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海上综合协调搜救指挥系统,整合现有搜救信息,融合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于一体,实现了搜救工作报告自动生成、远程Web端船岸信息互联等实用功能。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目前大型散货码头堆场管理的难题,根据堆场管理业务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码头物联网技术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 GIS)技术的3D数字堆场管理方案。论述系统建设目标和主要功能,介绍堆场料堆动态化管理和堆场利用规划两项关键技术。该系统的应用,可提高散货码头数字化堆场的智能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针对海事闭路电视(CCTV)系统未能直接通过视频图像获得海上目标位置信息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航拍图像的海上目标定位系统.该系统基于Visual C++开发平台,以模块化设计思路,实现基于航拍图像的海上目标定位功能.介绍系统组成、主要功能、概位算法以及该定位系统在海事监管、海上搜救中的应用.该定位系统可弥补海事CCTV监管的不足,提升海事监管、海上搜救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GIS通过对空间信息进行存储、描述、分析、输出,能够在海上搜救中为搜救工作提供技术辅助,在提高水上搜救效率层面引入了新的研究方向,可以为建设准确、快速、经济的搜救体系提供助力,有助于提升海上搜救成效,增强水上安全稳定性,筑牢海上安全防线。  相似文献   

5.
针对海事管理部门的卫星遥感业务化系统建设现状及防治船舶污染职能要求,开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溢油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工作。提出系统建设目标和总体设计思路,并对系统建设的技术路线、关键技术和系统流程进行论述。该系统能够为全国重点海域溢油污染、通航环境遥感监测提供有力支撑,帮助海事管理部门实现业务整合、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6.
介绍发展海上搜救装备的重要意义及海上搜救装备体系的构成,分析国内外海上遇险救生通信装备、海上自救互救装备、海空救援装备、海上救治后送装备的建设情况,指出国内海上搜救装备在规模、功能、智能化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提出建设海上搜救信息系统,发展无人化、智能化海上搜救装备,研究搜救平台医疗改装技术等具体建议,为我国海上搜救装备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海上搜救智能辅助决策系统探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罗永宏 《中国航海》2004,(3):21-24,57
对海上搜救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的功能、特点以及实现条件进行了阐述,从技术层面对如何实现海上搜救智能辅助决策提出了具体途径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福建省海难事故地点的统计分析,赋予不同救助区域不同权重,并根据现有搜救力量配置情况,提出福建省海上搜救力量配置方案,包括海巡基地巡逻船的配置方案以及救助船舶待命点的布置模型,实现福建省海上搜救力量布置的优化,提高海上救助成功率和有效覆盖范围,减少海难事故伤亡及损失。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ECDIS航线设计功能的分析,结合舰船海上航行的相关要求和GIS的现有技术,研究了基于ECDIS的航线评估技术,建立了航线评估适用模型,为扩充电子海图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挖掘海洋空间数据中的隐含信息,实现GIS在航海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常规海上搜救嵌入式系统在夜晚以及能见度较低的海域搜救识别能力较低的不足,提出基于红外成像的海上搜救嵌入式系统设计。红外成像端硬件设计及海上搜救嵌入端硬件设计,海上搜救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依托红外成像海上搜救嵌入系统软件架构及软件通信设计,实现海上搜救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完成提出的基于红外成像的海上搜救嵌入式系统设计。试验数据表明,提出的海上搜救嵌入式系统较常规海上搜救嵌入式系统,海域搜救识别能力提高56.28%,适合全天候海上搜救。  相似文献   

11.
快速准确地实现海上远程遇险目标的定位与跟踪是海上救援工作的重点,也是国际海上搜救领域的工作难点。通过对海上遇险漂流目标跟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问题的探讨,提出基于运动学和海洋动力学联合建模思路,以及应用新型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研发具有自适应性能的漂流目标轨迹融合预测模型与跟踪方法。在总结现在海上漂流目标跟踪研究情况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研究思路,为新型漂流目标跟踪系统的研发提供有效的借鉴和众多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将多智能体技术引入海上搜寻任务分配问题研究中,在传统拍卖规则的基础上,建立多智能体海上搜寻任务分配模型,提出基于改进拍卖规则的多智能体海上搜寻任务分配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全局最优的海上搜寻任务分配,并且在搜救现场情况发生变化时,能够动态地调整任务分配方案,为海上搜救行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海上搜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现状,将原本孤立的技术、成果综合起来,并引入北斗报文服务系统最新技术成果,形成综合化的海上搜救体系。该系统特有的持续信号传输和短报文信息服务功能,彻底的改变了"盲搜"的局面,实现了搜救双方位置"互见"和信息"互通",为准确、及时、可靠地实现海上搜救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
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基础架构,自主研发我国的海上安全与通信系统,以更好地保障海上生命和财产安全,掌握核心安全数据信息,及时有效地应对重特大突发事件,实现时间域、空间域和数据域的三维信息通信与交互,为船舶提供全时域、全海域的高保密性以及连续可靠的通信、导航和监视服务。系统通过融合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和卫星增强系统两大资源,采用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收发扩容技术、模块化开放式系统架构设计和基于北斗技术的海上安全与通信机制等关键技术,构建基于北斗技术的全球海上安全与通信体系。系统可实现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通信、海上安全信息监控、区域选择性海上安全信息播发与接收、特别业务及海上常规数据通信等功能。开发该系统对提高船舶航行安全性、加强安全数据监控、保障海上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船检》2001,(2):34-35
国际海事组织(IMO)无线电通信与搜救分委会(COMSAR)第五次会议于2000年12月11日至15日在伦敦IMO总部召开,会议讨论了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国际电信联盟(ITU)海上无线电通信事宜、卫星业务、误报警和干扰以及搜救事宜等多项议题.  相似文献   

16.
《珠江水运》2008,(7):69-69
据悉,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目前已实现海上搜救信息“全景化”,海上搜救成功率得以大幅提高。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天津海事局通航处处长程俊康介绍说,海上搜救信息“全景化”就是充分利用VTS系统、船舶报告系统、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CCTV实时监控系统、电子海图技术等先进科技手段,实现各种信息的现场采集和实时显示,提高搜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水上安全管理与应急搜救能力,弥补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技术的不足,研发了基于"北斗+物联网+AIS技术"的水上安全监管系统,可普遍适用于内河和湖泊小型船舶的安全监管,实现了小型船舶的动态监管、应急搜救和超速超区域报警,为建设水上安全监管体系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韩玉祥  陈亮 《中国航海》2023,(3):59-64+71
为有效掌握海上浮标平台在选址过程中对海上交通流的影响,优化选址方案,提出一种利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数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核密度分析的海上浮标平台选址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海上交通流的核密度模型,形成选址水域的船舶交通流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KDE),得到交通流的特征。设置核密度值范围与相对应的颜色,完成核密度值的图像显示。对得到的各月份核密度图进行处理,用以确定浮标平台的备选范围。结合选址水域通航环境的分析,为海上浮标平台的选址提供建议。实例分析表明,基于GIS的核密度分析方法能较好地为海上浮标平台选址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运》2015,(3):78
日前,由青岛市研发的"基于自动识别(AIS)技术的个人海上搜救系统的研制"项目,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立项支持,标志着国内首个海上生命自动搜救系统研发成功,并进入实验应用阶段。该项目研制的个人搜救终端设备配置在救生衣上,具有GPS和北斗定位功能。当遇险船舶发出遇险信号时,岸基站将接收到的遇险船舶信息通知岸基救援机构或过往船只前往出事海域进行搜救,遇险人员携带的AIS个人搜救终端设备发出的求救信号,能够自动定位遇险人员漂移的方位和距离,并显示在救助船舶电子海图上,缩短搜救时  相似文献   

20.
移动定位作为海上搜救的支撑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也在实际应用中暴露了定位信息获取方式、信号有效覆盖范围和隐私方面的问题。针对上述应用中的问题,本文总结了使用自动化数据接口改善信息获取、使用海上载体拓展移动通信信号覆盖范围、使用预授权和自主上报方式解决隐私信息使用权利问题等改进思路。本文最后针对海上搜救中报警和搜救两个应用场景,设计了基于移动定位的海上搜救辅助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