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分析了国内外增压器叶轮数控加工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一种新的叶轮数控加工方法——分片侧铣加工法。阐述侧铣加工的分片原则和加工误差计算,给出了在采用该方法编写的加工软件上的运行实例。  相似文献   

2.
周琴  王景胜 《机电设备》2021,38(6):21-28
叶片/叶轮是汽轮机组中的重要零件,其结构强度对整个机组的安全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实际加工过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加工偏差,导致实际零件尺寸与理论尺寸存在差异,必须对偏差部件导致的叶片强度风险进行分析及进行必要的设计调整.文章基于某汽轮机末叶片,结合实际出现的加工偏差,提出一种偏差部件复用的设计解决方案,对理想无偏差结构及该偏差复用方案进行有限元强度计算及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了该复用设计方案的叶片/叶轮在部分区域应力稍有增加,但整体仍符合强度设计要求,满足加工偏差转子复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倪永燕  潘中永 《船海工程》2015,(2):71-73,77
对比比转速同为ns=769的两个轴流式叶轮和斜流式叶轮的水力性能和推进性能,分析其做为泵喷水推进器叶轮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就所研究的两个叶轮而言,斜流式叶轮的高效区更宽,当做为泵喷水推进器叶轮使用时,轴流式叶轮的结构更紧凑、最大推力更大、最大推功比也更大。因此轴流式叶轮比斜流式叶轮更适合于用做泵喷水推进器的工作叶轮。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大型循环水槽中推进叶轮的辐射噪声特性,建立了叶轮和管道的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CFD方法,使用滑移网格方法实现推进叶轮的旋转,研究定常流场中推进叶轮的水动力和声辐射。在叶轮周围和桨轴后部布置一圈环形测点和一列轴向测点,监测叶轮径向和轴向各测点处的压力脉动,通过傅里叶变换得到各测点的噪声频谱。结果表明,推进叶轮轮缘处的噪声大致相同,在低频处声压级呈周期性变化,在高频处声压值不断降低,推进叶轮桨轴后的轴向测点声压随着距离增加而迅速变小。  相似文献   

5.
绞吸挖泥船的输送距离较短时会引起驱动机(柴油机或电机)超负荷,影响系统运行稳定性,虽然可以通过降低转速、加装缩口缓解,但是降低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采用理论分析设计了一款小叶轮初始形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其性能并且反复迭代优化完成了小叶轮的最终设计,对比了优化设计后的小叶轮和直接采用切割外径小叶轮的差别。实船测试小叶轮的清水运行特性,验证了水力设计的结果可靠,最后对比绞吸船采用原叶轮和小叶轮施工短排距疏浚工程的施工参数。经现场测试和挖泥应用,发现小叶轮在短排距工况时施工效率明显高于原叶轮,开发的小叶轮达到了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提高潮流能水轮机叶轮的能量捕获性能(获能效率),对一种多级获能潮流水轮机叶轮进行了研究。利用ANSYS16.0 中的CFX流体仿真模块对一种潮流水轮机的叶轮级数进行了数值计算,对不同级数的叶轮进行水动力性能模拟,考察一、二、三级叶轮在不同流速下呈现的速度、压力分布以及流场压差变化情况,并通过样机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叶轮级数的增加可以提高轮机对水流能量的捕获性能;就各个流速工况下的整体获能系数而言,三级叶轮最佳,但启动性能有所下降,三级叶轮启动流速在0.75m/s左右;三级叶轮的最优水速在1.5m/s左右,理想状态下获能效率可达51%上下。  相似文献   

7.
为研制出一种由管道式水力叶轮驱动运行的新型自清洗过滤器,文中基于翼型升力法来设计管道式水力叶轮,运用Solidworks完成了叶轮的三维建模,将模型导入到Star-CD中建立流体计算域并进行网格划分,借助DFBI旋转模型分析叶轮在水压作用下的动力性能.结果显示叶轮表面压力分布均匀,表面速度分布合理,叶轮的动力性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况贶  孙帅  常欣  王超 《船舶》2016,27(2):13-19
为研究螺旋桨后固定叶轮的节能效果,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螺旋桨与固定叶轮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域划分为螺旋桨小域、叶轮小域、外部大域等3个区域,三者均采用结构网格。计算域整体为圆柱形区域,与螺旋桨同轴,靠近螺旋桨与叶轮区域网格加密,来流采用均匀流,分别改变进速系数、螺旋桨与叶轮距离以及叶轮叶数等参数,依计算结果选取最优解并按照加法原则划分并在计算过程中增减工况。分析认为:在距离为0.7D、进速系数1.0、叶轮叶数5叶时,节能效果最佳;同等情况下,效率较不加叶轮提高9.46%。  相似文献   

9.
针对原泥泵叶轮采用柱形叶片,导致过流通道较小、泥泵效率低的问题,在不改变叶轮外形尺寸的前提下,设计一款扭曲叶片的三叶片叶轮,对不同叶片数的叶轮输送清水和泥浆进行水力特性试验,分析泥泵的清水特性和泥浆特性,并且将两款不同叶轮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开发的扭曲叶片的叶轮最大过流通道的直径增加了40%,泥泵效率提高了10%。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磊  黄建德 《机电设备》2004,21(1):13-16
利用一维性能预估和CFD计算,确定了一组低比转速叶轮的最佳出口宽度以及与之匹配的叶轮进口后的轮毂形状,并通过4种形状叶轮的试验比较进行验证,这为低比转速叶轮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数控机床是现代化制造技术的重要工具,本文以某型号产品精密支架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关键工艺为例,从加工工序、工装、刀具、坐标系建立等研究方向入手,对基于数控机床加工精密支架类零件的数控工艺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赵建斌  马俊  杨聪  倪卫国 《船舶工程》2020,42(S1):440-443
柴油机控制系统主要有气动控制系统、电-气混合控制系统、微机式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等,目前,我国大量船舶上使用的是气动控制系统或电-气混合控制系统,机旁气动操作系统是以上两种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带超速保护功能的柴油机机旁气动操作系统,提高了柴油机旁气动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CFD的高速排水型圆舭折角船型剩余阻力系数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CFD对某圆舭折角高速船进行阻力数值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该船的船模试验值进行比较分析,寻求利用FINE/Marine软件进行船舶阻力数值仿真的适用方法。同时根据此方法分别对NAPA所建立的系列圆舭折角船模进行阻力数值仿真,并将计算结果归纳分析,从而生成剩余阻力系数对排水量长度系数和傅汝德数的关系图谱,以便为圆舭折角船型阻力估算提供快捷途径。  相似文献   

14.
船用废气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文城 《船电技术》2014,(3):19-21,26
针对早期采用传统控制系统存在的不足,以某轮废气锅炉为例,根据该轮蒸汽系统的技术要求与废气锅炉的运行特点,开发以台达DVP14ES00R2 PLC的自动控制系统,提高了该废气锅炉运行过程中的精确控制、节约耗能和抗干扰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圆舭折角高速船型线参数化设计及其阻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船长傅氏数位于0.3~0.7之间时,排水型圆舭折角船型体现了较好的快速性和横摇缓和性能.在分析船体几何特征的基础上,基于NAPA设计软件编制了参数化型线设计程序,并利用Fluent软件对生成的不同几何模型进行了阻力性能分析,为圆舭折角船型型线的快速生成和折角线长度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该文就一起究竟是“交叉还是追越?”的碰撞事故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确定“交叉局面”与“追越”作了详尽的探访,同时针对当事船船长在无法确定会遇格局的情况下应如何适用良好船艺以避免紧迫局面的形成提出了作者的观点,最后就该事故双方的过失行为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作了系统、全面的剖析。  相似文献   

17.
浅谈日本“来岛海峡”的航行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往返于中国和日本的“联裕”轮多次安全通过日本“来岛海峡”进行了相关分析,浅谈如何根据水文气象资料和有关法规法则安全通过日本“来岛海峡”的航行方法及所采取的航行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王冠  曹岭  周庆一 《船海工程》2022,(1):124-128
针对双斜切片段在总组阶段外板开刀、趾端切割、肋板断刀等易带来的大量修正工作及油漆破坏后的打磨问题,在双斜切片段制作时,通过采取对外板的冷热加工控制、线型肋骨的线形控制、曲外板制作时的基础项目控制以及装配过程中关键点的控制,保证双斜切片段的整体精度,降低总组阶段的开刀量,提高总组效率,缩短建造周期.  相似文献   

19.
李永成  潘子英 《船舶力学》2021,25(10):1331-1340
本文采用重叠网格技术对考虑底壁面效应影响下的三维拍动翼的推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计算时选取的特征雷诺数为1.0×104.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底壁面的存在对拍动翼的水动力特性以及周围的流场结构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与无界流场相比,当拍动翼运动至底壁面附近时,将会产生明显的推力增大(高斯特哈尔数)现象,并且伴随着升力急剧增大;此外,由于拍动翼与壁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拍动翼周围的涡环变成了半月牙形.本文研究成果可为今后仿生扑翼的样机研制提供技术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舰舰导弹是水面舰艇攻击敌方舰船的主要武器,是舰船论证初期需要考虑的重要武器装备。文章建立了舰舰导弹作战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并使用超级决策软件进行建模;提出了基于网络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的反馈结构评估框架来解决评估指标之间的非独立性和相互依赖关系。在对舰舰导弹三种方案的评估算例中,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对指标进行了成对比较,并通过计算极限超矩阵得出不同方案的性能理想化优势度值,为舰舰导弹的方案选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