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强铁路运输调度培训工作,为调度指挥提供合格人力资源,训练调度员高超指挥技能,提升调度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精益化的指挥能力,对于保障铁路行车安全,不断提高运输组织效率和经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调度工作及其学习培训特性的基础上,针对调度岗位特点和能力要求,提出开展调度培训工作的策略、机制、定位、方法和技术保障,以期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实践中,为调度指挥训练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2.
随着FAO系统不断推广使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运营岗位将面向多职能与复合岗位转变。文章首先分析FAO线路运营管理特征和调度指挥体系的变化,指出调度指挥体系面临的问题,然后对智能调度系统的架构与功能进行研究,以上海地铁14号线调度系统为例详细说明基于FAO技术的智能调度系统,最后从调度管理工作任务和人员工作职责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为城市轨道交通FAO线路智能调度和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速铁路在我国大规模建设并投入运营,培养和培训适应高铁运输组织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实际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调度指挥业务流程和应急处置过程得出高速铁路调度指挥仿真实验平台功能及结构,建立仿真平台系统数据流图、系统数据模型及仿真流程,设计平台数据库及子系统模块划分,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C#开发平台,实现了列车运行调度指挥业务过程的仿真及各岗位操作综合训练。平台应用于学生实验、实践教学及调度人员调度指挥及应急处置模拟演练培训,提高学生和调度人员的行车调度技能与指挥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地铁行车调度岗位工作负荷的建模与测算,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工作负荷影响因子,采用逐次回归分析法构建调度工作负荷预测模型,在整合DORATASK方法与零基定员法的基础上建立行车调度人员配置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定量分析现有地铁行车调度配置的工作负荷程度,并可对行车调度岗位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经过上海地铁实际验证,证明该模型可以有效降低行车调度工作负荷,对于提高调度作业稳定性、降低作业风险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学生课程成绩与职业技能鉴定成绩缺乏一致性、专任教师与企业讲师授课标准不统一、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脱节等问题,在充分调研信息通信技术关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专业核心能力基础上,借力"双主体"办学平台,将认证课程的企业考核标准与学校课程标准进行融合对接,实施"课证嵌套"。实践证明:通过运用该研究成果,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了在校学习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切实提高了学生培养质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物理是高职高专教育中的基础课之一,重视物理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技能,是学生完成高职高专学习任务,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专业人才的必然要求.为此,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巩固和应用,使学生学习技能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完善,具有深远的教育教学意义.现就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技能的形成提出下面几点粗浅的看法与同行们研讨.……  相似文献   

7.
把完成实际工作任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任务引领法进行教学。通过层层深入的电路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从单输出到多输出的设计。设计多个符合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不断深化,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铁路运输调度系统间数据共享不力、跨岗位使用困难、耦合度较高等问题,以面向服务、微内核、插件、Open API等技术对调度所相关局、站两级信息系统资源进行深度集成与融合。以构建全面工作质量评价管理体系为抓手,满足各管理、生产岗位个性化、定制化功能需求,使各项工作布置到位、重点监控到位、落实执行到位,有效促进调度整体工作质量与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9.
地铁电力调度监控系统是保证地铁供电系统运行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其仿真系统是培训相关技术人员的重要手段。采用实际电力调度工作站结合虚拟供电系统的方法实现电力调度监控系统的仿真。在对实际的地铁供电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其数学模型,进行交直流潮流计算,通过IEC-104规约与调度工作站进行通信,完成对地铁电力调度监控系统的仿真及操作功能的实现。系统已经得到了实际应用,对提高地铁电力调度人员的培训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杭州地铁1号线为例,通过分析停车场计算机联锁系统与电力调度系统的工作原理,提出计算机联锁与电力调度系统信息交互的接口方式与实现方法,具体实现将电力调度系统供电分区状况纳入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显示系统,旨在提高行车安全程度和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