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针对传统信号捕获系统中出现的船载微弱通信信号捕获不精准的现象,提出并设计了基于数字媒体的船载微弱通信信号自动捕获系统。硬件系统中优化了射频电路,引入C/A码发生器,得到船载微弱通信信号的序列码,为软件运行提供数据准备;软件系统为核心设计部分,对微弱通信信号进行检测后,建立基于数字媒体的信号自动捕获模型,将自动捕获模型在硬件系统内应用,实现船载微弱信号的自动捕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自动捕获系统比传统捕获系统的船载微弱通信信号捕获精度高出27.81%,具备极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陶薇 《舰船科学技术》2020,42(16):142-144
船载电子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易受到电磁干扰,导致系统运行过程中造成响应度数值低,RMS数据效能受损问题,严重影响船舶运行任务效果,难以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基于此提出了对船载电子信息系统RMS顶层参数权衡模型的构建,通过采集和判断船载电子信息系统可用度数值,对船载电子信息系统RMS顶层参数效能数值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划分参数权衡等级,针对不同级别规范RMS顶层数据分析管理方法,实现对RMS顶层参数权衡模型的设计目标。最后通过实验证实,船载电子信息系统RMS顶层参数权衡模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更好提高数据信息管理效果,避免数据受损问题,保障船舶运行任务的成功性,充分满足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船载设备在海洋中会受到6个自由度的影响,设计一种船载三自由度稳定平台,能够补偿升沉、横摇和纵摇.分析了稳定平台的逆运动学特性,利用Matlab/Simulink的Simscape工具建立了虚拟样机测试系统.在平台模型中添加了姿态传感器,根据逆运动学算法,实现了虚拟样机仿真系统的物理仿真.实验表明,设计的三自由度并联...  相似文献   

4.
船载机械设备种类非常多,机械设备的运转会造成船体的振动,此外,海浪的冲击作用以及螺旋桨的运转也会造成船体的振动,船舶振动会影响船载精密设备的运行状态,甚至对机械结构造成破坏,因此,有必要对船舶的隔振系统进行研究。本文重点应用的一种隔振手段是磁流变隔振器,这种隔振器基于磁流变弹性材料,本文重点介绍了船舶的振动模型以及磁流变隔振器的隔振原理,并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隔振系统的模态进行了分析和仿真。  相似文献   

5.
窦乔  代亮 《机电设备》2012,29(2):50-53
对现有风浪中船载货物单元系固的相关规定进行深入分析,指出《CSS-Code》中存在的不足,基于三维非规则波理论的前提下,运用耐波性和系缆力学理论,提出一种风浪中载荷系固校核系统的设计思路,设计出了可以人机交互的货物单元系固校核仿真软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船舶锅炉的主要作用是产生蒸汽和加热燃油,对于船舶的正常运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船舶锅炉的操纵难度较大,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训练和培训时需要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船载锅炉的仿真系统,通过对船载锅炉各个环节和设备的数学建模,结合Web软件环境设计了锅炉仿真系统,使受训人员利用Web终端就可以进行各种锅炉仿真操作。  相似文献   

7.
基于MATLAB的Simulink集成建模与仿真环境,针对5440TEU的集装箱船的船舶冷库系统建立了压缩机数学模型、仿真模型及控制模型。用MATLAB语言编制了系统仿真软件程序。以RKS10F制冷压缩机为例,对船舶制冷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和实际运行,仿真结果基本符合实际系统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8.
以降低船载无人机重量,提升船载无人机力学性能为目的,设计基于3D打印的船载无人机参数化设计方法。通过面向3D打印的SolidWorks软件建立以船载无人机结构柔度最小为目标,以体积、梯度等为约束条件的船载无人机参数确定模型;利用变权重变异鸽群优化算法,求解该模型,确定最小结构柔度对应的船载无人机参数;依据确定的参数,建立船载无人机的三维模型,并导入3D打印软件内;3D打印技术以分层处理的方式,完成船载无人机参数化设计。实践证明,该方法可有效确定船载无人机参数,建立船载无人机三维模型,有效完成船载无人机参数化设计。该方法设计的船载无人机最大应力较大,符合无人机结构刚度与强度等力学性能需求。  相似文献   

9.
运用MATLAB6.5软件做电力系统模型的发电机并网运行仿真实验,通过各种运行情况的仿真实验和分析,对实际的电力系统运行故障防范于未然,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运用MATLAB6.5软件建立单机无穷大系统模型,并利用其仿真功能对该模型的各种运行情况进行仿真实验和分析,得到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为定量分析内河船舶导航系统的跟踪性能,建立基于GPS/DR组合信息的船载导航系统非线性模型,以该模型作为系统模型,采用附有航向约束参考条件的自适应无迹变换卡尔曼滤波算法,推导得出非线性导航滤波器的滤波方程。按照船载目标的实际非线性模型进行演化时,采用此算法能够较好地实现非线性函数后验信息与估计误差的拟合。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比以往扩展卡尔曼滤波类算法在减少运算量和提高跟踪效果方面改善明显,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传感器网络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船舶远程监控系统在保障航运安全、维护船载设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船舶远程监控系统实现船岸间数据信息共享和交互,对船载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状态预测和故障诊断。本文在船舶远程监控系统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的自组织学习特性,提出远程故障诊断模型,该模型能够根据设备运行参数对故障趋势进行准确判断并发出预警。  相似文献   

12.
在Matlab的Simulink仿真环境下,针对电力推进系统四种不同运行工况,建立了基于Zigzag移相变压器的四种仿真模型。通过对仿真试验结果与实测数据的比较,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通过运行仿真试验得到的结论,研究了发电机内阻、系统不同工况及电力推进系统运行模式等因素对系统谐波特性的影响,这些研究结果为今后制定电力推进系统的运行管理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还对改变移相变压器的移相角度对系统谐波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其结果对整定移相变压器的移相角度及匝数比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建立某7 500 Dwt化学品船推进系统的仿真模型,对模型进行调试和修正,利用修正后的模型对船舶两个典型动态工况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利用AMESim建立的推进系统仿真模型能有效地反映推进系统的运行特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锂电池组成的船舶储能系统,分析锂电池的故障模式和表现特征,建立基于模糊神经网络锂电池组故障诊断模型,通过实验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模型的正确性,实现锂电池的故障预警,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船载S波段雷达多普勒谱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海表面的散射机理和船舶在海中的运动规律,建立了3次谐波船舶运动模型,提出了船载S波段雷达回波多普勒谱的中心频率和谱宽的理论模型。本文采用仿真多普勒谱的方法,分析了船载S波段雷达多普勒谱的中心频率和谱宽大小与船速的关系,并讨论了船舶各种运动导致多普勒谱的变化情况,最后采用一段实测船载三坐标速度并仿真其多普勒谱,结果表明其中心频率的变化明显,谱展宽明显。文章的结论为船载S波段雷达海浪参数提取提供先验信息和理论模型,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船载卫星通信系统发展迅速,在海洋通信和抗震救灾等方面作用显著。船载卫星定位系统作为船载卫星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本文针对当前船载卫星定位系统存在的问题,基于GPS定位系统的误差来源,对当前主流的几种GPS差分算法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载波相位差分算法进行精确定位,利用Matlab对该系统进行仿真可知,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快的速度,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川崎FE21-400电动液压舵机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MATLAB的Simulink集成建模与仿真环境,针对川崎FE21-400系列电动液压舵机建立了数学模型、仿真模型。用MATLAB语言编制了系统仿真软件程序,仿真结果基本符合实际系统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8.
高速船载雷达系统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遥感探测技术,广泛应用于船舶导航、海洋资源探测、军事船舶侦察等领域,高速船载雷达系统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是雷达回波信号的采集、分析和处理。回波信号的模拟与仿真不仅可以提高雷达回波信号的处理精度,还可以提高雷达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保障船载雷达系统在恶劣天气和工况下正常运行。本文主要介绍一种高速船载雷达-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并对该雷达系统的回波信号仿真与模拟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船舶电力系统经过上百年的发展,目前已经综合了电力推进系统、船载用电设备等,对于船舶的正常运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船载用电设备的不断增加,一方面增加了船舶电力系统的供电压力,另一方面,对于某些非线性负载,可能会导致电力系统不稳定。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不同运行工况下电力系统的负载响应,采用傅里叶变换等信号提取方式,结合船舶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对不同运行工况下的电力系统负载响应进行分析与仿真,对于改善电力系统的负载响应特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船载电子信息网络是连接各种船载设备、控制中心、传感器等的信息传输与交互网络,其负责船舶各个部分和各种设备之间的正常交互和协调运作,对船舶的安全航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当整艘船舶的神经中枢。因此,船载电子信息网络的性能表现,将直接关系到船舶各个部分的系统运作水平,以及船舶控制的灵敏程度。本文针对船载电子信息网络进行研究,并对该网络进行模型分析,验证该网络的需求和性能指标,并通过仿真研究船载电子信息网络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为今后船载电子信息网络的构建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数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