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在我国东部沿海活动的温带气旋特点,对东海气旋的天气和气候特征进行简要论述,并结合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遭遇温带气旋的实况,对气旋造成的大风、恶劣海况等天气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船舶在东部沿海遭遇温带气旋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2.
2007年3月4日.一场罕见的超强温带风暴潮席卷黄海和渤海北部海区,给船舶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当时,本人所在的“QYH”轮正在营口鲅鱼圈港锚地抛锚待进港,而该区域正是那次温带气旋的强风区域(当时船上的实测风速曾达到14级)。现就本轮经受该次温带风暴袭击过程中采取的应对措施谈一点体会.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恶劣天气,除台风、寒潮大风等外,冬季盘踞在北太平洋洋面的温带气旋,对安全航行构成了重大威胁。在北太平洋跨洋航行时应对温带气旋的活动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对温带爆发性气  相似文献   

4.
一次温带风暴潮对天津沿海的影响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4月15日,我国渤海、黄海部分岸段经历一次较强的温带风暴潮过程。给天津沿海企业及航行或锚泊的船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文章利用天气图及海洋站实测水文气象资料分析此次风暴潮过程。  相似文献   

5.
此文在论述东亚和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概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航船舶遭遇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时的避抗方法。  相似文献   

6.
冬季的中日航线主要受两类天气系统的影响一类是来自大陆的强冷空气的影响;另一类是温带气旋的影响。本文主要讨论冬季在该航线上的中小型船舶如何避开强风,保证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7.
冬季的中日航线主要受两类天气系统的影响:一类是来自大陆的强冷空气的影响;另一类是温带气旋的影响。此文主要讨论冬季在该航线上的中、小型船舶如何避开强风,保证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8.
此文就温带爆发性气旋爆发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天气海况特点的分析,提出在航船舶遭遇温带爆发性气旋时的避抗方法。  相似文献   

9.
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海区的潮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称为风暴潮。3月3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发布风暴潮、海浪Ⅰ级紧急警报(红色),渤海将出现1969年以来最强的一次温带风暴潮,严重威胁渤海湾、莱州湾及附近区域海上生产作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分别作出重要批示。交通部立即落实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做好防抗准备。风暴潮期间,共有数百艘船舶、上千人在海上遇险。交通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成功组织救援,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取得了防抗此次极端性突发天气事件的全面胜利,充分展现了负责任政府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0.
美国影片《惊涛大冒险》震撼了每个观众的心,我国东部沿海却刚刚经历了一次现实版“惊涛大冒险”。3月3日~5日,38年以来最强的一次温带风暴潮突袭我国东部沿海,对水上安全生产和道路交通运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交通部及相关涉海单位及时反应、措施得当、预防到位,派出海事执法船、专业救助船舶和专业救助直升机,协调军队、渔政及中海集团,派出船舶和飞机成功对684艘遇险船舶(渔船568艘、商船115艘、其他船舶1艘)和5170名遇险人员实施了救助,取得了防抗此次温带风暴潮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11.
此文对1961年至1997年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温带气旋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针对这类天气系统进行船舶补充天气预报及安全防范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2.
此文分析陈亚及北太平洋地区温带气旋发生发展的天气气候特征。利用在航船连续接收的地面、高宽分析图的数值天气预报图,提出估算温带气旋大风的方法,以弥补预报图上不标准大风警报和范围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北太平洋温带气旋与航线选择。作者首先介绍北太平洋温带气旋路径和温带气旋中心通过的频数,以及温带气旋发生、发展的条件。然而应用地面天气形势和高空500hpa环流形势的特征进行航线选择,并用例子作了验证。这种航线选择的方法,可供航海驾驶人员为航线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海主要天气系统影响下的海浪场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中国近海的主要天气系统有机带气旋、锋面气旋、冷高压和西南季风,它们的风场结构很不相同,由此引起的海浪场也各具特点,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对这些天气系统的海浪场进行了综述,为海上船舶驾驶员利用气象传真图自行分析航行海区的海况海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中国国家气象局的《历史天气图》,通过对出现于亚洲及西北太平洋地区的温带气旋进行的气候统计分析,初步揭示了该区温带气旋生成和出现频率的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16.
风暴潮耦合数值模式在渤海海域中的应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球坐标下的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域天文潮与风暴潮的耦合模型,通过对2003年10月8日到14日的天文潮及风暴潮的模拟验证,分析了温带气旋作用下的渤海沿岸各主要港口的增、减水及局部海域潮流的流速、流向变化.结果表明,温带气旋可引起渤海海域显著的增、减水现象,并明显改变局部海域潮流的流速、流向.  相似文献   

17.
梳理珠江口水域航行船舶无线电设备和人员配备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珠江口水域海区划分、重新审视A1海区航行船舶GMDSS设备和操作人员配备要求、强化保障措施、修改相关法规等管理对策,以期优化珠江口水域海区划分以及A1海区航行船舶无线电设备和人员配备。  相似文献   

18.
刘大刚  何欣  李志华 《中国航海》2007,(2):34-38,78
介绍了目前对热带气旋发生及发展研究的最新理论及预报业务,指出目前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预报水平与实际需求仍有很大距离。推荐了美国为弥补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预报的不足而采取的对热带气旋的胚胎——热带扰动和热带低压进行监测的编号情况和方法。同时,根据几年来对上述情况的跟踪和分析,提供了几个较为实用的,可以及时了解全球热带扰动和热带低压最新发展动态的网站。所提供的理论动态和信息,可使船舶驾驶员和船舶安全管理人员了解目前国内外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研究和预报现状,在日常工作中及时了解热带气旋初生和发展的动态,最大程度地降低新生热带气旋对在热带气旋活动海区航行船舶的威胁,以达到保障航运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日本发布的2006—2009年的亚洲地面分析图和西北太平洋波浪分析图,对冬春季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的156个温带气旋的波浪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温带气旋中最大波高和4 m以上大浪的一般分布特征:最大波高中心主要分布在气旋中心S-SW方向上100~600 n mile范围内,其中200~300 n mile范围内出现率最高;4 m以上大浪范围不以气旋中心呈对称分布,气旋南侧大于北侧,其中西南侧最大;最大波高和4 m以上大浪范围与气旋强度有关,一般强度越强,最大波高和4 m以上大浪范围越大,反之,则越小。对于中心气压在980 hPa以下的强温带气旋,最大波高均在6 m以上,平均最大波高在8 m以上,4 m以上大浪的平均最大范围可达1 000 n mile以上,平均最小范围在300 n mile以上。  相似文献   

20.
海警部队主要负责海洋维权执法。随着海警舰艇的快速发展,执勤海域不断扩大,遭受恶劣气象海况的概率逐渐增大。温带气旋常伴有狂风、暴雨、巨浪等恶劣天气海况,且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给海警舰艇执勤执法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论文分析了温带气旋的发展规律,及对海警舰艇航行安全的影响,结合海警舰艇执勤执法特点,提出海警舰艇在温带气旋条件下安全航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