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无伸缩缝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土体-结构的相互作用,应用通用程序ANSYS建立无伸缩缝桥梁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荷载形式对跨中截面荷载横向分布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沿桥跨的变化情况;与相应的简支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进行比较,并进行主要影响参数的分析,为无伸缩缝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简化计算提供理论依据。编制了可供工程设计参考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实用表格,并进行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无伸缩缝桥梁,可采用单个集中荷载的加载形式,通过挠度的横向分布影响线来研究荷载横向分布规律,且可以取跨中横向分布系数m值作为全桥的计算值;无伸缩缝桥梁的边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比相应的简支梁小,但两者内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非常接近;实例证明实用表格是准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城市立交桥在分合流位置常通过采用异形钢结构桥梁,并设置伸缩缝的形式适应桥面宽度的改变。但对于日益增多的城市立交桥改扩建工程,分合流位置有时需要设置大型门架横梁跨越地下管网或构筑物,此时在该处设置伸缩缝会因主梁与横梁高度的叠加,导致结构高度过大。为研究该情况下的桥梁结构选型问题,提出在分合流位置采用纵横梁耦合的连续体系方案,借助有限元计算方法,对该类桥型的结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讨论了支座横向偏心、门架横梁弯曲刚度对内力状态、整体刚度及支反力的影响,以期探明该类桥型的受力特点及关键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恒载状态下的支反力均匀程度可作为控制性指标,检验该类桥型的受力合理性;适当增大门架横梁的弯曲刚度,可有效控制结构的竖向及扭转变形。  相似文献   

3.
《公路》2021,66(7):152-156
为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既有交通网络通行能力有待提高,不可避免的需对既有桥梁进行增设匝道或加宽,新旧桥梁在行进方向上桥跨间需设置型钢伸缩装置,在桥跨间伸缩装置处会出现纵横交叉的伸缩缝。从纵横伸缩缝病害机理、结构类型、材料类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后续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某工程的两匝道为上、下高速的“苜蓿叶”立交双枝,为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位于半径60 m的圆曲线上.在试运营半年后梁体出现横向偏移,对桥梁病害进行调查后并结合计算分析,认为伸缩缝失效造成梁体两端与另一桥跨或桥台顶死,改变了桥梁设计约束状态,在温度作用下梁体无法正常伸缩,是造成梁体横向偏移的原因.提出单点顶升和横向复位的纠偏方案,在拆除伸缩缝、清除伸缩缝槽口内杂物后进行单点顶升横向复位,到位后割除涨模突起的混凝土、安装伸缩缝,最后进行桥墩基础加固,纠偏后桥梁运营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5.
桥梁无缝伸缩缝又叫沥青填充式桥梁伸缩缝,它是用一种特殊的沥青混合料取代传统的刚性(铆固式)桥梁伸缩缝系统进行施工的一种新技术,可以解决传统桥梁伸缩缝容易破损、变形、跳车等常见病害,使行车更加平稳、舒适、安全,提高了桥梁耐久性。介绍了桥梁无缝伸缩缝特点及施工工艺,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箱梁横向预应力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渠春华 《公路》1995,(11):16-18
箱梁在偏心荷载作用下产生刚性转动和截面歪扭,箱梁在局部横向弯曲时产生横向弯曲应力通过箱梁应力分析,采用SAP程序和桥梁综合计算程序可对横向弯曲应力和横向预应力束的配置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7.
整体式板在荷载作用下,除产生纵向弯曲外,也会产生横向弯曲,当桥面板宽跨比较大时,除计算纵向弯矩外,尚需计算横向弯矩。文章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力学模型,给出了在汽车荷载作用下纵、横向弯矩的计算结果;提出工程设计中常用的解析法计算横向弯矩的方法,计算结果满足设计要求。计算表明,桥梁宽跨比越大,最大横向弯矩与最大纵向弯矩之比越大,因此设计时应对横向弯矩的计算予以充分重视,否则会由于横向分布钢筋配置不足,导致桥梁产生纵向裂缝。  相似文献   

8.
结合广东东莞石龙镇南二桥的裂缝问题,分别计算了箱梁的剪力滞效应、横向弯曲效应、畸变效应、竖向预应力损失和温度等因素,从而对南二桥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边梁加固旧桥方案,根据模型相似理论,设计和制作了桥梁加固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荷载试验,得到荷载作用下各主梁挠度分布规律。本文提出新的不等刚度梁桥跨中荷载实测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方法,简化了实测横向分布系数计算过程。模型试验表明,大边梁加固桥梁后,大边梁承担的荷载比理论计算值还理想,从而证明该加固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0.
桥梁伸缩装置主要为满足桥梁上部结构变形和端头衔接需要,包括满足桥梁结构在气温变化、活载作用、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因素下的变形需要,也包括保证车辆平稳地通过桥面。城市桥梁随着城镇化发展需要,不断新建、扩建或改造,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交通流量的需求。随着拓宽桥梁或者增加匝道等所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桥头较大变形对衔接部位的处理,需要满足不仅限于端头横向,纵向接缝同样会产生较大的变形量,容易造成许多不良病害。为此桥头伸缩缝就会出现各种形式,如T形伸缩缝、十字形伸缩缝及Z形伸缩缝等,以满足不同桥梁端头衔接的需要。目前纵横交叉伸缩缝的结构由于各个方向的变形没有得到有效地分离,其变形显得复杂且不可控,需要探索一种新的结构,对其各个方向的变形进行分离,采用更有效的结构适应其不同的变形量。通过Modal analysis有限元分析软件,按照伸缩缝结构实际工作状态以及锚固区混凝土的受力,建立型钢伸缩缝模型。从静力分析和动态分析验证纵横交叉伸缩缝结构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1.
该文针对斜桥拓宽时新旧桥接缝处受力的复杂性,结合某高速公路上一座空心板桥梁,应用空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横向采用铰缝连接时,拼接前后汽车荷载作用下新旧桥弯矩、支反力,以及拼接结构的横向受力情况,并提出对不利受力状态的改善方法,为同类型的拼宽设计带来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现役桥梁存在结构病害和设计不足,不能适应现代交通需要。针对碳纤维的高强轻质特性,将其运用在桥梁加固中,提出了碳纤维加固受弯计算的相关理论,重点对适筋破坏进行了分析计算,并以荆州市沙市岑杨线左黄桥加固工程实例来说明碳纤维加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分体式箱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设计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预应力混凝土分体式箱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设计计算方法,对分体箱梁桥在活载作用下跨中主梁内力的横向分布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与规范中查表法求出的结果相比较,提出2种算法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钢纤维掺量、长径比及形状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室内试验设计并制备了10组不同钢纤维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试件,然后分别对各试件依次进行扩展度、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测试,得出以下结论:①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大,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扩展度逐渐减小,抗压强度则逐渐增大,而抗折强度呈先增后减变化;②随着长径比的增大,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扩张度逐渐减小,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则逐渐增大;③钢纤维形状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扩展度、抗折强度和抗折强度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工程应用中需根据实际施工需求选择合适的钢纤维掺量、长径比及钢纤维形状。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伸缩缝结构的强度和疲劳寿命,提出了一种考虑移动车轮荷载的伸缩缝结构动力响应计算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了车轮的竖向与水平冲击荷载,这些冲击荷载作用在内力影响线分析得到的最不利作用点上。在动力分析基础上,采用包含有效缺口应力、雨流计数和线性累计损伤理论的结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评估了模数式伸缩缝的疲劳寿命。针对伸缩缝结构强度与疲劳寿命的不足,依次提出了4种结构优化方法:①优化焊趾结构,减小应力集中。②增设单中梁支撑肋板,提高局部抗弯刚度。③增设双中梁支撑肋板,均匀提高抗弯刚度。④增设带横向连接的双中梁支撑肋板,同时提高局部抗弯和抗扭刚度。研究结果表明:中梁与横梁的连接焊缝和中梁跨中是典型的双缝模数式伸缩缝的易损位置。中梁与横梁的连接焊缝上的最大Mises应力超过了Q345级钢材的屈服应力,疲劳寿命远小于中国桥梁规范要求的200万次。优化焊趾结构无法满足强度要求;增设单中梁或双中梁支撑肋板能够能使结构满足强度要求,但无法达到规范要求的疲劳寿命;增设带横向连接的双中梁支撑肋板,可以达到强度和疲劳寿命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桥梁荷载试验分析了山区大跨径单箱室截面拱桥横向刚度,并与理论研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挠度横向对比分析得出,在正载及偏载作用下横向挠度未出现较大差值,且整体回复正常,主桥未出现扭转趋势,主拱圈测点泊松效应在合理范围,主拱圈前三阶实测频率大于理论频率且振型未出现横向弯曲,表明主拱圈横向刚度较好,结构实测整体刚度大于设计值...  相似文献   

17.
钢-混凝土混合箱梁人行天桥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源生  徐革胜  解冰 《公路》2002,(10):76-78
顺德市新德业天桥是一座大跨度钢-预应力混凝土混合箱梁桥。该桥混合梁结合部的设计采用了预应力;钢箱梁外层防锈用钢丝网聚丙烯纤维水泥砂浆做涂装底层;全桥连续及伸缩缝设在梯脚;桥面铺装用氯丁橡胶贴片,减轻了桥梁自重。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得理论计算的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与试验结果更加吻合,并且降低静载试验成本,在铰接板法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模型修正技术的公路简支板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简化分析方法。该方法建立了一种可以考虑板间接缝剪切变形的简化分析模型,并推导了相应的静力和动力方程。针对简化模型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以待测桥梁动力试验测得的自振频率和桥梁跨中振型构造目标函数,以竖向弹簧刚度k、扭转弹簧刚度Ψ以及剪切弹簧刚度kq为待识别参数的模型修正方法。通过提出的模型修正方法,得到实际状态下桥梁的主要参数,以简化模型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影响线为基础,可计算各板梁的横向分布系数;验证了不考虑板梁间接缝剪切变形时,基于简化模型的横向分布系数分析结果与铰接板梁法相同,从而证明了所提简化模型和分析方法的可靠性。最后以一座桥梁为对象,进行了动力测试,识别了简化模型的物理参数。模型修正之后的模态频率和实测值吻合良好,同时振型之间的MAC(模态保证准则)系数也接近于1,从而表明利用所提的模型修正方法可以有效识别简化模型的物理参数,使理论模型和实际桥梁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