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船舶推进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言英 《船舶工程》1994,(4):17-19,7
本文在分析1978ITTC实船功率预报中的推进因子外插相关换算方法的局限性基础上,提出了依赖于势流绕流计算和相似模型试验实现推进因子内插相关分析的方法,为实船功率预报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边界元方法对8301双尾船,HS80高速客船以及大径深比FT8601推轮共3艘内河双浆船型的势伴流分数进行了计算,探讨了势伴流占总伴流的比例以及浆盘处势伴流的分布规律,得出了一些初步结论,结果表明,双浆船势伴流分数占总伴流分数的比例并不大,因此若用预估单浆船的伴流分数公式来预估双浆船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在常规自航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再将物理存在的标称伴流与虚拟的螺旋桨诱导速度相结合以修正尾流的速度亏损,使摩擦阻力与尾流速度亏损同时得到修正,用数值方法模拟出与实船相似的平均实效伴流场。桨模在相似伴流流场中运转,可得到真正的"实船自航点",给出模型-船实相似的"试验"结果,推进因子可直接用于实船,可按相似关系预报实船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掌握肥大型散货船、油船实效伴流的变化规律并改善传统估算公式的实用性,基于对成因的内在分析,探讨部分影响实船实效伴流的主要参数,并总结出相应的规律。以近30艘实船的数据资料为依据,通过改良得到一种具备创新性、实用性、能反映实船实效伴流客观规律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5.
杨佑宗  陈豪 《中国造船》2000,41(1):1-10
本文通过对船模试验和实船试航资料的整理、分析和研究,提供了各类相关因素及图表,可较准确地预报船航速。文中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航速预报方法--(CAD,φn)法,可改善航速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边界元方法对8301双尾船、HS80高速客船以及大径深比FT8601推轮共3艘内河双桨船型的势伴流分数进行了计算,探讨了势伴流占总伴流的比例以及桨盘处势伴流的分布规律,得出了一些初步结论。结果表明双桨船势伴流分数占总伴流分数的比例并不大,因此若用预估单桨船的伴流分数公式来预估双桨船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按照第十五届、十六届国际水池会议的建议,应用“1978ITTC性能预报方法”对22艘单桨海洋船进行了实船——模型的相关分析,全部实船试验数据均符合第十四届水池会议有关规定。分析中对实船数据进行了水温和浅水影响修正。对船模试验数据进行了排水量和转速修正。分析结果给出了可供同类海洋船舶功率与转速预估的C_PC_N数值。分析表明1978 ITTC单桨船舶性能预报方法适用于低速丰满船,适用于高度船。分析还表明第十六届ITTC性能委员会推荐的等功率转速估算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浅吃水肥大型船的尾部线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船舶尾部伴流场对船舶阻力推进,操纵及船体振动性能等影响的观点,研究尾部三维伴流场,介绍尾型与伴流场之间关系及非对称双尾鳍船型的形成。非对称双尾鳍船型与优选的常规双尾鳍船型模型的阻力,自航及伴流场等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非对称双尾鳍船具有两大优点,首先,该船型能在浆前方产生一个与外旋浆旋向相反的预旋流,在保持了优良阻力性能前提下可提高外旋浆推进效率8%,获得阻力,推进,操纵各性能间的最佳配合,第二,轴向伴流分布比较均匀,满足BSRA5项衡准指标,改善了螺旋浆工作的流场条件,减少了螺旋浆产生空泡及其诱导船体激振的危险,使节能与减振得到统一,最后还介绍了该船型首制船“宁安1号”的实船测试结果及其由船模试验预报实船性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节能的目标,提出了一种高效对转桨适伴流设计方法。首先,通过船模试验获取某集装箱船船后桨盘面处的标称伴流,对应的实船伴流则通过ITTC提供的经验公式换算获得。采用螺旋桨环流理论分别对前桨和后桨进行实桨适伴流设计,前后桨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诱导速度来考虑,且诱导速度作为伴流的一部分,采用面元法进行非定常水动力性能预报。通过实例设计分析可知:在设计进速条件下,该方法设计的对转桨同设计的单桨相比效率可提高12.09%。  相似文献   

10.
冯毅 《船舶》2010,21(2):15-19,44
多桨船是舰船的必要船种,而“多桨船附体阻力预报方法”是多桨船实船快速性预报的基础。对现有附体阻力预报方法进行归纳,介绍了经验公式估算方法、船模试验估算方法和CFD数值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讨论现有方法对于多桨船附体阻力预报的可行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某护卫舰实船测速中6个工况的实测数据,简要介绍了德国汉堡水池(HSVA)对高速水面舰实船性能预报与我国常用方法的不同之处。对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CSSRC)的模型试验数据,按我国高速水面舰常用的预防方法及局部改进的方法进行了计算,并与实测值作了比较。对本舰在HSVA和CSSRC所得的模型试验数据,分别与实船试验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给出了分析结果,并对有关的一些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船模伴流场修正对螺旋桨激振力预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Hoekstra船模伴流修正方法、伴流模拟方法及螺旋桨激振力测量的试验过程。以第16届ITTC推荐的Sydney Express桨为研究对象,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空泡实验室用网格方法模拟船舶艉部流场,通过布置在桨模上方相应位置平板上的5个传感器进行了脉动压力测量。比较螺旋桨在船模伴流场和使用Hoekstra法换算得到的实船伴流场中工作时激振力的预报值及桨模空泡形态,并与实桨对比,就伴流场修正对螺旋桨激振力预报的影响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一系列单体高速客船的实船试验及详细计算资料的统计分析,提出单体高速船的振动预报方法,所提出的垂向总振动预报公式对该类船的设计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船舶操纵性能预报的数据库系统进行了研究。描述了包含实船性能、船模水动力数据和船的几何参数的数据库系统。并分析了实船操纵性能数据和模型水动力数据。通过对系列船模试验数据的比较解释了结果。指出了假如只用船的主要特性作为数据库入口,那么使用数据库系统就只有有限的精度。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建议用一典型船概念来改进操纵性能预报。  相似文献   

15.
王金宝  马翔  冯毅  熊小青 《船舶》2023,(3):53-62
波浪增阻的正确预报对实船的功率修正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恰当消除才能准确评价约定功率下的航速是否达到要求。2022年12月召开的MEPC 79会议正式将ITTC 2021版“实船航速测试分析规程”确定为法定规程,该规程引入了全浪向波浪增阻预报方法 SNNM,弥补了现有波浪增阻预报方法的局限。该文重点研究了周期、浪向、波谱以及RAO曲线形状等因素对SNNM预报方法的影响,可用于指导实船试航的功率修正。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实船阻力快速预报的方法,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形状因子(1+k)以及兴波阻力系数,结合实船试航积累的模型-实船相关系数,快速预报船舶的阻力性能。对两型不同类型的船舶应用该方法预报其设计工况附近的阻力性能,预报结果得到实船试航结果的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值得期待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都结裘  方厚英 《船舶》1994,(6):3-12
本文通过4m和6m长两艘船模试验,探讨了大型油船模型的尺度效应。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具有大方形系数的大型油船,阻力宜采用三因次方法换算以减少模型尺度效应影响。对于自航因子,除了伴流W存在尺度效应外,相对旋转效率ηR的尺度效应亦较明显,应予以修正。若采用1978ITTC单桨实船性能预估方法加上对ηR尺度效应的修正,则从不同尺度模型试验预估的实船性能,其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8.
1700TEU集装箱船船体振动早期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锡林  董良广 《上海造船》2000,(2):20-22,48
本文建立了集装箱船船体振动早期预报方法,并对1700TEU集装箱船进行振动早期预防,根据预报结果提出了降低该船振动水平的建议。实船振动试验表明,1700TEU集装箱船早期预报结果与实船测量结果吻合,开在10%。该方法满足早期预报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以某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对5条姐妹船测试结果采用ISO 15016:2015方法进行风、浪、流等环境修正,将实船修正结果与该集装箱船模型预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恶劣海洋环境下实船测试数据经修正后与模型预报结果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标准试航条件下所测得的结果与模型预报结果接近,说明该修正方法有一定的可信度,但与在标准试航条件下所测得的结果会存在一定差异,故在进行实船与模型相关分析时,还应以在标准试航条件下实船测得的结果为宜。  相似文献   

20.
实船性能预报的一些典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人 《船舶》2002,(5):22-26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船东和设计部门对实船性能(特别是航速)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大量舰船的航速预报中,笔者了解到设计部门最关心的一些问题,诸如:船模试验换算到实船究竟采用二因次法还是三因次法,如何从船模阻力判断实船性能,如何提高压载试船状态的航速,本文就上述三个典型问题作简明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