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一、序言近年来,我所试验站将多年来在本省境内已建成的数百座不同结构、不同桥型的大、中、小型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桥梁,上万公里的干线和支线的桥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资料,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分析,并从近千个土样中筛选了200多个较系统而又有数理统计价值的试验数值。这次重点整理了液限试验的方法。蝶式仪法(或称摇蝶法)、瓦氏76克锥液限试验法、手搓条塑限试验珐和液限塑限联合试验法的指标。从这些试验数据中,寻找出各个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在公路施工现场试验仪器配备不全的情况下,可由一项指标从我们推定的近33个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在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中以斜率法确定塑限的方法,认为土的入锥深度(h)与所对应的含水量(w)间,只有在可塑范围内呈双对数直线关系,此直线的斜率(i),是决定土的塑液比的可靠依据;并提出1/i=a+blg(W_L/W_p),W_L指100g锥液限,w_P指相当于手工搓条塑限。根据有关试验资料,利用上式导求,其结果为: W_P=W_L/((11.995)1/i) 上式说明了由液限和与塑液比有关的i值两个因素来共同确定塑限值,使能更合理地考虑了土的可塑特性,既适应一般土类,对特殊土也较符合。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多种液塑限试验方法分别在不同的规范中使用。各规范液塑限试验方法的不统一,给岩土勘察和工程设计带来很多不便。在提出液塑限试验方法优越性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利用已有资料,对各种液塑限试验方法的优越性进行了探讨。结合国内外现状,考虑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对新修订的《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提出了采用76 g锥入土深度17 mm的方法测量液限和入土深度2 mm的方法测量塑限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土工是公路建设的基础,路面基层以及桥梁基础绝大部分是座落在土基上的,边坡稳定和路基填土高度也是土工方面的问题。 桥基土的承载力是由土分类、相对密度、稠度和土的压缩性来决定的。 在路面设计中,上基强度是起决定性的因素,土基强度主要是由土分类、压实度及相对含水量决定的。 因此土的试验方法如不能表达试验的函义,则土基强度就不能正确确定。就以液限来说,我们认为,按现行76克平衡锥入土10毫米的方法所得出的数据与多数国家采用的碟式仪相比是太稠了,与液压定义也不符。  相似文献   

5.
土的液限和塑限是公路工程、土建工程设计施工的重要技术参数之一。LP-100 76型光电式液塑限仪是广东省交通科学研究所遵照交通部公路局下达的任务,结合土工试验法,应用电子技术、光学技术研制的,用于液限和塑限的联合测定。它能代替国内现行的苏联76克瓦氏平衡锥测液限,并且能够代替国际上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现行细粒土界限含水率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效率低下和试验流程难以自动化的难题,通过对现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原理的扩展应用进行讨论,得出无论是对烘干土还是天然土试样进行液、塑限联合测定,都可通过监测土膏调制过程中水的增量求得各级土膏含水率,而无需对各级土膏采用烘干法逐级测试含水率的结论,并给出了试样干、湿2 种状态下求解各级土膏含水率的计算方法;以此为基础,结合昆明轨道交通4 号线岩土勘察获取的大量细粒土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操作的计时观察结果,对现行试验方法系统功能进行优化分析,进而得出界限含水率试验的优化流程。该流程人工操作时长可减少75%,完成单组试样界限含水率测试所需时长􀰐t 可由16. 5 h 缩减为6. 5 h。根据优化试验流程和试验方法特征,提出液、塑限闭式联测法这一自动化实现方案,并对其试验应用条件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膨胀土掺加不同比例的中粗砂,开展液塑限试验和击实试验,研究了中粗砂改良膨胀土的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变化特性以及击实特性,探讨中粗砂作为膨胀土路基改良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中粗砂掺量的增加,膨胀土的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逐渐降低;最大干密度随着中粗砂掺量的增加呈一元三次函数关系增大,最优含水量则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逐渐减小,最大干密度随最优含水量的增大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减小。  相似文献   

8.
介绍进行土的液限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不用传统的查图法,改由计算机直接计算液限和塑限,简化了试验工作过程,提高了计算速度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土的液塑限联合试验的计算及制图,较为麻烦,尤其是在没有双对数座标纸的情况下。同时,因手工制图、查图的不精确,容易给试验结果带来误差。为方便起见,这里提供一个BASIC程序,可直接在PC-1500袖珍机上运行,使用起来,不仅迅速(一般用时半分钟左右),且由于土的液限、对应塑限时的锥入深度和塑限均用代数方法求得,从而避免了因手工绘图、查图带来的精度误差。  相似文献   

10.
胡雪梅 《中外公路》2011,31(2):8-11
对新修订的JTG 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液、塑限联合测定法的试验标准、控制方法、结果应用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试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人工冻融作用对地基土的工程性质的影响。物理性质试验结果表明:土经冻融后,土的比重、饱和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孔隙率、液限、塑限增大,而干密度、液性指数与塑性指数则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力学试验结果表明:土经冻融后其抗剪强度减小,压缩性增大,土体发生软化。  相似文献   

12.
为针对我国公路工程特点并与国内外进行土工技术交流,“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土分类方法。按该分类法进行土分类,要先按土的颗粒大小及其含量把土分为巨粒土、粗粒土及细粒土三种;然后,再按土、砂、石所占比例及颗粒级配等情况进行细分。对于细粒土则须按塑性图进行细分,再分为低液限、中液限、高液限及很高液限的粘土或粉土,而不再采用颗粒分析的方法。但是,假若用塑性图分不清是粘性土抑或粉性土时,则仍须作颗粒分析试验加以区别。现转录土分类表如表一。从表中可以看出,按照这种分法,细粒土的土名可以分出30种,粗粒土的土名可以分到58种,巨粒土的土名则可达到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2332种。近来,我们试用了这种新的土分类方法。根据我们在测设工作中使用的结果来看,普遍认为新法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利用土的密度、液限、塑限、液性指数、塑性指数和自由膨胀率等6项指标来判别南宁膨胀土胀缩性等级的模糊数学定量评判方法,对6项指标与胀缩总率进行了相关关系分析,用其相关系数来确定相应的权重值,建立了相应的模糊数学评判模型,并用实例对所建的模糊数学评判模型进行了验证,其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南宁膨胀土胀缩性模糊评判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提出了利用土的密度、液限、塑限、液性指数、塑性指数和自由膨胀率等6项指标来判别南宁膨胀土胀缩性等级的模糊数学定量评判方法,对6项指标与胀缩总率进行了相关关系分析,用其相关系数来确定相应的权重值,建立了相应的模糊数学评判模型,并用实例对所建的模糊数学评判模型进行了验证,其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本期导读     
《公路》2020,(7)
正根据实际运营状况,利用摆式仪测量路面常温干燥、低温干燥、低温潮湿、融雪等状态下,普通轮胎、雪地轮胎分别与普通路面、防滑路面组合的附着系数值……冬奥延庆赛区复杂山地公路路面附着系数研究(张智勇等,P1)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河南宜阳典型粉质黏土的含水率与孔隙率、饱和度、塑限、液限、液性指数和塑性指数等对工程设计影响较大的物理指标进行分析,并建立含水率与孔隙比、塑限和液性指数的经验关系式……宜阳粉质黏土含水率Pearson分析及相关性研究(余燚等,P7)  相似文献   

16.
介绍土的分类与实系数β值的意义,根据试验结果,列出细粒土中含砂低液限粘土(CLS)的最大干密度与土的液限,塑限,砾粒,砂粒含量的关系图表,探索出一种用作图法求得含砂低液限粘土(CLS)最大于密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土的分类与实系数β值的意义,根据试验结果,列出细粒土中含砂低液限粘土(CLS)的最大干密度与土的液限、塑限、砾粒、砂粒含量的关系图表,探索出一种用作图法求得含砂低液限粘土(CLS)最大干密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公路与水电土工试验规程中所采用的作图法确定液塑限值而带来的诸多不便,本文采用数学解析法计算液塑限试验数据,并将其编制成QBASIC程序上机处理,由此确定出的液限、塑限值较传统方法方便、快捷、准确。同时对公路与水电土工试验规程中所采用的不同圆锥下沉深度计算出的液塑限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液、塑限测定是室内土工常规试验项目,其试验参数是划分细粒土类别及评价其工程性质的重要指标。其中,液限的测定方法多样,且不同规范的测定标准略有差异研究选取60个上海地区0~30 m深度的淤泥质土、黏土、粉质黏土土样进行76g-10 mm和76g-17 mm液限试验,利用Excel建立两种液限试验相关性的一元二次回归模型,建立大致相当的统计关系。  相似文献   

20.
针对低液限粉土孔隙小、透水性弱、结构性差、含毛细水等导致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对低液限粉土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取得基本的研究参数;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对石灰粉煤灰加固低液限粉土的稳定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推荐低液限粉土的最佳稳定加固方案;从物理、化学等方面对其加固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石灰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试件各个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断增加;影响低液限粉土最佳加固方案的因素有粒组含量、土粒级配、塑性指数等;粘粒含量和塑性指数对石灰粉煤灰稳定低液限粉土的稳定效果有显著影响,石灰粉煤灰对粘粒含量高、塑性指数小的低液限粉土的稳定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