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分析常规潜艇应急操作舵的传统电动操舵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国外潜艇技术思想,在保持原有舵液压系统不变的情况下,探讨开发设计与全艇液压系统相连的快速转换和液压应急操舵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船舶机舱的应急设备,按其性质分有如下几种:(1)应急动力设备:包括应急发电机、应急空气压缩机、应急操舵装置;(2)应急照明设备:主要是应蓄电池组;(3)应急消防设备:包括应急消防泵、燃油速闭阀、通风筒档火板、天窗及烟囱应急关闭装置、机炉舱风油应急切断装置;(4)应急救生设备:包括救生艇发动机、应急出口(逃生孔);(5)机舱进水时的应急设备:包括机舱应急舱底水吸口和吸入阀、地轴弄水密门。  相似文献   

3.
4.
5.
球形舵是国内外中小型喷水推进装置采用较多的一种方向舵,本文借助CFD数值模拟手段,对不同收缩角的球形舵水动力进行计算,得到不同舵角下的操舵力和操舵力矩。计算结果表明,球形舵的侧向作用力和操舵扭矩并不是随着舵角的增大而增加,在球形舵的工程设计中需考虑借助数值模拟计算手段确定球形舵的满舵角;不同收缩角度下的侧向作用力和纵向作用力变化不大,但是操舵扭矩变化明显,在布置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考虑增加球形舵的收缩角度,以减小舵尺寸和操舵液压缸重量。此项研究对球形舵的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美国海军DDG51“宙斯盾”导弹驱逐舰研制的操舵系统,采用数字自适应自动舵和计算机辅助手控操舵。该系统性能稳定,易于安装。通过航空机与控制器的组合,提高可靠性并扩大了内部检测能力,首次被应用于“阿利·伯克”舰(DDG51级)上。  相似文献   

7.
杨荣群 《机电设备》1990,(4):21-25,46
1 引言功率大可靠性好的船舶操舵系统已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描述与比较标准的(一般的)舰艇操舵系统、NAVSEA设计概念和转叶式操舵系统的可靠性和维护性,说明转叶式操舵系统不仅能消除设计中大多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8.
9.
介绍分析德国潜艇从操舵台到综合性航路及深潜控制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12.
文章介绍了近二十年来国外舰船操舵系统的一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由于船舶操舵系统对于船舶航行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对船舶舵机的检验也是船舶检验中的重点.文章通过对船舶舵机技术规范的介绍和对船舶舵机进行检验的重点的论述,使验船师在对船舶操舵系统进行检验时能够有所启迪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故障树分析技术液压舵机系统故障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志刚  陈秋华 《武汉造船》2000,(2):16-18,32
故障树分析技术在船舶机械设备维修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建立某液压舵机系统故障树,讨论了应用故障树查找故障的方法,并应用于系统“转舵太慢,故障检测中,直观,高效地解决了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冬  刘建业 《舰船电子工程》2014,(2):121-123,155
舰船操舵系统系统维修难度大,故障不易排除,因此故障诊断技术在该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论文根据舰船操舵系统的一般故障模式,采取了故障树的诊断方法,结合故障树分析法建立了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提高了故障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6.
17.
故障树分析技术在船舶机械设备维修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建立某液压舵机系统故障树,讨论了应用故障树查找故障的方法,并应用于系统"转舵太慢"故障检测中,直观、高效地解决了问题.  相似文献   

18.
黄一民  孙克淋 《船舶》2007,(5):44-45,57
操舵系统陆上联调试验是为减小水面舰船研制风险,及时消除设备及元器件的早期故障,确保操舵系统协调、可靠、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通过介绍操舵系统陆上联调试验的基本方案设施、场地要求及试验项目,进一步阐明了陆上联调试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有关潜艇的发展项目,是与其安全性有关的项目正逐渐完成,并已在1995年的(水下防务技术)中介绍了处于80年代领先水平的潜艇自动控制领域的重要进展,它们主要用来满足弹道导弹潜艇对可靠性和实用性提出的更高要求。介绍了其设计原则及SAGEM从90年代初以来宾民估研制工作的成果,其目的是使系统更紧凑,并易于安装在狭小的舱室内,而且更有利于完成其使命。这项研究工作的结果与SS MK1操舵控制系统的诞生。SS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我国现有潜艇液压操舵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新型潜艇淤 操舵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