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15,(3):8-12,120,121
在很多人眼里,中国尚不能算世界造船强国,认为用造船大国来表述更为确切。前不久,《中国造船为何不能像高铁成为国家名片?》一文引起业界关注。一时间,有关中国是否已入世界造船强国之列,以及中国造船是否已成国家名片的争论不断涌现。那么,我们该如何客观看待目前的中国造船业呢?强国论"目前,中国已位列世界造船强国之列,并且它早已是一张国家名  相似文献   

2.
孟宪海 《船艇》2006,(5):16-20
近年来。航运的快速发展给世界修船业带来了市场供求关系的巨大变化,从价格、成本、效益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世界修船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期。而发展成为造船强国的宏伟目标。更是从技术、人才、管理、文化等各个方面给中国修船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正>从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与工信部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贯彻落实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的精神,推动船舶工业提升质量品牌竞争力,《中国造船质量标准》(GB/T34000-2016)和《中国修船质量标准》(GB/T34001-2016)两项国家标准中英文版已于近日批准发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两项标准的发布实施,不但是我国首次从国家标准层面,对造船和修船工作提出系统的质量要求,同时也是我国首次实现国家标准中英文版同步发布。  相似文献   

4.
简讯     
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组织的《中国造船质量标准》审定会议于2月下旬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家技术监督局、船舶总公司及其所属的船舶研究设计、生产制造等部门共20多个单位50多名船体、轮机、船电、标准化等方面的专家和代表出席会议。为适应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和国内外船舶市场竞争的急需,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领导下,组织全国主要造船企、事业单位成功地编制了具有统一性、代表性的《中国造船质量标准》。该标准是在集我国数十年船舶建造之经验以及吸取了国际上主要造船国家的造船质量标  相似文献   

5.
<正>34年前,由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主导的"中国修船坞修机械化"不仅将中国的修船产业带入了世界船舶维修与保养业的主流行列,并且以修船企业的地域布局和居于世界首位的修船总产量,使中国成为世界修船大国和船舶维修与保养的中心,中国修船界的人士无不为之自豪。然而,在过去的30多年间,世界上经济技术相对发达的国家一直未  相似文献   

6.
<正>30年前,由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主导的"中国修船坞修机械化"不仅将中国的修船产业带入了世界船舶维修与保养业的主流行列,而且使中国一举成为了世界修船大国和世界船舶维修与保养的中心,中国修船界的人士无不为之而自豪。然而,在过去的30年间,世界上经济技术相对较发达的国家却一直未间断对绿色修船与智能修船技术的研究。遗憾的是,中国修船业在拥有了修船坞修机械  相似文献   

7.
虽然我国已经是世界造船大国,但是与世界造船强国相比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要想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效措施之一是使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而制造业信息化是当今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进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效方向。因此,推进新一代造船信息化将是实现造船强国的必经之路。本文基于云制造理论,搭建船舶云制造服务平台,研究船舶协同制造商筛选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世界船舶配套设备在2003年大约销售230亿美元,同各持有250亿美元市场份额的造船、修船和游艇工业势均力敌。可以说,没有强大的船舶配套业,就很难成为一个造船强国。  相似文献   

9.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10,(3):17-20,119
作为长期致力于船舶和海洋事业的科学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一直盼望着自己的国家能够早日成为世界造船强国和海洋强国。今年"两会"期间,本刊记者通过对他的采访,再次感受到了他对中国建设造船强国和海洋强国的殷切希望和深邃见解。  相似文献   

10.
关于舟山万邦永跃修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邦永跃)的绿色修船科技成果,《贸易风》写道:“中国正在领导世界生态环保的修船技术”。近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组织专家对万邦永跃的《船舶维修坞修绿色智能化变革的解决方案》实施了科技成果评价。  相似文献   

11.
持续稳定地方造船事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未来的造船过程中,只有优化管理模式、创新生产技术、丰富产品类型才能展望未来,才能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成为世界造船大国、造船强国,由中国制造跨向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12.
李积轩 《船艇》2007,(4B):12-14
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造船国 2025年,印度将此年确定为超过中国造船业的最后期限。虽然,印度已经承担了全球大量外包服务业务,但承担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务却很少。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死板的劳动法,一是继续保留了大量的小规模制造企业。然而,现在已经看到了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正从西方国家和东亚向印度转移的趋势,这就是造船和修船。  相似文献   

13.
<正>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修船业发生了从引进来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重大转变。"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给中国修船业带来了化解产能过剩,对外产能合作的发展机遇;中国修船业理应抓住这个历史机遇,乘风破浪,转型升级,弯道超车,成长为航运和造船的高端服务业。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才能实现修船业的  相似文献   

14.
2002年,中国修船业呈现出五大明显特征:修船产值飚升.修期明显下降,效益越来越好.新坞陆续投产.开始走向规模修船。在日本、韩国由于人工成本不断上升使修船走下坡路时,中国的修船却显得极为活跃,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高速发展,在前总理朱镕基关于“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批示鼓舞下,我国的修船业也在跃马扬鞭,努力进取,可以预言,世界修船中心向中国转移将梦想成真。  相似文献   

15.
《船电技术》2017,(12):I0024-I0024
当前,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益成为制造业的主要趋势。《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强国路线图,工信部解读《中国制造2025》之船舶工业篇明确指出:船舶工业在我国制造业中最具备率先做强的基础和条件,提出了“力争到2025年成为世界海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领先国家,实现船舶工业由大到强的质的飞跃”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修船》杂志报道: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船机修理学组第三次学术交流暨学组工作会议于1987年5月在青岛北海船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船舶工程》编辑部、  相似文献   

17.
在刚刚通过的《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中,修船业被列为鼓励发展业务。但是,据中国船舶工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锦连透露,在未来的振兴规划实施细则中,将不会出台针对修船业的具体指导细则。调整振兴规划明确指出:积极发展修船业务;鼓励造船企业利用现有造船设备开展修船业务,增强大型船舶、特种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的修理和改装能力。规范发展拆船业。王锦连说,金融危机对我国造修船业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相对而言,修船业所受影响较小。因此,调整振兴规划将鼓励发展修船业写入规划,鼓励那些订单有所减少的中小型造船企业,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船舶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附加值较低,与世界其他造船强国相比还存在明显不足的严峻现实,认为船舶产业应当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重塑竞争优势的背景下,探索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助力我国制造产业的转型,加快实现成为世界制造强国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9.
《船舶工程》2006,28(1):64-64
近日,《中国造船质量标准》由国防科工委正式发布并开始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造船质量行业标准。该标准总结了我国多年来的造船实践经验,参照了造船先进国家的造船质量标准、国际主要船级社规范以及相关国际公约与规则,体现了我国当前造船质量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修船》2007,20(6):I0001-I0001
庆祝《中国修船》创刊20周年暨编委会年会于8月21日至24日在延吉市召开。40个单位56名编委、通讯员及有关代表出席会议。大会由《中国修船》崔金环副主编主持,修船技术学委会朱儒席副主任到会祝贺,并传达了学委会工作会议精神,宣读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王荣生、理事长黄平涛、《中国修船》编委会主任徐子秋、中海工业有限公司吴承业总经理、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王兴如总经理为庆祝《中国修船》创刊20周年题词,祝愿《中国修船》为我国修船业技术进步和快速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船机修理学组关德林组长代表修船技术学委会下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