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根据“佛山一环”沉降观测数据和地质勘查资料,通过模拟分析不同预压载荷、软土层厚度下路基土的沉降变形规律,对排水固结法处理路段的卸载标准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满载预压时间相同时,累计沉降量和沉降速率随超载高度、软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增加超载高度能缩短预压时间,根据剩余沉降量确定卸载标准时应考虑载荷增加对路基计算深度的影响;排水体系正常工作条件下,等载预压满6个月、沉降速率小于5 mm/月,工后沉降通常小于300 mm;当欠载高度超过1 m时,单靠延长预压时间难以使路段的工后沉降量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成层软基路堤的沉降,尤其是工后沉降是公路建设必须关注的问题。通过对成层软基路堤超载预压路段路基施工期、预压期以及路面施工期全过程的分层沉降变形分析,得到:(1)施工期表现出显著的弹性和弹塑性阶段,预压期的沉降与时间符合双曲线关系;(2)深层沉降与深度具有良好的单指数衰减关系,路基填筑的显著影响区深度约11m;(3)施工期的沉降约占总沉降量的60%,预压期约占30%。研究成果对类似高速公路建设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与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天仙一级公路软基的处理方法,对路堤填筑高度进行分类,分析了软基路段的地质特征,对低路堤堆载预压优化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得出公路工程有些软基路段是可以不作处理的结论,在低路堤的条件下,不经预压处理断面仍能达到设计的工后沉降标准.  相似文献   

4.
预压是最常用的软土地基处治方法.在工期较短,预压时间受到限制时,可采取超载预压的方法加快预压期的沉降量.根据广东省阳茂高速公路软基实况及基于沉降监测资料的分析,进行软土地基超载设计并推算相应的超载厚度,同时探讨了卸载时机的确定方法,确保预压期内地基应完成的沉降量和预压期末地基的固结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结合水泥土搅拌桩、超载预压以及袋装砂井联合堆载预压三种方式处治的滨海相软基,开展了系统的沉降变形原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工期的软基沉降量与填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预压期的沉降量与时间符合双曲线关系。不同方式处理软基的沉降率与沉降速率显著不同。深层沉降量与埋深呈单指数衰减相关性;路堤临界高度应考虑下卧硬土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软土地基处理沉降计算中相关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在保 《路基工程》2011,(2):96-98,101
通过粉喷桩、浆喷桩、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塑料排水板超载预压及砂桩超载预压等方法处理高速铁路软土地基的现场试验,对其软基处理的压缩层厚度、侧向位移引起的沉降及其修正系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压缩层厚度采用应力比法?p/p0≤0.1为控制条件较合理。搅拌桩加固后,大为减小了地基总沉降。采用各种规范规定的沉降修正系数进行沉降计算的值均与实测值有一定差异,而采用国家规范的m值得出的沉降与实测推算的沉降相差最小。  相似文献   

7.
软土路基超载设计与卸载时机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预压是最常用的软土地基处治方法。在工期较短,预压时间受到限制时,可采取超载预压的方法加快预压期的沉降量。根据广东省阳茂高速公路软基实况及基于沉降监测资料的分析,进行软土地基超载设计并推算相应的超载厚度,同时探讨了卸载时机的确定方法,确保预压期内地基应完成的沉降量和预压期末地基的固结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高填土路堤地基处理施工中常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素土回填加堆载预压的处理方法.但受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这种方法不但施工周期长,而且回填土强度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后期沉降较大.该文以位于黄浦江边上的前滩大道工程为实例,对于填筑高度大于1.5 m的路段,地基处理采取水泥搅拌桩加固、二灰回填的复合地基处理,克服了施工周期短、后期沉降控制要求高、梅雨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软土地基路基超载预压卸载时间的确定是软土地区公路工程建设中面临的技术难题之一.路基规范对卸载时间采用双标准控制,采用超载预压一段时间卸载后,地基沉降速率会发生变化,其沉降速率控制标准也有所不同.该文首先分析软土地基路基最终沉降量和填土高度的关系;结合实际工程——天津滨海新区软土地基桥头段路基采用加固土桩及预压处理时的实测沉降数据,运用双曲线法,根据预压土顶的沉降速率确定路床顶的沉降速率从而判断沉降速率是否达到规范规定值.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滨海新区软土地基路基上的加固土桩+预压处理路段,双曲线对于预压半年内的沉降拟合和实际情况最相符;根据路床顶的沉降速率方程判断卸载时间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杭甬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银华 《公路》1993,(7):34-43
杭甬高速公路穿越萧绍宁平原,软弱地基地段长达90余km,软土层厚为国内高速公路罕见。为完善设计,指导施工,在绍兴境内做了3.15km典型路段进行软基处理和试验观测。在试验路段中采取了路堤等载和超载预压,不同排水材料的深层排水处理,以及不同类型的土工织物加固基底等多种处理方法。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观测,已获得较满意的成果,对各种加固方式的适用性和具体运用,也取得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11.
桩周围不均匀堆载产生的土体沉降及侧向变形会加大桩基内力,引起桩基侧移。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提出采用堆载法进行桥墩基础的桩基纠偏,结合软土地区某匝道桥的纠偏过程,监测结果与预期效果基本吻合。软土地区在既有桩基附近堆载须要严格控制堆载高度和堆载速度,做好桩周土体的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2.
韩建文 《路基工程》2020,(5):154-158
结合唐山地区铁路站场工程,采用真空强排工法进行松软土地基处理,取消预压土,施工噪音低,无污染,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沉降主要发生在预压和堆载1~3个月内,可明显节省工期,其沉降值略大于常规的堆载预压法,后期沉降相对很小,沉降主要发生在路堤本体加固范围之内,对周边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和三点法等预测超载预压情况下地基的工后沉降的局限性。反演导出沉降系数m,以反算的系数为沉降计算参数,同时考虑超载部分对工后沉降的影响,推导出能预测超载预压地基的工后沉降计算式,并针对沿海高速公路一段软土地基处理工程,较准确地预测了超载预压地基的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14.
堆载预压和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是软基处理中的常用技术,两者均通过荷载作用将土体中的孔隙水排出,使作用于土骨架上的有效应力增加,加速土体沉降固结,以增强其力学性能(变形、强度和稳定性等)。从两种预压方式的力学原理上分析了其异同点,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两种预压加载模式下软土地基的力学响应做了应力渗流耦合分析计算。着重研究了软基粘土孔隙比、有效应力、超孔隙水压和变形在两种预压模式下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的加固范围较堆载预压的大,处理深度更深,固结沉降量也更大。真空荷载的施加还可有效地减小软基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了优化万隆湖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开展了现场试验研究,通过监测数据分析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加固效果和环境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可以达到控制工后沉降和提高地基土强度的目的;沉降影响范围在20.0 m左右,预压区边缘6.0 m深范围的土体产生显著的水平位移;排水板间距由1.0 m加密为0.8 m后,沉降速率增快2.7%~12.5%;建议排水板深度穿透淤泥层,工期许可时应采用较大的排水板间距。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石油云南某石化装卸场铁路专用线整体道床区域堆载预压现场的测试数据,分析了我国西南地区深厚人工填土地基在堆载预压下沉降变形规律,探讨了人工填土在整体道床沉降控制中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堆载作用下,地基沉降变形曲线出现明显的反弯点,以碎石土等粗粒料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人工填土沉降变形主要分为瞬时沉降和蠕变变形,其中瞬时沉降占比达到66.3%~83.6%;采用《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中的灰色系统理论和双曲线法对地基工后沉降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双曲线法比GM(1,1)模型更适合应用于人工填土地基的沉降预测,经堆载预压处理的深厚人工填土地基工后沉降能满足整体道床的沉降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中石油云南省某专用铁路场坪堆载预压下人工填土地基沉降现场试验数据,分析了深厚人工填土地基在堆载预压下沉降变形规律,研究了时间因素对双曲线法沉降预测结果的影响,并给出观测数据不充分时预测值的修正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堆载完成初期人工填土地基沉降主要为瞬时沉降,堆载一段时间后沉降为固结沉降;采用双曲线法预测装卸场地基的沉降时,时间起点取21天最合适,时间终点越大、观测数据越多,预测结果越准确;在预测点观测数据不充分的情况下,采用多个试验点分析得到的修正系数修正预测值可有效地减小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18.
娄霜 《路基工程》2014,(3):179-183
针对某客运专线铁路软土地基分布广、厚度大和地基处理方式多样的特点,为保证路基工后沉降和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开展了超载预压现场试验,结合现场观测数据,采用广义开尔文流变模型进行地基参数反演,并进行铺轨施工数值模拟研究和工后沉降预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数值反演得到的地基参数合理可靠,经过三个月的堆载预压,工后沉降量较未堆载预压工况显著减小。路基填筑完成后的静置时间、堆载预压高度、预压时间对于工后沉降有显著影响,静置时间越长,其工后沉降量越小,增加堆载预压高度、预压时间均可以在短时间内加速地基固结沉降,减小工后  相似文献   

19.
黄土山区公路建设存在大量V形冲沟,使路基产生过大工后沉降,为解决工后超标准沉降问题,减小工后沉降处治成本,需设计路基预抛高(预留沉降量),使公路交工验收时高程符合设计要求。现行规范对如何布设预抛高没有明确说明,因此有必要研究黄土高路堤沉降分布规律,提出其预拱超填方法,针对此类问题依托渭武高速公路工程,通过对试验路历时2年多的沉降观测,得到路基施工期、路面施工期及公路通车1年后的路基沉降数据,提出黄土高路堤沉降随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得到路堤沿时间及纵、横断面的沉降分布特征,为黄土高路堤填筑末期预抛高的布设形式奠定了基础;基于超限学习机算法,建立黄土高路堤工后沉降预测模型,利用实际沉降观测数据与模型预估结果进行对比,采用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对预测结果精度进行评定;最后,通过定量分析填土高度、施工速率、路面重力、路基路面验收时间及交通量修正对路堤工后沉降的影响,提出基于可靠度的黄土高路堤预抛高预测模型及公式,据此给出基于超填平衡的试验路纵、横断面预抛高设置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预抛高模型及公式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沉降预测模型精度良好;研究结果可为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基填筑末期预抛高的详细布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