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改装在中国一直处在不上不下稍显尴尬的地位,国家对此也一直没有给予过太多的支持,所以一直以来,我们在欣赏过欧洲、日本或是美国的改装车辆和性能套件之后,没有太多可能继续深度体验这些追求个性和性能的作品。不过2009中国国际汽车改装博览会的举行,让我们多少看到了一些中国汽车改装市场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消费者热衷改装车。汽车产品作为流水线上出来的批量化产物,一模一样的“孪生兄弟”多不胜数。但是车主是千奇百怪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驾驶习惯,不仅希望自己的车在外观上独具个性,更重要的是在车本身的性能上符合车主性格,变成自己量身定做的产物,再也不局限于原厂设计。这就好比买房子,住在装修好的房子里和住在自己设计装修的房子里的感受完全不同,后者有一种创造的快感。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现在汽车改装也成为一种时尚。在国外,私人汽车的改装率达到了60%。在广州、深圳等城市,汽车改装的势头汹涌澎湃,街头进行汽车改装的小店也比比皆是。汽车改装标志着人们的汽车消费理念已从“代步”向“个性时尚”转变。  相似文献   

3.
小天 《汽车驾驶员》2003,(12):32-33
自从有了汽车,改装汽车就成为了一个新兴的行业。近一两年,国内汽车改装开始成为一种时尚,在国外,私人汽车的改装率达到了60%。在北京,陈建华应该算得上汽车改装族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4.
纵观世界汽车改装行业的发展,地域不同,汽车改装的特点和目标指向也各不相同,美国SEMASHOW(专门从事性能改装的生产商联合会)首办于1963年,经过30多年的努力,汽车改装在美国取得合法地位。日本东京改装车展,作为亚洲的汽车改装先锋日本拥有先进的机械及电脑技术,改装产品的实用性,安全性达到很高的水平,而欧洲的汽车改装更注重于改装车的精致度和整车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5.
提到改装,国内一般消费者大多会想到危险的飚车,甚至认为这是街头小混混的专利。事实上,在汽车文化发达的欧洲、日本,一辆改装车的改装结果,代表了车主的品位以及它对“驾驶”这件事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改装入门     
一说到“汽车改装”,也许大家脑海里马上会出现车身贴着各式彩色贴纸、头顶着一排大灯、前挂防撞杆,后背备用胎,一个个张牙舞爪、个性张扬的酷车。也有人会说,改装汽车不过就是改改造型。装酷而已。其实,汽车的改装并不那么简单,它不仅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而且也是一项繁琐而复杂的工程。  相似文献   

7.
  孙洁 《轿车情报》2006,(3):108-109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人成为有车一族。但单一的车型无法满足车主的个性需求,改装店的出现使车主的个性化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于是大街上出现了许多经过改装后的汽车,外观“酷劲”十足,但改装车主也有自己的苦恼。这里举出几个外观改装误区方面的案例,供即将改车的车主参考,也许今后可以避免碰到这些麻烦。[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任均  徐雨 《汽车杂志》2003,(6):147-148
相信提到改装,很多人都会认为这应该是汽车发烧友的专利,实际上汽车改装在国外早已成为一种时尚,改装车迷们可说是不分年龄与车种,通过改装来打造属于自己的特有车型,以此来体现自己的个性。随着中国有车一族的迅速增加,为了体现自己个性而改装的人也大有所在。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汽车改装业在一些大中城市迅速发展,这类市场也被称为汽车改装市场。 在欧洲各国、美国乃至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及中国的香港、台湾,汽车改装早已蔚然成风,“无车不改”成为青年车迷的座右铭。世界各大著名汽车厂商,如奔驰、宝马、丰田等,都推出了专业的改装品牌。  相似文献   

10.
提到改装,很多人都会以为这是汽车发烧友的专利。实际上汽车的改装在国外早已成为一种时尚。全世界的改装车迷可以说是不分年龄与车种,通过改装来打造属于自己的特有车型,以此来体现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