车技术含量低,车型类别仍然是几十年如一日的骑式车、踏板车、弯梁车,售价低廉没有高附加值,质量问题有待解决,售后服务不够到位……因此,这也不由得我们不加以思考——摩托大国和摩托强国的差距在哪里?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命题。不过,我们可以将问题具体化,转化成一个对国际知名摩托车品牌的考量,看看它究竟强在哪里,核心考量它的产品结构、开发、管理以及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10.
冯瑛 《摩托车》2012,(4):100-107
众所周知,我国早已是摩托大国,并是世界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国,年产量占全球产量的半壁江山。同样众所周知的是,我国还不是摩托强国,行业问题比比皆是——摩托车技术含量低,车型类别仍然是几十年如一日的骑式车、踏板车、弯梁车,售价低廉没有高附加值,质量问题有待解决,售后服务不够到位……因此,这也不由得我们不加以思考——摩托大国和摩托强国的差距在哪里?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命题。不过,我们可以将问题具体化,转化成一个对国际知名摩托车品牌的考量,看看它究竟强在哪里,核心考量它的产品结构、开发、管理以及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为应对这一变革,世界主要工业大国纷纷制定了各自的制造业振兴战略,谋求在未来竞争中抢得先机。聚焦人工智能、数字制造、机器人等先进制造领域域,同时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全球制造业的企业创新模式、国际分工和投资贸易等方面带来深远影响。2016年伊始,知名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下Manufacturing Leadership Community(制造业领袖社区)对2016年全球制造业趋势做了预测。制造业,特别是汽车制造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这几大趋势,结合汽车制造产业做了分析和展望,让我们一起见证2016年的技术革新与潮流变迁。  相似文献   

12.
据2003年5月18日《上海汽车报》国际新闻版关于“2002年全球汽车产量综述”报道,2002年中国商用汽车产量一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商用汽车生产大国,这是我国商用汽车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2002年全球生产汽车5 796万2 563辆,比2001年增长4.4%;2002年全球生产商用车843万27  相似文献   

13.
世界汽车产量连续两年上升,中国排名再升一位 统计表明,2003年全球生产各类汽车共计60658136辆,比上年的58954229辆增长2.9%。这是自2001年全球汽车产量下降以来,连续两年产量上升。但各国汽车产量情况并不平衡,传统的汽车生产大国不仅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而新兴汽车生产国增长强  相似文献   

14.
信息快报     
正舍弗勒全球首个P2混合动力模块在太仓投产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后,混合动力汽车显现出一定的优势,尤其是PHEV既能帮助企业赚积分,又能打消用户的里程焦虑症。身为欧洲最大的家族工业企业之一的舍弗勒看准这一发展趋势,加大了混合动力模块的研究。3月16日,舍弗勒全球首个P2混合动力模块在江苏太仓制造基地正式投产,该模块的投产对舍弗勒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舍弗勒  相似文献   

15.
张韵 《轿车情报》2012,(6):250-253
放眼世界足坛,法国和德国绝对是两个足球大国。世界杯与欧洲杯都曾经是他们的囊中之物,虽然这两个足球巨人的技术风格不同,但是对于足球的理解却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低碳环保理念在全球风靡,自行车作为既健康又环保的绿色交通工具在世界各国日益风行。日本虽然是汽车发达国家,但同时也是自行车大国。据日本自行车产业振兴协会统计,目前日本自行车保有量达到了8 665万辆,紧随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第3大自行车大国。在人均保有量方面,日本约为0.7辆/人,位居世界第6。由于日本是世界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个土地大国,若要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将来必然成为一个汽车大国。但我国不是能源大国,目前已在大量进口石油了。如果现在还不抓汽车节油工作,则必然要影响到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影响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 世界各国都在抓汽车节油工作。西欧和日本早就用高燃油税的办法提高油价,促使社会多用节油车,这是所有去过西欧、日本人士都亲眼看到的事实,高油价这个经济手段有4大好处: 1.日本公路的修理费用主要来自燃油税; 2.推动汽车节油是现代汽车的3大主题(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18.
久陵 《轿车情报》2011,(7):26-27
从“六五”到“十一五”。中国汽车产业经过30年的突飞猛进,至今在全球虽称不上汽车强国,但作为汽车大国已毫不逊色。作为汽车大国集聚了2000万辆以上的汽车生产能力,以及全球最大的市场容量,且也有百万辆级汽车出口的能力和市场。从产品水平上看,不管是引进技术,或是自主开发,除了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有所欠缺之外,在市场上还都能站住脚。在技术水平方面,所谓的核心技术也不完全是空白。电控装置产品受品牌信任度和跨国公司低价倾销的影响。推广应用还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国际能源版图的变化 根据国际能源署预计,页岩油气革命将使美国在2020年取代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成为全球第一大油、气生产国.不仅如此,即便在目前美国的传统能源石油开采量也正在大幅提高,比如主要产油地北达科他州和西德克萨斯州的石油产量都在成倍增加.美国能源正在逐步实现独立,从一个能源进口大国演变为一个出口大国.这对国际原油市场的需求和价格都将带来巨大的震荡和冲击.  相似文献   

20.
《经济导报》2009,(42):47-47
前几个月前,我们预测金价在今年第四季将有望上试7.100美元,这当然是投资市场早已看透了美国在历经P9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风暴而促使全球经济衰退下.迫不得使出非常的手段(将息率降至接近“零”,极大规模的狂印钞票去注资市场,行使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去挽救濒临爆破的经济)。在经大半年的各方努力配合下.目前全球经济总算呈稳定局面,而且开始有复苏迹象出现,这令美国以至全球各大经济国均略舒一口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