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两港大道是空港至海港间的快速联系通道和临港地区重要的对外快速通道,为推进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建设,对两港大道快速化工程总体方案进行研究.介绍了道路的功能定位及主要技术标准,对道路路线走向和交通量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对道路建设规模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线高架和主线地面两个敷设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比选.分析论证结果表明,双向6车道主线高架结合地面辅道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国家铁路及公路建设的发展,新建公路与既有铁路交叉情况越来越多,公路与铁路交叉节点往往成为制约公路路线方案的主要控制因素。选择合适的路线方案,使拟建的公路工程不对既有铁路的运营造成影响,尽快得到铁路运营管理部门的批复,加快项目的进展,是与铁路交叉的公路工程建设的重、难点。结合联十一线泉州市泉港界山至南安水头段SJ1合同段下穿福厦铁路段路线方案,分析路线方案布设中既有铁路的控制影响,对公路与铁路交叉的角度、公路路基距离铁路桥梁承台及桥墩距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城市道路及轨道交通也在不断发展,两者不可避免产生交叉.以闵北东路与沪昆铁路交叉节点为例,介绍道路与铁路立体交叉方案,综合考虑道路交通服务功能、工程造价、运营管理及施工难度等方面因素,提出道路与既有铁路交叉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上海两港大道快速化工程桥面铺装采用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铺装方案.以此为例,着重介绍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生产、运输、摊铺、预拌沥青碎石撒布及碾压等的施工工艺特点及质量控制要点,提出了各个工序精细化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北京市一条城市主干路穿既有及规划铁路立交方案的设计分析,对道路与铁路交叉的节点方案进行了研究。主要对上跨和下穿两种交叉方式进行对比,探讨如何根据现况地形、地质、道路用地及现场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选择合理的节点方案,确保设计合理、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6.
从城市规划、铁路集装箱运输的特点以及工程造价等方面,对浦东铁路集装箱结点站的站址进行研究比选,并提出了浦东铁路集装箱结点站选址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7.
朱若立 《交通科技》2015,(2):146-149
沪通铁路昆山段位于太仓南至安亭区段,该段线路与既有公路、铁路交叉节点较多,为保障沪通铁路施工及既有铁路运营安全,以及满足地方政府要求,有必要对该段线路建设方案及主要节点方案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主要节点进行多方案比选分析和研究,确定沪通铁路昆山段建设方案为上跨天福路后采用700m半径下穿京沪高铁、沪宁城际,上行线采用1-64m下承式钢桁梁上跨京沪铁路,尔后与京沪铁路并行同孔下穿G1501高速公路引入京沪铁路安亭站。  相似文献   

8.
城市道路的延伸作为城市扩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铁路交叉方案已成为城市道路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首先介绍了兰州市T018#+T020#道路的工程概况、建设条件以及兰新铁路、兰州至中川铁路的相关情况;其次结合项目特点,针对道路与铁路交叉段提出了上跨和下穿两种方案,并从施工方法、施工期间对交通的影响、景观效果、养护工作量、对起点南山路立交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两种方案的优缺点;最后推荐采用分幅上跨方案。推荐方案经铁路部门审查后正在实施,可为类似城市道路与铁路立体交叉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海中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9):27-29,326,327
普速铁路时代,公路与铁路交叉一般采取平交方案;在铁路提速和高铁建设时代,铁路平交道口方案已严重影响铁路运营安全和行人人身安全,平交改立交势在必行。公铁立交作为铁路项目的附属工程,设计人员对其重视程度不足,造成设计方案设计简单、遗漏控制因素、缺乏发展眼光等问题。结合工程实例,总结以往设计经验,提出设计新思路,对公铁立交设计要点进行探讨,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家界至吉首至怀化铁路位于湖南西部,衔接黔张常铁路、怀邵衡铁路、沪昆客专。张吉怀铁路在凤凰县境内设站后,随即与杭瑞高速公路交叉并跨越沱江,文中从地质条件、工程投资、工程风险等方面对上跨和下穿杭瑞高速公路方案进行对比研究,并且重点考虑2个方案对长期运营的影响,折算动车组走行费用纳入比较,综合分析后推荐纵断面坡度条件更优的下穿杭瑞高速公路方案。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铁建设的加速发展,位于城区段的高铁线路与城市道路的交叉关系问题日趋突出,在道路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交叉关系,以保障高铁运营及结构安全。以合肥市繁华大道与玉兰大道及合安高铁肥西联络线交叉工程为例,提出了两种节点分离式立交设计方案,从方案可行性分析着手,结合对铁路的影响、施工难度、景观效果及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确定了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2.
新建安庆至九江铁路鳊鱼洲长江大桥采用两线350km/h高铁及两线客货共线Ⅰ级标准,主航道桥主跨为672m。四线铁路桥常见桥型有悬索桥和斜拉桥,鳊鱼洲属于行洪区,不宜设置体量较大的锚碇,因此不采用悬索桥方案。对斜拉桥方案进行了研究。国内外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主梁以桁式主梁居多;该桥为单建铁路,边跨在陆地及洲上,如采用钢桁梁斜拉桥,经济性较差,而且景观效果与周围环境不协调。在钢箱混合梁斜拉桥方案中,通过设置跨度较小的混凝土边跨、增加钢箱梁部分恒载、主跨跨中区段设置交叉索等措施,弥补了钢箱梁刚度小的缺点,最终选定(2×50+224+672+174+3×50)m钢箱混合梁交叉索斜拉桥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新建江淮运河按限制性Ⅱ级航道标准建设的要求,需对与其交叉的4座最大孔跨为32m的既有铁路桥梁进行改建。从结构安全、对既有铁路运营的影响、工程本身的投资、社会影响等方面,对既有桥加固、原位改建、异位改线方案进行了分析比选,最终确定了改建方案。从有效利用既有设备、减少征地拆迁、节省工程投资,以及永临结合、避免重复建设等方面综合考虑,合九铁路派河大桥宜采用原位抬高改造既有线、新建合安客专右线方案。宁西下行线跨沪蓉铁路特大桥仅拆除既有桥梁7孔32m简支T梁,避免异位改建而造成需废弃宁西下行线单线铁路桥2.8km。沪蓉铁路上派河特大桥采用异位改线方案可减少对既有铁路运营的影响。宁西上行线王家沟大桥推荐采用原位改建,可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4.
以两港大道中段工程为背景,总结了预制拼装施工的高架桥梁上、下部典型结构的设计方法、理念及特点,可为与上海市相似地区的城市高架快速路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发展不断加快,市政道路与铁路的交叉情况日渐增多。基于铁路与市政道路交叉方式的不同,以太原市新店街建设工程为例,简述工程概况,并通过阐述该工程中道路下穿铁路节点、立交上跨铁路节点,以及平交铁路节点的涉铁设计方案,介绍不同模式下新建道路涉铁需注意的设计要点,以期为今后相似涉铁方面的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6.
利用Plaxis岩土工程有限元软件对新建公路下穿城际铁路工程进行安全性评估。依据某新建公路下穿铁路交叉工程建立了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考虑桩土共同作用,分析新建道路的施工及运营对城际铁路既有桥墩基础的影响,得出安全性评价结论。结果表明,现有方案可行,能满足既有铁路的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中环线浦东段(军工路越江隧道~高科中路)新建工程设计5标段为背景,介绍了中环线浦东段总体设计概况,以及标段内主线高架标准段结构方案、主要节点的设计方案,可为今后类似城市高架桥梁总体设计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8):156-156
<正>目前上海市区有三大火车站,就方位而言,北、南、西分别是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站,而未来在东面还将建设上海东站。上海市政府近日印发的《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本市综合交通发展的主要任务,其中在铁路方面,上海市将规划建设铁路上海东站及浦东至浦西联络线,形成上海站、上海南站、虹桥站、上海东站为主和上海西、安亭、松江站为辅的"四主三辅"铁路客运枢纽格局,形成浦西、浦东紧密相连、融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车辆段等大型铁路地面设施与城市主干路网交叉的现象越来越多。为了探究市政道路穿跨车辆段立交项目的特点和应对措施,以上海市下盐公路涉铁段工程为案例,首先确定了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其次分析了项目建设的重难点,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最后总结了市政道路穿跨铁路车辆段项目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孙平  邓雪芳 《路基工程》2021,(4):124-128
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中,立交方案的选择是制约路线方案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存在不良地质、改扩建、与铁路交叉等复杂条件下,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避免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出现地质灾害。为了确保路线及互通方案的合理性,减少后期施工风险,通过对旬凤高速公路下河枢纽互通三个方案进行综合比选,选择出最优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