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曹惠芬 《中国造船》2005,46(Z1):77-82
本文首先阐明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向深海海域发展的必然性,进而对世界深海油气钻采装备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我国海洋油气钻采装备的发展现状和差距进行分析,指出加快发展我国深海油气钻采装备,是推进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减缓国家能源危机和我国参与国际大洋开发竞争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
单日波 《中国造船》2012,53(Z1):274-278
首先阐明了世界上丰富的海洋油气资源及开发海洋油气资源的巨大前景;进而说明了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向深海发展的必然性,阐述了深海油气开发的特点和困难以及世界海洋油气开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介绍了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的现状,分析了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的技术、装备、人才方面存在的困境,指出了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目前所面临的历史机遇和使命。  相似文献   

3.
先进深水S型铺管船及其深海开发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铺管船作为管道铺设的重要海洋工程装备,其性能是深海铺管的关键。针对当前国内外深海铺管船发展,从铺管方式和船体性能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归纳,对深海管道S型铺设的特点及关键设备进行了分析,讨论了S型铺管船在深海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我国作为一个人均资源贫乏、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应加快实施"下五洋捉鳖"战略,开发深海油气资源。然而我国深海开发装备技术发展起步晚,门类不全,能力薄弱。世  相似文献   

5.
J型铺管法具有先天的深水适应性,已广泛应用于深海水域的管道铺设作业,而我国对深水管道J型铺设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作为深水开发首选立管形式的钢悬链立管为研究对象,应用Orcaflex软件对立管J型铺设过程做动态分析,校核内容包括最大弯曲应力、最大等效应力及有效张力。将铺管过程分3个阶段进行立管J型铺设强度分析,得到立管受力最大铺设阶段。针对受力最大阶段,进行立管作业窗口分析,得到满足立管使用条件的环境参数。本文所开展的深水钢悬链立管J型铺设研究对推进我国深水铺管技术的发展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6.
徐普  谢靖  杜志新 《船舶力学》2023,(4):548-557
双层管结构是深海油气输运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本文建立深海J型铺设双层管整体力学模型,充分考虑内外管耦合连接以及外管与海床土的动力相互作用,通过对比验证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在深海环境随机波浪、海流和铺管船运动共同作用下进行J型铺设双层管整体动力响应分析,得到双层管外管和内管的动力响应特性,进一步探究扶正器刚度、外管和内管径厚比对双层管受力与变形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扶正器刚度的增大导致外管与内管张力响应幅值比值显著增大,外管和内管径厚比对相应张力、弯矩、应力和应变响应幅值的比值也有较大影响。分析结果可为深海J型铺设双层管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吴宝昌  杨典  高华  高峰 《造船技术》2013,(6):29-32,47
深水起重铺管船是深水油气资源开发的重要装备,其定位系统是起重铺管船的关键设备之一.本文对海洋工程装备动力定位系统的配置选型做了分析研究,并结合分析结果介绍了我国首艘深水起重铺管船“海洋石油201”的动力定位系统设备配置情况.  相似文献   

8.
正"海洋石油982"的正式交付,标志着CCS在深海油气装备技术服务领域的又一次突破。2018年3月14日,我国自主投资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2"在大连正式交付。"海洋石油982"的入列,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深水钻井高端装备梯队,提升了我国海上油气开发的能力。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深水油气开发领域的不断发展,中国船级社的技术服务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海洋石  相似文献   

9.
2012年5月15日,我国首艘3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从青岛肩航,开赴南海我国首个深海气田“荔湾3—1”,与早前已开钻的“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会合,投入“荔湾3-1”气田的1500米深水铺管作业。作为国内自主详细设计和建造的第一个深水海洋工程船舶装备项目,是我国实施深水海洋石油开发战略的重点配套工程,  相似文献   

10.
深海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海开发对我国海洋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战略意义.介绍了几种主要深海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包括深海钻采平台及辅助装备、水下工程装备、深海运载与作业装备、超大型海洋浮式结构物等,并对国际深海海洋工程装备的整体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贾向锋  李亚伟  赵涛 《船舶》2023,(5):67-76
大洋钻探是人类认知海洋、开发深海资源的主要手段之一。大洋钻探船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决定着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进程,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保障。配套的深海钻探系统装备的技术水平则直接决定了大洋钻探船的功能和先进性。该文调研了国际上主要的3艘大洋钻探船(美国的格罗玛挑战者号、乔迪斯决心号和日本的地球号)钻探系统装备概况,以及国内自主建造的海洋石油708深水工程勘探船、海洋地质十号调查船、蓝鲸1号超深水钻井平台的钻探系统配置能力,结合我国对大洋钻探船的功能定位和作业模式,综合考虑大洋科学钻探、海洋油气钻探、水合物试采和深海矿产资源勘查4个方面的战略需求,提出了未来大洋钻探船钻探系统的总体方案及关键装备配置要求,对关键装备的国产化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给出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吴宝昌  赵林 《造船技术》2015,(2):64-68,91
深水起重铺管船是深水油气资源开发的重要装备,其定位系统定位能力是起重铺管船的关键设备之一。以我国首艘深水起重铺管船"海洋石油201"为研究对象,参考相关规范和经验公式,计算了船舶在设计海域受到的环境载荷,并根据API规范的推荐要求,对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定位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船舶工程》2021,43(7)
日前,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在南海陵水17-2气田上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实现了从300 m向1500 m超深水挺进的历史性跨越. "深海一"号能源站按照"30年不回坞检修"的高标准设计,设计疲劳寿命达150年,可抵御千年一遇的台风等极限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4.
刘方琦 《中国船检》2014,(10):66-67
随着深海石油、天然气油气勘探和生产活动的日益频繁,对油气运输用的海底管道的需求增长,新一代3000米水深S形铺管法(S-lay)铺管船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5.
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原因探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平台爆炸事故显现了海洋生态的脆弱性和协调治理的重要性。我国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刚刚起步,文中在概述事故有关情况的同时,对事故产生的原因给予简要分析,重点研究了事件对我国深海油气开发和溢油应急处理的借鉴作用和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华 《珠江水运》2011,(1):70-73
近几年,烙印着“战略性资源”的我国海洋石油资源,越来越受到日本、韩国以及南海周边国家的觊觎,南海石油开采竞争日趋激烈,一场围绕中国沿海大陆架的海上石油争夺战正在升级。维护海权,向深海进军,装备必须先行。然而,目前我国海洋石油装备及工程技术的落后严重制约着海洋油气大规模开发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深海钻井船作为一种兼具试采、储存和油气处理能力的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可在中国南海等多区域进行作业工作.但是深海区域海洋环境条件恶劣,油气资源开发难度高,针对深海钻井船这一特殊船型,利用挪威船级社(DNV)SESAM软件进行波浪载荷研究,并结合相关规范进行有限元强度分析,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可为今后相关船型设计提供依据,具有...  相似文献   

18.
张海彬 《船舶》2022,33(2):1-12
深水钻探装备在海洋资源开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中,它广泛应用于油气资源储量评价、完井、修井和试油作业;在海洋矿产资源开发中,它是评估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储量和品位的关键装备。该文介绍了海洋资源开发的典型阶段及装备,重点针对深海资源开发的钻探装备,阐述了国内外的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典型深水钻探装备的设计要点,并展望了深水钻探装备的技术发展趋势。在深水钻探装备的开发设计中,不仅需关注总体性能指标的综合平衡、总体布置、重量控制、结构性能和主要系统的集成设计,而且还需考虑不同船型特征带来的特殊问题,如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气隙分析和关键结构节点设计、钻井船的月池对总体性能的影响等。随着深海资源开发的稳步推进,未来深水钻探装备将在智能化技术应用、无隔水管泥浆闭式循环技术、绿色节能钻机、高效取芯技术以及极地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取得突破和进展。  相似文献   

19.
深海采油平台发展现状和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随着海洋油气开发逐渐向深海推进,深海采油平台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国外平台建造海域最大水深已达到2 000多米,我国未来5~10年海洋石油开采海域水深可能达到500~1500m,建造深海采油平台势在必行.因此,及早了解国外深海平台的建造和使用情况,探讨深海平台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对我国海洋油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描述了国外深海采油平台的发展现状,阐明了不同形式深海平台的特点和设计中需关注的问题,指出了不同形式深海采油平台的一些优点和不足,对我国深海采油平台的建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崔燕 《中国船检》2012,(5):63-66,112
在今年2月14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项目成果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国内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首个国家级科技奖殊荣,标志着我国深海钻探成套装备设计制造水平实现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