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国平  应荣华  郑健龙 《公路》2006,(8):136-140
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损害的频频出现,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的工程质量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分析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主要影响因素,利用控制论的基本理论、借鉴全面质量控制模式,提出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管理策略体系框架;大量工程实践表明,采用该质量控制策略体系框架可有效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江宇飞 《公路》2005,(8):337-340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结构设计、材料质量及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直接决定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路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结合广梧高速公路马安~河口段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结构与施工工艺,介绍了广梧高速公路马安~河口段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3.
张毅 《公路》2007,(10):119-122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损坏很大程度与施工压实质量有关。总结近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经验和做法,提出控制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质量的一些有效措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对减少和消除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损坏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旧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处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燕萍  陈拴发  李海滨 《公路》2005,(11):203-206
提出在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两油一布铺撒碎石矿料进行综合表面处治的方法,以提高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防滑、防水、耐磨等性能。室内对综合表面处治所用原材料进行研究,提出了质量控制指标,并根据其结构特点确定出单位面积的沥青最佳用量和矿料最佳用量。利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抗剪试验机对成型路面处治进行抗摩擦性能的测试。通过试验路进一步提出了旧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处治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5.
精细化管理是产品质量的有效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重点介绍揭普高速公路在高度重视沥青核心质量问题的基础上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的一些细节化做法。  相似文献   

6.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郭兰英 《路基工程》2006,(4):125-127
高速公路路面绝大多数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是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阐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梨温、京福、乐温等高速公路通车后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损原因分析,提出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进行质量控制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津保高速公路某段上面层SMA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论述了SMA路面拌和、摊铺、碾压等施工工艺,并结合工程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SMA路面的质量控制及施工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厦门高集海堤方整块石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这一工程实例进行分析,介绍了块石路面加铺柔性路面的设计思路、要点,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为此类改造工程提供借鉴,有利于此类改造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从材料、工艺和设备的综合角度对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系统研究,重点对影响路面长期使用性能的因素和SMA等新材料咱面的施工质量控制问题,提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成套技术。  相似文献   

11.
接缝处理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该文针对沥青路面接缝的不同形式,分别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施工工艺并从操作施工上提出了接缝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张肖宁 《公路》2005,(2):56-61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与使用寿命是高速公路建设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技术问题,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损害现象的原因可以主要归结为施工工艺与质量管理问题。因此,系统开展研究并建立适应我国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特点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介绍笔者在将近400km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尝试施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做法与经验并结合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技术特点,探索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与可能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沥青路面的车辙损坏,通过掺加改性剂PR/RA以提高沥青混凝土模量,达到有效提高路面抗车辙能力的目的。介绍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HMAC)的研究成果,如提出基于抗车辙功能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合理设置层位和模量值的合理取值范围、抗车辙能力强的高模量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以及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等。并结合试验路实体工程,提出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4.
SMA是我国近年来引进的一种新型路面结构,它与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具有更完善的路用性能。SMA混合料生产质量是保证SMA路面施工质量的基础。该文结合高速公路路面工程的施工实践,对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的特点、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技术要求及施工措施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关的技术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该文借鉴国内对水泥混凝土面板加铺沥青面层的成功经验,提出在方整块石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的结构设计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在方整块石路面上直接加铺沥青路面的方案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并对其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过程出发,对拌和站进厂的原材料、沥青混凝土拌和质量、运输应如何控制以及在实际施工中的施工工序、施工工艺、质量保证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措施,可为各类路面施工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离析率的沥青路面工程支付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路面修筑质量,基于沥青面层的离析现象与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分布特征具有相似性,提出将面层离析率作为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的指标之一;通过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沥青面层离析的检测方法和指标,在沥青混合料离析分类和离析对路面质量的影响程度的基础上,给出了沥青面层离析率的计算方法。借鉴国外先进工程管理理念和方法,论述了沥青路面工程验收采用激励式的工程支付调节方式的合理性;分析了费用调整(PA)的基本原理和过程,通过评估路面寿命与离析率的关系模型建立了基于离析率与支付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拒绝离析率水平(RSL)和付款因子(PF)的合理范围,提出了实施费用调整的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从沥青混合料路面铣刨回收管理、工厂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设备配制及工厂热再生工艺等环节,探讨了再生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关键点,并提出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进一步推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排水式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一纵三横"道路整治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对设计参数选择、拌和具体要求、摊铺施工要点、施工质量控制和评价内容等提出了具体数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引入施工技术咨询,可以确保进场的材料满足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在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咨询单位为施工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施工规范要求,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该文介绍了路面施工技术咨询的内容及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