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材的纵接方法按其接头形状有对接、指形拼接、斜面搭接以及这些方法的衍生型等3~4种。其中,对接法强度不好。而斜面搭接法由于要求楔面倾斜平缓,若要得到与普通木材差不多的强度,则木材要有板厚10倍左右的长度损失。而指形拼接法,虽在强度方面稍有不及,但接头加工时的木材损失少,尤其加工过程适于机械化,因此可以认为,这一方法今后将获得广泛推广。本文根据指形拼接的强度试验以及与以往研究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到了与指形设计有关的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2.
针对泰国铁路客车不锈钢车体侧墙面临的焊接难题,研究电阻点焊设备的焊钳结构工艺参数,重新梳理了侧墙制造总体工艺流程。详细阐述了分段侧墙小框架焊接、整体侧墙大框架焊接、墙板焊接、窗口手工切割工艺及电阻点焊焊点化学除黑工艺的流程及技术要求等。设计了大、小喉深焊钳可互换的电阻点焊焊接设备,采用反装焊接框架、正装焊接墙板等技术,合理确定焊接参数,最终实现了全部电阻点焊工艺的铁路客车侧墙制造。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检测木材质量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超声波检测木材质量主要是指对木材的均质性、纵横纹理、腐朽程度及范围、裂纹及范围等内容进行检测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现浇地下连续墙是深基坑工程中常用的围护形式,但是在特殊地层和施工环境下,传统工艺经常存在塌槽,现场水下现浇混凝土质量不易控制,接头夹泥、漏水,成槽泥浆排放存在环保问题等缺陷。装配式地下连续墙技术是对传统地连墙设计和施工技术的重大改进,大大减小工程风险,提高施工速度,对城市地铁超深基坑施工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研究结论:(1)装配式地连墙在工厂预制,具有墙体质量好、占地面积小、施工速度快、环保等特点;(2)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了套筒锚接的接头形式满足受力要求;(3)配合预搅拌成槽、移动式墙幅拼装插入设备拼装墙幅,以及后期的墙缝注浆止水,永临结合形式的围檩配合内支撑体系,形成系统的装配式地下连续墙工艺;(4)装配式地连墙质量可靠、施工工艺简单、配套设备研发齐全、技术经济优势明显,可在地铁超深基坑明挖施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为推动装配式结构在铁路桥梁中的应用,本文针对列车脱轨荷载作用下客货共线铁路箱梁装配式桥面系开展试验研究.为掌握新型装配式桥面系的防撞性能,设计和制备预制装配式桥面系挡砟墙和现浇挡砟墙足尺试验模型,对足尺模型开展静载试验,对比研究客货共线铁路箱梁预制装配式桥面系挡砟墙防撞性能.研究结论:(1)装配式桥面系挡砟墙...  相似文献   

6.
在外剪内框结构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一种将UHPC运用到装配式节点后浇段、钢筋上下短接的连接方式。为探究该连接方式下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1个柱节点、1个墙梁节点、2个柱基结点(1个UHPC连接、1个普通混凝土连接)的低周反复试验。在试验基础上利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模拟,探究钢筋搭接长度对于试件承载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梁柱节点试件破坏形式表现为梁底混凝土压碎、梁柱交接处裂缝过宽。使用此种连接方式整体耗能能力较好,符合“强柱弱梁、强节点强锚固”的要求。梁墙节点试件发生黏结滑移破坏,梁端耗能能力较差,此种连接方式在墙梁节点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UHPC装配式柱基结点正、负向峰值荷载分别较现浇结点提高近26.5%、15.6%,刚度高于普通混凝土柱基结点,且能减少节点区配箍率,改善节点区域箍筋密集问题。UHPC连接装配式柱基结点和普通混凝土柱基结点的延性系数均在4以上,相差不大。在试验基础上,通过ABAQUS模拟UHPC装配式柱基节点发现,有限元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当试件钢筋搭接长度超过14d,试件的承载力不再随搭接长度改变。综上所述,此种连接方式可大幅缩短钢筋锚固长度,凭借...  相似文献   

7.
针对预制混凝土圆孔板承重体系,进行了4个设置现浇边缘构件的双片预制圆孔板剪力墙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结果显示:试件墙体与基础梁之间出现贯通的水平裂缝,边缘构件几乎沿全高出现水平裂缝,预制墙布满了斜裂缝;预制墙与现浇边缘构件交界面、预制墙与竖向连接缝交界面开裂。试件的破坏形态为弯剪破坏。名义屈服前,墙底截面竖向钢筋应变分布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位移延性系数大于5,极限位移角大于1/100。试件可等效为实墙,按现行规范计算其承载力。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改进预制墙与现浇混凝土之间连接竖缝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广州市轨道交通七号线车辆空调采用侧墙回风方式的可行性,并对侧墙回风方案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分析以及试验模拟测试,最后再实车进行测试,验证了空调侧墙回风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路堤式与路肩式加筋土挡墙的现场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铁路路堤式及路肩式加筋土挡墙的墙面板水平土压力、墙后土中垂直土压力及加筋材料变形的现场原位试验,得到了两种加筋土挡墙面板水平土压力、墙后土中垂直土压力、拉筋材料变形的变化规律,并对两种挡墙的破裂面进行了探讨。两种加筋土挡墙的面板水平土压力沿墙高均呈曲线型分布;墙后土中实测垂直土压力与理论值的差别随距墙面板距离的增加而线性增大;同一层拉筋变形的平均值随墙高增大而线性增大;列车运行荷载对面板水平土压力及墙后土体的垂直土压力和拉筋的变形影响均较小。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高速动车组侧窗的胶接结构,侧窗周边通过结构胶粘接到车体侧墙上。建立了包含侧窗和部分车体侧墙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不同计算工况下胶粘层的受力状态。给出了胶粘层的强度评估方法,并根据DVS1618—2002对胶粘层的胶接强度进行了校核。  相似文献   

11.
铜矿凿岩工振动剂量与白指反应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参考 Griffin 提出的公式试用寿命表相关回归法,对105名铜矿凿岩工白指累计发病率与振动累积剂量进行处理。岩工平均日接振1.35小时,年平均劳动306天,凿岩机~ahw(eq)=25.5m·s~(-2)。结果:累积剂量相应对数值与累计发病率相应概率单位之间明显正相关。10%岩工出现白指的累积剂量平均6.88×10~(12)m~2·s~(-3),大约4.8年;以连续接振10年为限,则每天允许接振不足20分钟,将~ahw(eq)降至12.3m·s~(-2)以下时,则工人日接振可增加到1.35小时以上。近年来诸多研究资料已证明了手持振动工具的振动参数、接触振动时间均与振动性白指的发生关系密切。也就是说,振动加速度(为常用的最重要评价指标)越大,对接触者的危害越大,罹患振动性白指的间隔时间也就越短。同时还看到,振动白指患病率随接振时间的延长而随之增加,且两者之间呈现明显的平行关系。本文主要参考 Griffin 提出的振动累积剂量理论,将计权振动加速度与接振时间综合起来,计算各工龄组平均振动累积剂量,用寿命表法进行处理,试图找出振动累积剂量与白指累计发病率之间存在的联系。从而可以预测同工种、作业环境类似情况下工人发生白指时的累积剂量、接振年数;同时又可根据已知调查或测试数据,去估算该类型振动工具的计权振动加速度及平均日接振时间,预报接受不同累积剂量人群的白指发病情况。因此可以同时了解到几方面有关因素,对局部振动危害的综合治理与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过去铁路所用木材防腐剂,几乎全部为油状防腐剂和粘稠油载防腐剂。为了扩大防腐木材在造船、建筑、坑木和民用家具等方面的应用,需要无色或浅色,无臭,低毒,以及能在防腐木材上喷涂油漆的木材防腐剂。现在国外应用最广泛的防腐剂为加铬砷酸铜(CCA)及氨溶砷酸铜(ACA)。我们曾作过ACA的毒性试验证明其毒性较低。关于CCA的毒性,国外曾作过动物毒性试验及调查研究,认为使用时对人畜比较安全。CCA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车辆工厂生产性粉尘种类繁多。如矽尘43.8%、金属性粉尘12.5%、混合性粉尘12.5%、木材粉尘10.4%、水泥粉尘6.3%、其他粉尘4.1%等。矽尘对接尘职工(简称为接尘工)的危害是比  相似文献   

14.
阐述横卧式框架反力墙结构试验研究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横卧式框架反力墙试验设计及制作、加载方案及量测系统,以及中间反力墩的载荷-位移试验结果;从模型建立、钢筋和混凝土相关参数计算、计算与试验结果比较方面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提出计算与试验结果揭示的结构破坏形态为斜剪切破坏和斜拉破坏,引入的损伤变量可揭示混凝土的性能劣化,计算结果对设计有参考价值等结论。  相似文献   

15.
对三种连接方式(胶接、栓接、胶栓连接)的T型节点进行静力试验,利用Patran有限元软件对试验数据建模分析,对比其力学性能方面的优缺点,并对影响节点连接的胶接长度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胶栓连接结合了胶接和螺栓连接两种连接方式的优点,胶栓连接节点的承载力高、刚度大,同时具有一定的延性。胶接长度超过一定范围对节点受力影响不大,反而降低了节点的延性,胶接长度35~50 mm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广大村镇地区大量存在的空斗墙房屋,以掌握空斗墙墙体的抗震性能及为其抗震加固提供理论依据为目的,通过对9片1/2模型的空斗墙墙体的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分析3种砌筑方式的空斗墙墙体在2种砂浆强度、2种竖向压应力的影响下,墙体出现裂缝至破坏的全过程、破坏形态以及墙体的抗震抗剪承载力、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相对变形以及延性等基本抗震性能指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空斗墙容易开裂,开裂荷载约为极限荷载的70%,破坏极具脆性;墙体的抗震抗剪承载力低,各滞回环的面积小,墙体的耗能能力弱,相对变形小,刚度退化快,墙体的抗震性能差.  相似文献   

17.
耐冲击吸能列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轨道车辆被动安全防护技术的重要手段,轨道车辆碰撞试验是评估耐冲击吸能列车的重要方法。轨道车辆碰撞试验接触面大和撞击力大,现有的测力墙结构并不能满足测试需求。采用单因素法分析传感器间距d,传感器数量n和碰撞面板厚度h对整块式测力墙碰撞响应的影响,提出分块式和整块式面板组合的大吨位承载结构测力墙设计方法,并针对某地铁车端底架主吸能结构的测试要求,开展大吨位测力墙结构设计。通过台车碰撞试验,得到结构的撞击力大小及分布规律。试验与仿真结果趋势一致,相差不超过5%,满足轨道车辆碰撞试验大吨位撞击力测试的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8.
李光  董黎生 《铁道车辆》2012,(6):28-30,48
介绍了铁路木材运输专用改进型折叠式台架集装箱的主要特点、技术参数、结构和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四片三层三肢不同开洞位置剪力墙模型抗震性能试验的结果,对多肢墙体的抗震性能、合理的开洞位置、墙肢间的弹塑性内力重分布、小墙肢及连梁的工作性能、墙肢连梁合理的线刚度比等问题作了探讨,对剪力墙的设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根据线性系统的试验模态分析(EMA)理论、SIMO分析方法、多参考点模态测试原理,针对1:8比例车体进行侧墙试验模态测试以及模态参数的辨识。根据比例车体外形尺寸,建立试验测试模型;进行传感器的布置并设置模态测试参数;利用锤击法及DHDAS软件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及分析后处理;利用Polylscf模态提取法,得到比例车体侧墙的前四阶弹性模态参数和对应的阵型。结果表明:该型比例车体侧墙一阶模态为61.6 Hz、二阶模态为120 Hz、三阶模态为125.5 Hz、四阶模态为139 Hz。通过比较不同输入激励类型,比例车体一阶模态对于激励施加位置不敏感,侧墙激励下的二阶、三阶和四阶幅值大于顶板激励幅值,最大相差5.132 m/s2/N,模态响应幅值对于激励施加位置很敏感。信号频谱成分与模态频率一致,证实了试验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