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针对目前我国铁路工程材料价差调整办法的现状和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四种材料价差调整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
铁路工程材料价差计算是铁路概算清理和合同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自2006年铁道部开始全面实行甲供物资设备供应模式以来,甲供材料设备价差的计算成为一个难点。此文从赢得值法入手,分析材料设备产生价差的原因,对施工单价承包模式和总价承包模式下甲供料价差调整与计算方法进行探讨,提出甲供料价差调整可采用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计算验证此计算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甲控材料费用所占工程投资比重较大,直接影响到工程成本。为真实反映工程建设成本,合理确定工程造价,阐述甲控材料价差调整的意义和原则。在此原则下,进一步论述甲控材料价差调整的计算方法,并以工程实例验证甲控材料价差调整正确的计算方法与不正确的计算方法所产生的差别,以此规避不应由施工企业承担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阐述铁路工程建设中材料价差调整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合同要求和项目具体情况对价差调整诸方面进行对比,并详细分析目前铁路工程材料价差调整方法的不足,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行量价分离、据实调整等解决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工程建设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受国家政策和建筑市场物价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为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投资,工程施工阶段需对材料价差进行动态调整。材料价差调整政策性强、工作量大、要求精细。此文在阐述材料价差调整依据及程序的基础上,对甲供材料和施工企业自购材料价差调整的原则及计算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可采用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材料价差调整的计算,验证其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与可用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以往铁路建设项目利用外资土建工程采用价格指数法调整价差的实际情况,通过和铁道部实行的价差系数法进行价差调整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价格指数法调整价差存在的7个方面的差异和问题。分别为调整范围的差异,非调整因子的差异,调整年度的差异,劳务费调整的差异,钢材、木材、水泥及其他材料权重的差异,机械使用费调整的差异,调差地区划分的差异。并针对上述差异和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出一套既符合铁路项目投资管理及真实反映工程造价水平,又符合铁路实际情况及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外资土建工程价格调整公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现行铁路工程建设材料价差调整的方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不同的价差调整方案模型,分析因不同的计算方法而产生的造价差异,为选择有利的价差调整方案作参考。  相似文献   

9.
铁道部分别以铁建函[1991]406号、[1992]366号和[1993]202号文发布了一九九○、一九九一和一九九二年度的材料价差系数,从1991年开始将材料价差系数分为“设计阶段用”和“施工阶段用”两个系统。采用系数调整材料价差是一项较新的工作,尚需进一步完善。本文就如何使用铁路工程建设材料价差系数(以下简称“系数”)调整材料价差,谈谈本人的看法供参考。 一、使用“系数”调整材料价差应符合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铁道部对甲供物资管理颁布了有关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但在实际操作中,特别是在甲供物资价差调整过程中存在设计与实际不符的各种现象和因素,给计价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此文针对按《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铁建设[2006]113号)编制概算及实施初步设计招标的项目,阐述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甲供物资价差调整的要点,对甲供物资调差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期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价差调整工作,为今后项目的甲供物资价差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