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CFB锅炉三管严重磨损引起国内、外专家们极大地关注.较详细地论述了三管磨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防磨新工艺、新材料.在6台CFB锅炉防磨实践中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取得成功.与当今国内、外所用的防磨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工艺和材料有独特的优越性:防高温氧化、耐硬物料粒子高速冲刷磨损、合金涂层结合密实牢固、抗冲击.该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2.
锅炉的烟气污染是工业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CFB锅炉在控制SO2和NOx排放方面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分析CFB锅炉脱硫脱氮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从实验和理论方面对燃料的Ca、S比、炉膛燃烧温度、料层厚度和流化速度以及石灰石自身的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的数据为完善CFB锅炉的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CrN涂层耐磨性能,采用磁控溅射技术研究外部Cr层对CrN磨损宽度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载荷、转速、旋转半径研究表面摩擦磨损情况。结果表明,旋转半径增大,离心力作用效果更加明显,其中在转速为300 r/min,旋转半径6 mm时,未溅射Cr层的CrN涂层平均磨损宽度达到945.7μm,且外侧磨损更加严重,相同条件下溅射外部Cr层的磨损宽度为571.2μm,说明外部Cr层在磨损过程中有效抑制表面磨损区域增加。溅射外部Cr层后,在转速为200 r/min时的摩擦系数与表面磨损区域宽度随旋转半径增加而增加。表面磨痕呈犁沟状,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4.
引起汽车技术状况变坏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零件磨损。当曲轴的主轴颈和连杆轴颈磨损后,需按修理尺寸进行修理。对柴油机曲轴进行磨轴修复后,有的就产生了断轴的现象,如果曲轴的尺寸、材料的性能与载荷不相适应,就可能使曲轴由于强度不足而断裂。近年来由于私家的大货车增多,加上修理技术的欠缺,使之修磨后曲轴断裂的现象也趋于上升的势头。下面就产生这一现象原因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对铸造Al-Si合金表面气相沉积TiN薄膜的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镀有TiN薄膜的铸造Al-Si合金具有比未镀膜铸造Al-Si合金更优异的耐磨性。在相同的磨损条件下,未镀膜试样表面由于发生磨粒磨损,在磨损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微观切削现象;TiN涂层表面以粘着磨损为主,其磨痕存在剥落,并且随着磨损时间的延长,磨损机制由粘着磨损转为磨粒磨损,未镀膜试样的磨痕宽度几乎是TiN磨痕的2倍。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轮轨材料更好地匹配,降低轮轨磨损与损伤,利用MMS-2A滚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3种不同含碳量车轮材料与U71Mn热轧钢轨干态对磨时滚动摩擦磨损与损伤性能.结果表明:车轮材料变化基本不影响轮轨滚动摩擦因数,其摩擦因数保持在0.4左右;随车轮材料碳含量增加,车轮磨损量呈线性下降趋势,钢轨磨损量呈线性增加趋势,总轮轨磨损量呈降低趋势;不同车轮材料与U71Mn热轧钢轨对磨时的磨痕表面形貌具有较大差异,当碳含量为0.57时,车轮损伤以剥落损伤为主,试样塑性变形相对轻微,随车轮硬度降低(碳含量为0.51),表面剥落损伤轻微,但塑性变形严重;对磨钢轨试样以粘着和剥落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7.
选用颗粒状TiC和条状TiB复合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在300℃环境温度和不同载荷下的干滑动摩擦磨损行为及其磨损机制进行研究.利用SEM、ESS、XRD等分析手段,对磨损面、剖面,磨屑等进行观察与分析;总体上复合材料磨损率降低,且增强相含量高的磨损率也低,摩擦系数小而稳定.磨损表面存在氧化物,存在磨屑脱落后的痕迹,从磨损剖面可看到一定厚度的塑性变形层及磨损过程中形成的摩擦层,对磨屑的研究中看到,小载荷时形成尺寸不超过10μm的氧化物粉末磨屑、随载荷增加开始形成10~ 25 μm的粒状磨屑、甚至出现尺寸更大的片状剥落磨屑,从而分析得出,小载荷时以氧化磨损为主,存在轻微的磨粒磨损,载荷较大时则以剥层磨损为主,并存着轻微的氧化磨损.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内燃机活塞-缸套系统摩擦磨损的研究成果, 从润滑油改良、表面改性、动力学特性方面综述了系统的减摩抗磨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发展现状, 讨论了润滑模型、润滑添加剂、表面织构、缸套珩磨、表面涂层与动力学特性对系统减摩抗磨的影响, 分析了系统的摩擦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活塞-缸套系统的润滑特性具有非线性特征, 润滑状态与添加剂对系统减摩抗磨有较大的影响, 系统润滑状态的不确定性导致多种润滑模型并存, 需进一步建立系统综合润滑模型, 同时需深入探讨润滑油添加剂最佳减磨剂量及减磨机理; 表面改性技术(表面织构、珩磨与涂层)可以大大减少系统表面的摩擦磨损, 由于织构位置分布、加工参数、加工工艺、表面形貌与涂层材料等对接触表面的影响, 表面改性技术减摩抗磨的综合发展相对缓慢, 需进一步研究表面改性减磨的机理与参数优化方法; 活塞-缸套系统的工作条件苛刻, 系统各部件的相互作用相互耦合, 深入探究动力学特性与摩擦磨损的演化规律关系相对困难, 仍需全面考量服役状态下动力学特性与摩擦磨损之间的关系; 未来内燃机整机性能的提高将迫使活塞-缸套系统需具备更高的减摩抗磨性能, 为实现系统经济性与节能减排的目标, 尚需进一步开展系统高效减摩技术。   相似文献   

9.
黄泥川隧道防排水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泥川隧道采取了“以排为主,防排结合,综合治理”的方法,洞外设置排水天沟、截水沟及路面边沟,洞内侧在复合式衬砌中间设夹层防水层,并根据围岩渗水情况,每隔5~10m设一道环向排水盲管,在两侧拱肩及边墙底,沿隧道纵向设置贯穿全洞的集水盲管,对应环向盲管采用三通导入洞内排水边沟。施工缝及沉降缝处均安放橡胶止水带,防水抗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常见的3种飞机防冰腔结构,应用Gambit软件建立了双蒙皮防冰腔结构网格模型。采用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模拟热气在防冰腔内的流动状况,采用Fluent软件进行传热效率分析,建立了防冰腔结构参数对传热效率的重要性测度模型。通过随机响应面法建立防冰腔结构参数与传热效率的函数关系,采用低分散性抽样法求解防冰腔结构参数的重要性测度,建立了防冰腔结构参数的重要性测度分析流程。分析结果表明:当笛形管中心到外蒙皮的距离从35.15mm增加到38.85mm时,传热系数由0.505减小到0.463;当双蒙皮通道高度从2.85mm增加到3.15mm时,传热系数由0.495减小到0.476;当射流孔孔径从1.90mm增加到2.10mm时,传热系数从0.505减小到0.494;当射流孔角度从14.25°增加到15.75°时,传热系数从0.476增加到0.494。防冰腔结构参数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射流孔角度、笛形管中心到外蒙皮距离、射流孔孔径、双蒙皮通道高度,在防冰腔结构加工与装配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射流孔角度与笛形管中心到外蒙皮距离这2个参数。  相似文献   

11.
人工关节的磨损问题是制约我国人工关节矫形术全面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磨损的检测和分析技术是评价磨损的手段。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等的发展,对人工关节磨损的检测提出新的要求,其中越来越迫切需要精确实现人工关节微量磨损的数字化检测、分析和表征。文章论述了目前国内外主要测量方法,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和优点,这对于人工关节磨损的测量及其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介绍国内高速公路运营技术与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探讨近年来国内外新研发或者相对成熟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方面的新思路、新技术以及新技术设备,并与西部高速公路当前运营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相结合进行分析.提出与其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磁悬浮列车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新型轨道交通技术的典型代表,磁悬浮交通具有无机械接触磨损、运行速度高、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等优点,经过60年的发展,正逐渐走向成熟.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磁悬浮列车的发展历史作了简要回顾;然后,从结构原理、核心技术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对永磁悬浮、电磁悬浮、电动悬浮和超导钉扎悬浮4大类磁悬浮交通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其悬浮特点、悬浮间隙、磁力计算、驱动技术与技术成熟度等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发展时速600公里级高速磁浮列车亟须解决的试验平台搭建、电机控制策略、紧急制动、线路维护、无线传能、无线通信、气动噪声、磁浮道岔等8个关键问题;最后,对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悬浮交通系统的研究进展以及需要研究的课题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当列车高速通过曲线时,由于离心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当列车通过曲线时,固定的外轨超高不仅对列车运行速度有很大的限制,也增加了轮轨磨损,威胁到行车安全。对列车通过曲线时车体受力进行了分析,结合铁路运输设备的特点,提出了铁路曲线外轨超高智能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先进的纤维张力微机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实现缠绕过程中纤维张力的高精度自动控制.通过静摩擦力间接施力方式按照设定张力变化曲线施加和调整缠绕过程的张力,实现了对纤维低磨损下的大张力高精度控制.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稳定可靠,控制性能良好,综合控制精度为±3%,最大可控张力达到纤维强度55%,在高性能民用、军用及航空航天等纤维缠绕制品生产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孔道压浆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防止预应力筋锈蚀的最后一道防线,要保证该类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其孔道压浆的技术方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新的真空压浆工艺在具体施工环境下尚不好把握,但效果很好。各种检测方法可以鉴定一些桥梁孔道压浆质量的好坏,成为保证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孔道压浆质量的有力手段。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真空压浆技术的目的及意义,真空压浆技术的原理及条件等相关内容、国内外现状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7.
杆索无损检测技术可以不破坏杆索外护套对杆索和锚固端内部进行损伤检测,作为桥梁结构检测的新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国内外多种无损检测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对该技术的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接触网零部件的失效会严重影响接触网系统的运行安全,接触网系统的服役可靠性是列车和线路安全运营的重要基础.为促进高速接触网装备技术的发展,在结合大量现场调研结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并总结了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服役过程中出现的铝合金定位钩与定位支座磨损、吊弦线疲劳、螺栓连接松动、终端锚固线夹抽脱以及零部件腐蚀问题等五类典型失效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指出微动损伤(微动磨损与疲劳)与恶劣的服役环境是导致接触网零部件典型失效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微动磨损、微动疲劳、螺栓松动、应力腐蚀等相关失效机理的研究现状;展望了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的失效机理研究,冲滑复合磨损、多股绞线结构微动疲劳、螺栓松动、载流条件下疲劳和腐蚀疲劳这几个方面是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并指出研究载流条件对疲劳损伤影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全球经济陷入低谷,中国车市在面临世界金融危机,全球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实现产销高速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大增48.30%和46.15%,并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与此同时,伴随着汽车产销量的大幅增长,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也同步大幅增长,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7619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33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7.8%,其中民用轿车保有量3136万辆,增长28.6%。  相似文献   

20.
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物流水平的提高和电子商务技术安全的完善,它们不再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问题,而今信用风险问题成了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本文采用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现有风险预警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构建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预警指标体系,建立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的Z-Score模型,而提出了企业应对不同风险状态的预警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