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爽 《港工技术》2021,(1):76-76
2020年11月27日,Fincantieri的Vard部门已将零排放集装箱船Yara Birkeland交付给其所有者——肥料制造商Yara International。120 TEU亚拉伯克兰(Yara Birkeland)是世界上第一台用于商业用途的电池式电动集装箱给料机,项目合作伙伴的最终目标是将她作为自动船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一则消息在航运圈流传:全球第一艘无人驾驶船舶"YARA Birkeland"号将于2018年开始下水航行。据国内多家网站转发消息称,目前正在开发过程中的"YARA Birkeland"被称作"海上特斯拉",由全球最大化肥制造商挪威雅苒国际(Yara International)与导航技术公司Kongsberg Gruppen ASA联手建造,是全世界第一艘全电力无人驾驶货轮,将搭载摄像机和传感器,同  相似文献   

3.
2021年11月18日,全球第一艘全电动自主航行集装箱船Yara Birkeland开启处女航.2022年伊始,日本紧锣密鼓推动自主航行海试.目前已完成客船、沿海集装箱船、沿海汽车渡船等船型的自主航行示范验证.通过一系列的示范验证,日本希望将无人驾驶技术广泛应用于内航船舶.疫情之下,智能船舶在相关技术强力加持下发展风生...  相似文献   

4.
赵博 《中国船检》2024,(2):51-54
<正>目前,世界上船舶设备系统核心供应商基本集中在欧洲,特点鲜明的小型零排放集装箱船也多出现在这里。第一艘氨动力箱船不久前,Yara International(简称雅苒国际)旗下风险投资部门Yara Growth Ventures和全球知名液化气体运输船船东Navigator各自收购了挪威氨燃料处理技术公司Azane Fuel Solutions 14.5%的股权。这是雅苒国际氨燃料网络布局的进一步深入,同时也为“Yara Eyde”的运营提供了燃料自给。  相似文献   

5.
刘彬  殷非  张程  庄加兴 《船舶工程》2021,43(8):前插3-前插15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近几年自主航行船舶(无人船)研究成为行业研究的热点.MUNIN项目是最早研究无人商船的项目[1-3],该项目研究并验证了自主航行商船的概念和可行性.MUNIN项目引起了多方对自主航行船舶的广泛关注.挪威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自主航行船舶测试区,成立了自主航行船舶论坛NFAS[4].Rolls-Royce公司公布了由其引领的"高级无人驾驶船舶应用开发计划"(AAWA)项目[5-6]研究无人船舶,主要研究感知系统(Intelligence System),近期在挪威开展了自主航行船舶的测试[7].Kongsberg公司已经完成了自主航行船舶的水池测试,并且与氮肥料厂商合作开发一条自主航行船Yara Birkeland[8],并与挪威航运巨头威尔森集团成立了自主航行船公司Massterly[9].  相似文献   

6.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全球第一艘无人驾驶船将由英国制造,这艘船的全称是"Mayflower Autonomous Research Ship",简称"MARS"。这艘无人驾驶船预计在两年半内建造完毕,并且进行一年航行测试,然后争取赶在2020年,即"五月花"号轮船首次登陆北美大陆400周年纪念之际,横跨整个大西洋,用于监控海洋环境变化。MARS的原型来自当年从英国普利茅斯港出  相似文献   

7.
2019年韩国新接订单再次超越中国排名全球第一,2020年将凭借哪些优势再战"江湖"。2019年,在全球船市持续低迷的背景下,韩国造船三大指标一增两降,但凭借在高附加值船舶领域的优势,新接订单再度超越中国排名全球第一(以修正总吨计)。财务方面,现代重工实现扭亏为盈,大宇造船盈利大幅降低,三星重工则亏损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8.
正海事行业环保压力越来越大,航运企业迫切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找出可行的减排和脱碳方案。作为船舶减排技术领域的先行者,雅苒海洋技术(Yara Marine Technologies)自2010年成立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经验,并且持续追求绿色技术创新突破。2020年9月,雅苒海洋技术公司启动了初创企业绿色海洋技术加速器计划,首期计划已在今年初选出了获胜者——Phoenician Energy的铝空气电池项目。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探索以氨为代表的替代燃料方案已经成为行业减排先行者的关注重点。为研究氨燃料应用商业模式,加快实现向零排放航运过渡,马士基·麦克-凯尼·穆勒零碳航运中心(M?rsk Mc-Kinney M?ller Center for Zero Carbon Shipping)、气体运输船公司BW Epic Kosan、DNV、全球海事论坛(Global Maritime Forum)、曼恩能源方案(MAN Energy Solutions)、雅苒(Yara)以及瓦锡兰(W?rtsil?)等价值链关键参与者于2020年组建了一个联盟,共同启动了北欧绿色氨动力船舶(No GAPS)项目,  相似文献   

10.
正北极航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吸引全球航运业愈来愈多的关注与投入。自2013年8月中远麾下"永盛"轮首航北极航道始,短短5年间,中远海运已有10余艘多用途船先后穿越北极东北航道,实现中欧间海运的"短时距";另有一批亚欧船东将散货船、油气船、拖船、科考船及邮轮等投入北极航线。2018年8月,马士基航运3 600TEU集装箱船"Venta Maersk"轮首次以海参崴为始发港,试航北极航道,直达欧洲,由此将  相似文献   

11.
海事在线     
正直属海事系统航运公司座谈会在厦门召开2020年12月16日,2020年直属海事系统航运公司座谈会暨安全管理工作务虚会在厦门召开。(蔡修权)河北海事局:完成河北自贸区第一条国际航行船舶登记工作2020年12月18日,"金满华1"轮获得河北海事局签发的船舶所有权证书、国籍证书、最低安全配员证书,标志着曹妃甸自贸区第一条国际航行船舶正式完成登记。  相似文献   

12.
《航海技术》2010,(4):18-18
<正>据参加中国首届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介绍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于202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三步走"发展路线图为:第一步,从2000年到2003年,建成由3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试验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世界经济展望》中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下降至-3%,2021年将明显提升至5.8%。与2020年1月的预测相比,2020年下调了6.3个百分点,2021年上调了2.4个百分点。由于新冠肺炎疫情(NCP)影响,今年全球经济很可能经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超过十年前全球  相似文献   

14.
探索二号,为中国深蓝科考增添强劲动力。2020年3月10日上午,"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着"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山港码头启航,开始了2020年首次即TS16航次科考任务。一个多月后的4月26日,"探索二号"获得海南海事部门颁发的船舶证书,标志着"探索二号"自此获得了可以驰骋于全球的通行证,我国深海科考再添强兵。  相似文献   

15.
正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脚步。方勇是超大型远洋油船"远山湖"轮的一名船舶大副,他的妻子是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重症监护室的一名护士。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们虽远隔万里,却并肩而战。丈夫方勇坚守在大洋之上,带领"远山湖"轮的船员兄弟们将疫情阻隔于船舷之外;妻子林爽主动请缨驰援武汉,奔赴在抢救生命的战"疫"最前线。  相似文献   

16.
芮雪 《中国港口》2013,(11):11-12
<正>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低碳、减排"受到全球关注。中国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50%,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在港口行业,相应提出至2020年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港口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6月4日,中远海运特种运输有限公司(简称中远海运特运)所属62000吨多用途纸浆船"中远海运兴旺"轮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注册登记,成为第一艘以"中国洋浦港"为船籍港注册的国际航线船舶。该轮入中国船级社(CCS)单一船级,取得了CCS颁发的"体检合格证书"。  相似文献   

18.
正2020年,我们共同走过了极为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的突袭,打破了世界原有的平静,在持续蔓延的疫情中,全球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众志成城,共同抗疫"成为2020年的主旋律。《中国船检》杂志社作为行业主流媒体之一,闻疫而起,闻令而动,迅速反应,组织记者力量自始至终进行抗疫和复工复产系列宣传,深度报道行业抗疫动态、抗疫故事和抗疫人物,邀请业内各领域专家针对疫情和复工复产中出现的问题、难点、痛点进行解读,提出建议,于危情之中,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1月28日,中国集装箱运输史上一个崭新的纪录宣告诞生:大陆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标准箱。在连续四年保持世界第一的基础上,中国港口再次以亿箱的"巨量"登上了全球港口业的巅峰。由此树立中国港口、航运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已全面跨入了全球集装箱运输产业的前列,并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与贸易物流链中承载更为重要、更加突出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正北极航道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捷径,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北极冰区逐渐缩小,北极航道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2007年夏天,美国宇航局的卫星图像显示位于俄罗斯北部的北极东北航道和位于加拿大北部的北极西北航道同时实现连通,这在人类可记录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其意义不言而喻。自2013年"永盛"轮首航北极东北航道以来,中国货轮已经多次航行在这条航线上,2017年10月3日,中国货轮"天健"轮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