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模糊理论诊断中冷器故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不解体诊断中冷器技术状态的新方法,通过检测中冷器增压空气流动阻力,空气和冷却水进、出口温度等,提取反映中冷器技术状态的特征参数,成功地诊断中冷器的技术状态及典型故障。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不解体诊断中冷器技术状态的新方法,通过检测中冷器增压空气流动阻力、空气和冷却水进、出口温度等,提取反映中冷器技术状态的特征参数,成功地诊断了中冷器的技术状态及典型故障.  相似文献   

3.
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柴油机中冷器性能的各种因素,针对目前常用的扁管型和圆管型中冷器建立了柴油机中冷器模糊优化设计模型.并以16V240Z柴油机中冷器为例,对该模型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从东风4B型机车中冷器裂损故障入手,通过对散热器(铜)、外壳(钢)受热后产生不同热变形,使中冷器扁管组产生交变热应力的分析计算,指出了散热器组扁管疲劳破损的原因,为提高中冷器可靠性与使用寿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由我院马修真副教授主持的“增压器、中冷器状态检测仪”项目,于1999年8月26日在齐齐哈尔铁路分局通过了铁道部科技成果办公室委托我院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该检测仪为对增压器、中冷器进行不解体技术诊断的便携式检测仪,采用笔记本电脑和专用数据采集器构成虚拟仪器平台,软件采用混合语言编程技术,在状态诊断上采用了模糊处理技术,从而保证了技术先进、诊断准确、方便快捷。通过科技查新,该仪器在国内属首创,居领先水平。“增压器、中冷器状态检测仪”通过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6.
为了说明单级增压系统与二级增压系统总压缩功的情况,在P-V图上分别对两种系统的增压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在专门的二级增压系统性能试验台架上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将试验结果与单级增压系统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中冷器及管道损失,二级增压系统的总压缩功往往大于单级增压系统的总压缩功。只有当总压比较高、中冷器温降足够大、中冷器及管道的压降损失较小,且高低两级压气机都处于高效率工作区的情况下,二级增压系统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7.
为了说明单级增压系统与二级增压系统总压缩功的情况,在P-V图上分别对两种系统的增压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在专门的二级增压系统性能试验台架上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将试验结果与单级增压系统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中冷器及管道损失,二级增压系统的总压缩功往往大于单级增压系统的总压缩功。只有当总压比较高、中冷器温降足够大、中冷器及管道的压降损失较小,且高低两级压气机都处于高效率工作区的情况下,二级增压系统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新型测试设备多模块同步测量、触发启动等特点,根据空滤器、中冷器、消音器、散热器的性能对发动机经济性、动力性的影响,总结了整车进排气及散热系统的道路匹配测试方法,并以实例介绍了新型测试设备在此匹配测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大量转毂热平衡试验数据,选取环境温度、中冷器前后空气温升、增压气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平均温差、中冷器后温度与环境温度差、散热器进出水温差、散热器前后空气温升等10个参数作为自变量,以整车许用环境温度作为因变量,运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其中7个对许用环境温度有显著影响的主要参数,建立其与许用环境温度之间的等效关系,定量分析各主要参数对许用环境温度的贡献量,明确各主要参数的推荐值,为试验数据分析和整车冷却系统的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国外汽车散热器用管及制造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外汽车散热器(冷凝器、水箱、中冷器、油冷却器、暖风)用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装备、材料及应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管片式菱形冲孔立刺板芯传热与阻力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现有东风4B型机车中冷器扁管强化板芯-冲孔立刺强化板芯进行了传热传质比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冲孔立刺强化板芯使传热增强,但阻力增加程度较大。在相同泵功率条件下,传热强化作用甚微。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北京公交车辆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低底盘后置发动机车型;发动机普遍采用了进气增压中冷技术;自动变速箱和缓速器广泛采用;装备了空调系统等等.……  相似文献   

13.
为在一定排量条件下增大发动机功率,现代汽车的发动机多装用废气涡轮增压器,利用排气能量使涡轮高速旋转带动压气增大供气量.为保证进气密度,还装用中冷器以降低进气温度.  相似文献   

14.
低能耗低排放的发动机 发动机采用康明斯二阶段柴油机。低碳环保.燃油经济性更好。空空中冷器前置.水散热器与液压油散热器并列后置.最大程度的发挥散热效果.日常维护清洁也非常方便。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汽车排放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和危害,分析了汽油机及柴油机的排放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推迟点火提前角技术、废气再循环、燃烧室的优化、三元催化器、直喷技术、废气涡轮增压与中冷技术、燃油喷射高压化和多次喷射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1 老式柴油公交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弊端 我公司现用的老式柴油公交车,其冷却系都是源自卡车无中冷器的单散热型式,由发动机曲轴通过皮带传动,直接驱动冷却系风扇进行散热.这种冷却系存在以下弊端.  相似文献   

17.
利用GT-POWER搭建了直喷式四冲程增压柴油机的仿真平台,其中包括16缸模型、进排气管路模型、涡轮增压器模型、中冷器模型.并在16V240ZJB型涡轮增压柴油机的基础上进行了标定工况的工作过程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二者吻合良好,误差较小.可见,GT-POWER软件在此领域具有实用性,为柴油机的性能研究提供很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18.
利用GT-POWER搭建了直喷式四冲程增压柴油机的仿真平台,其中包括16缸模型、进排气管路模型、涡轮增压器模型、中冷器模型.并在16V240ZJB型涡轮增压柴油机的基础上进行了标定工况的工作过程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二者吻合良好,误差较小.可见,GT-POWER软件在此领域具有实用性,为柴油机的性能研究提供很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19.
以280柴油机中冷器为研究对象,应用涡产生器式强化传热机理,对顺排圆管涡产生器式强化板芯的4种不同片间距试件的传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凝结实验研究,比较了凝结实验结果和传热/传质比拟实验结果.研究获得了顺排圆管涡产生器式强化芯板的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萘升华传热/传质比拟实验结果与真实的换热板芯凝结实验结果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20.
GT-Power在机车柴油机上的仿真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T-Power搭建了直喷式四冲程增压柴油机的仿真平台,其中包括16缸模型、进排气管路模型、涡轮增压器模型和中冷器模型.并在机车用大功率重载增压柴油机16V240ZJ型发动机上进行了工作过程模拟计算验证,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误差较小.可见,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仿真计算模型这种方法,为机车柴油机的性能研究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