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世界高速铁路发达国家主要综合检测列车的情况,分析和比较各自车型的技术特点.阐述综合检测列车在我国的发展状况,选取0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和CRH380A-001高速综合检测列车进行比较.根据国外发展经验和我国现有技术状况,对我国综合检测列车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使用的综合检测列车是以高速动车组为载体,装备专用检测系统,对线路和轨道、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等基础设施,轮轨和弓网接触状态及列车有关指标等进行高速动态检测.具有检测列车精确定位、在线数据集成、综合处理和分级评价等功能,是保证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正常运营的重要技术装备.此文根据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使用现状,对综合检测列车高级修费用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提出在铁路工程建设期间摊销的高级修费用标准.  相似文献   

3.
综合检测列车是高速实时检测基础设施状态的设备.文章结合国外综合检测列车发展的状况,说明我国综合检测列车研发的现状,以及综合检测列车研发方案的实施,新综合检测列车满足新建200~250 km/h及以上速度等级客运专线和200 km/h及以上既有提速线路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4.
综合检测列车是一种综合检测高速铁路质量达标的高速列车。在时速350 km中国标准动车组基础上,研发高速综合检测试验列车,配套先进的高速综合检测试验设备,同时研发代表新技术发展趋势的高速动车组关键系统平台,开展高速动车组新技术工程化应用及试验,进一步提升我国铁路安全综合检测技术水平和动车组技术水平。介绍了高速综合检测试验列车研发的背景、总体目标、总体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以高速动车组为载体,装备专用检测系统,在保证各系统时空同步的前提下,可对线路轨道、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等基础设施,轮轨和弓网接触状态及列车舒适性指标等进行高速动态检测;具有检测列车精确定位、在线数据集成、综合处理和分级评判等功能,是提高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效率、指导养护维修的重要技术装备.重点分析我国最新研制的400 km/h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系统集成、轨道、弓网、动力学、通信、信号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方案,介绍试验验证情况.  相似文献   

6.
列车完整性检查是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只有检查列车的完整性才能在车厢发生脱钩等故障时及时报警,确保轨道的安全畅通。综合分析列车制动风管压力检测,列车首尾运动状态检测和列车车长检测等列车完整性基本检查方法,并对各基于单一原理的列车完整性检测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分析。由于单一原理的检测方法无法实现可靠的列车完整性检测,提出将先进的通信技术,定位技术及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应用于列车完整性检测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列车完整性状态的监测,还能够克服传统列车完整性检查装置的诸多弊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在对比分析国内外检测列车发展现状和水平的基础上,介绍了所研制的CRH380A-001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特点、检测系统的功能、检测系统与动车组的集成方案,以及整车功能布局等.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在朔黄铁路综合检测列车检测过程中,检测数据时空基准统一的需求,检测列车采用了融合电子标签、GPS和网络授时技术的定位同步系统,通过GPS授时和检测列车精确定位,并通过专用网络,实现了全车各检测系统在时间和里程上的同步。该定位同步技术的实现,使得综合检测列车多专业检测系统在同一时间、同一里程截面处的检测数据得到了统一,为精确定位伤损里程位置、多专业整合分析同里程断面处线路病害状态及原因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基于CIT400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牵引传动系统的结构和牵引特性,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预测电流控制下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牵引传动系统仿真模型,仿真分析列车在牵引和制动工况下受电弓短时断电及网压波动时的运行特性,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建立的仿真模型能正确反映列车的运行特性,能够满足列车实际运行的动静态要求。  相似文献   

10.
CRH380AM-0204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是"更高速度等级试验列车"在完成相关科学实验后改造而成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鉴于该车具有结构特殊、空间小、车载设备多等特点,需重新研究设计检测系统总装配和质量控制流程,研究确定一体化集成平台和各检测系统的接口关系,设计各检测系统间的接口方案,各检测系统与动车组机械、电气等系统的接口关系,并提出检测系统抗干扰解决方案。经大西客专等试验验证,该检测列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可靠性及与既有综合检测列车的一致性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利用城轨试验线线路资源,同时保障试验安全,城轨试验线急需实现列车定位功能。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国内外主要定位方式的原理、特征及适用性,并结合城轨试验线的实际环境,提出将分布式光纤振动定位和卫星定位的新技术应用于城轨试验线的列车定位,为解决城轨试验线列车位置实时监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介绍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的应用背景,分析国内外的系统应用情况和相关技术,并研究目前国内防灾系统的基本方案。  相似文献   

13.
大型检测与维修车辆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维修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如线路、桥梁、隧道等)维护的重要设备,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总结大型检测与维修车辆的作业能力指标,归纳出配置标准,结合苏州市域S1线的设计实际,基于网轨检测车、打磨车、铣磨车、探伤车、隧道清洗车、桥梁检查车、轨道车组等大型车辆资源共享的考虑,给出苏州市域S1线的资源共享方案,为中国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资源共享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屏蔽门系统作为一项关系到行车安全的重要设备,近年来在新建地铁站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国产化屏蔽门系统的研发需求,基于西门子S7-400 PLC构成的控制系统,提出模块化的屏蔽门监控管理系统框架设计方案,实现其对屏蔽门状态监视、参数管理、报警显示、日志查询等监控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综合监控系统以电力监控为核心,不便于列车监控及运营指挥的问题,设计了以行车指挥为核心的行车指挥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集成方案.试验证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系统关联性和协调性,提高了系统运行响应效率,丰富了列车管理功能,解决了传统综合监控系统不便于列车监控及运营指挥的问题,能够实现行车指挥综合化、自动化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是城市轨道交通进入线网运营阶段时协调多线、多运营主体的中枢机构,具有信息资源共享、应急指挥、综合监控以及辅助决策等功能。对其整体组网架构的规划总共提出了3种实施方案:一是按区域中心接入的集中式组网架构,集成度高,接口标准要求严格;二是按线路接入的集中式组网架构,集成度较高,需要提供较多的上层传输网接口;三是区域分布式组网架构,集成度较低,有利于不同时期的线路接入,但是成本过高,协调能力不足。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3种方案进行评价,得出方案一为最优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读者更多了解视频监控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简要讲述地铁通信中视频监控系统的集成方案选取、互联互通、录像存储、视频传输及相关施工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复兴号CR200J型动车组的上线运行,对其开展一体化安全监测的需求日益强烈.然而,现有的针对CR200J型的行车安全监控手段各自分散独立,在综合联网监测、关联故障分析和一体化运用管理等方面难以满足现场运用管理需求.为此,文中研究了复兴号CR200J型动车组运行安全监测联网应用技术,设计了多源检测信息的综合联网监测方...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盾构近接侧穿既有高架桥桩基时各相关施工控制技术的适应性,以成都地铁5号线科园站—高升桥站区间盾构侧穿二环路高架桥为工程背景,提出钢管隔离桩、袖阀管注浆加固、洞内注浆加固、综合加固4种施工控制技术。通过数值模拟,结合现场监测分析,得到结论如下:盾构侧穿高架桩基时双洞间的桩基础位置为施工的高风险区域,局部的施工保护措施可有效阻隔隧道-围岩-桩基-地表的变形传递,出现左右线高低双驼峰现象;由于隧道-围岩-桩基之间的变形传递和互相协调,靠近隧道的桩身均出现局部位移偏移,综合加固技术对控制桩基侧向位移具有良好效果;局部的保护措施对盾构衬砌局部的变形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析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对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重要性,对客运专线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和业务需求进行介绍,提出系统的网络构成和建设方案,并对系统的设备选型和要求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