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志民  涂铁昆 《水运管理》2005,27(11):26-27
分析厦门到港船舶逐年增加、船舶大型化以及内锚地减少导致船舶港内锚泊困难的原因,探讨厦门港在现有自然条件下规划外锚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沿海集装箱港区港内锚地面积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港内锚地,是沿海集装箱港区缓解航道拥堵,提高港口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为完善港内锚地面积确定方法的理论研究,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设置港内锚地的沿海集装箱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研究计算期内可能同时占用港内锚地的船舶数量及船型组合;计算不同锚泊方式下所需的港内锚地最大面积。仿真结果与分析结论为沿海集装箱港区港内锚地的规划建设及改造扩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锚泊是船舶生产营运中的重要环节,其关系到人、船、货三者的安全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锚泊安全影响因素,针对烟台港西港区规划锚地的自然环境对锚泊安全作了相应研究,对锚地设置、船舶锚泊安全和通航管理提出了建议,以保障锚泊船舶和过往船舶的安全,促进烟台港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丁本领 《中国港口》2013,(12):23-24
<正>一、锚地现状九江港现有姚港锚地和新港游轮锚地,瑞昌港区对面的武穴锚地可供本辖区船舶的锚泊。湖口港区、彭泽港区均未有锚地,需锚泊的船舶无处可停,只能停在码头前沿或通航水域,严重影响了港区的通航安全和进出码头船舶的安全,现有的锚地已不能满足到港船舶艘次不断增加和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急需加快九江港锚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0引言野鸭山南、北锚地(简称野鸭山锚地)位于舟山本岛野鸭山南部岸线的外侧,属港内锚地,遮蔽良好。锚地周边有老塘山、定海、金塘、北仑、镇海、大榭等港区,目前主要供宁波舟山港作业船舶待泊以及在大风天气下船舶临时避风。锚泊船型主要有杂货船、散货船、集装箱船和部分危险品船。据VTS监控数据统计,野鸭山锚地(含边缘水域)每天平均锚泊21艘船舶,其中:3 000吨级船舶5艘,约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长江安徽段锚地需求预测成果为基础,结合锚地建设对水域条件的要求以及现有锚地设施的分布情况,本着满足船舶锚泊需求及锚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研究该河段锚地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绥中港近、远期锚泊需求,对锚地周边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着科学规划锚地,合理利用锚地水域资源的原则,对锚地规划布置进行优化调整,保障船舶锚泊安全,满足港区发展定位需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沿海地区港口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日益增大,通航水域的船舶交通更加拥挤,船舶大型化和专业化趋势明显,船舶压港、锚地压船等现象在沿海某些港口较为普遍,给日趋复杂的通航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压力,锚地以及锚泊船的安全管理问题凸显。文中结合海南锚地安全管理现状和辖区具体工作实践,对锚地的安全管理对策进行探讨,同时提出锚地定点锚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洋山港目前有两个锚地。一个是位于辖区最东面黄泽洋灯船西南侧的检疫锚地(又称1号锚地),该锚地专门提供给进出洋山港的大型船舶抛锚候泊或停泊之用,距离洋山深水港区27.5n mile:另一个是位于洋山港区内一、二期码头对面的中小型船舶锚地,该锚地专供进出洋山港的支线集装箱船(驳)和其他小型船舶使用。就目前情况来看,在正常情况下,两个锚地基本都能够满足大、中、小型船舶的使用需求,在规范船舶有序锚泊,协调港区内船舶航行、靠泊秩序等方面都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缓解镇江过境和到港船舶锚泊需求,分析镇江港沿江锚地现状,对镇江港海船锚位进行评估优化,提出优化方案。优化后的锚地实现定点锚泊,扩大锚地供给能力,保障船舶安全锚泊。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三峡工程蓄水后一些因素如自然条件、航运发展趋势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变化条件下三峡坝区深水锚地各种锚泊方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了三峡坝区深水锚地锚泊方式以直立式靠船墩锚泊方式为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的最佳方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为科学规划锚地面积,合理利用锚地水域资源,本文实地调研锦州港锚泊需求和锚地运行状况,分析得出锚地面积不足、位置布局不合理、功能划分不完善、锚泊安全缺失等问题,通过分析影响锦州港锚地规划的因素,并结合港口定位与需求,提出近期和中远期锚地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沿海集装箱港区单向航道船舶进出港作业流程,提出航道资源有限时可通过建设港内锚地以提高航道通过能力的思路。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拥有港内锚地的沿海集装箱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研究港内锚地的锚位数对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港内锚地锚位数与航道通过能力服从多项式的函数关系,且存在极值;在该极值范围内,建设港内锚地对提高航道通过能力效果显著,但当锚位数超过极值后航道通过能力将不再随锚位数的增加而增加;因而该极值可为确定港内锚地的建设容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世界海运》2016,(4):33-36
为适应在资源非常紧张的吴淞口锚地的锚泊作业,在长期引航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顶流抛锚、顺流抛锚、横流抛锚和大角度顶流抛锚四种锚泊作业方法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对保证吴淞口锚地船舶锚泊安全以及锚泊过程中的应急操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赵永 《中国水运》2006,4(9):46-47
介绍了荣成湾锚地的概况和作用,并对影响锚地锚泊安全、安全监控的几点问题做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三峡坝区河段主航道位于长江中游和上游交汇处,为水路运输要道,是长江干线航道中关键的一段。通过对平善坝现有锚地的分析以及两坝间未来船型及运量的预测,提出锚地改造优化方案,以适应坝区枢纽过坝运量的快速增长和船舶大型化的发展。改造后的锚地增强了平善坝锚泊能力,减少了两坝间锚泊的安全隐患,保障了船闸的高效运行,进一步提高了过闸效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以2018年船舶AIS观测数据为基础,分析统计虾峙门锚地现有情况。根据观测和统计结果,显示锚地锚泊间距离较大且大量船舶锚地外抛锚,分布分散,锚地利用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孙龙  陈国强  李醒  王刚 《水运工程》2011,(12):54-56
渔港泊稳条件一般应包括码头泊稳条件和锚地泊稳条件,从港内锚地泊稳条件入手,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港内锚地允许波高规定,针对我国习惯采用有效波高作为锚地泊稳条件的做法和弊端,以VQY811型渔船(298.4 kW)为代表船型行进验证,提出港内锚地允许波高采用不大于1m最大波高是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9.
锚地是港口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性设施。长江口锚地附近水域作为船舶进长江的第一站,船舶在该水域的锚泊安全直接关系着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本文通过对长江口锚地使用和管理现状和特点的分析,总结了影响长江口锚地在资源需求、锚地容量和锚泊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长江口锚地在管理规定、危险品船舶管理、锚地附近水域交通流的管理以及应急力量的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岩  戴东起 《中国水运》2007,7(7):26-27
所谓定点锚泊制度,是指需要锚泊的船舶提前向海事部门申请锚位,待核准后到指定锚泊点锚泊的制度。近年来,随着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创新高,抵港船舶数量不断增加,港内锚地锚泊需求大幅增长。锚泊需求与锚地容量严重不足的矛盾日趋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