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路基回弹模量是表征路基抗变形能力与路面结构设计的重要力学参数,路基含水量是影响路基回弹模量的主要因素,但已有研究很少涉及含水量变化对路基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探讨路基土中含水量季节性变化规律以及回弹模量随含水量季节性变化规律,通过干湿循环试验,得出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不同干湿循环阶段下甘肃重塑非饱和黄土的回弹模量变化规律。通过研究,可以得出,从工程上减少干湿循环对路基回弹模量的不利影响看,宜在最佳含水量偏湿一侧进行路基碾压。  相似文献   

2.
细粒土CBR值影响因素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典型细粒土的室内CBR试验基础上,运用非饱和土力学理论,分析土质类型、含水量及压实度对路基土CBR值的影响程度和其内部作用机理;并探讨CBR试验在公路工程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研究表明:土质类型、含水量、压实度和浸水条件对CBR有显著影响;不同地区细粒路基土CBR限值应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的基础上进行修正,以便于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CBR限值.  相似文献   

3.
非饱和土路基毛细作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研究毛细作用对非饱和土路基土含水量的影响,分析了非饱和土路基毛细作用现象机理,探讨了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影响因素,在土颗粒等粒径假设下导出了毛细水上升高度与时间、土颗粒大小排列关系及毛细水半径效应;利用多孔介质理论建立路基土毛细作用多孔介质模型,探讨了多孔介质模型下的非饱和土渗透率关系;基于毛细水流质量守恒和路基毛细作用模型及土-水特征曲线,求得路基毛细水达到最大高度所需要的时间和单位体积路基土毛细作用下含水量的变化关系。路基含水量与地下水位(GWL)具体试验观测数据对比表明:毛细作用对路基含水量变化的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4.
非饱和土路基的毛细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生平  李涛 《公路》2012,(6):124-128
分析了非饱和土路基的毛细作用机理,探讨了毛细作用对路基湿度及强度的影响,基于达西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描述非饱和土毛细作用的水分运动方程.通过引入算例,得到了非饱和土路基毛细作用下的湿度变化规律及毛细水上升高度,最后研究了不同因素包括路基高度、初始填筑含水量、渗透系数等影响下的非饱和土路基的毛细作用.结果表明,提高路基高度可以减小毛细作用对路基整体湿度的影响;初始填筑含水量越大,毛细作用越明显;路基填土的渗透性越好,毛细水上升速度越快;不同填土类型所表现出来的毛细作用与填土本身的土水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结合某高速公路试验路段路基填筑,通过对其含水量的变化进行动态监测以及相应的抗剪切强度试验,建立了路基安全性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试验路段的路基在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的安全系数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含水量变化对路基安全性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运营多年的旧路路基在不同季节、不同层位进行含水量现场测试,根据区域内温度、降雨量的年变化情况及地下水位分布状况,并结合路基不同层位含水量一年内的变化情况,分析路基含水量随温度、降雨量、地下水位周期性变化的规律以及路基中水分的分布状况、稳定后的湿度状态,并总结提出旧路路基湿度周期性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定量地进行了填土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机理分析,通过这一分析,得出了关于路基压实及其含水量对沉降影响的一些结论,并给出了该结论在路基施工和监理中的两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在大型三轴仪上进行了不同含水量情况下红砂岩素土样和不同加筋方式土工格栅加筋土的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保证93%的压实度,从而探讨了土工格栅加筋红砂岩的力学特性及变形特性,分析了土工格栅的加筋机理,为红砂岩路基,特别是加筋红砂岩路基提供设计和施工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素土和加筋红砂岩土样的强度均与含水量密切相关。其抗剪强度指标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水对红砂岩岩性的作用机理,结合水文情况,分析了雨水对红砂岩路基沉降的影响;对红砂岩路基沉降强夯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强夯后降雨产生的水分扩散对路基内含水量的变化影响很小,通过强夯能有效控制路基的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10.
在大型三轴仪上进行了不同含水量情况下红砂岩素土样和不同加筋方式土工格栅加筋土的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保证93%的压实度,从而探讨了土工格栅加筋红砂岩的力学特性及变形特性,分析了土工格栅的加筋机理,为红砂岩路基,特别是加筋红砂岩路基提供设计和施工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素土和加筋红砂岩土样的强度均与含水量密切相关。其抗剪强度指标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1.
目前,交通拥堵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伴随着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交通系统的日益复杂化,采取先进的交通控制和交通管理措施已迫在眉睫。介绍ITS中可变信息标志VMS在动态交通流分配的应用,提出VMS的有效设置地点、信息显示内容、信息显示时间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评价边坡坡面冲刷影响因素的敏感度。首先总结出了影响坡面冲刷的15个评价指标,然后参考其它文献中的数据,重点分析了总降雨量、降雨强度、坡长三个指标。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具有小样本容量、不强行套用某一典型概率分布、计算简单等优点,比较符合边坡冲刷的实际情况,是一种简便实用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斌俊  刘杰  沈波 《路基工程》2009,(6):206-208
进行襄十高速公路运营5年后的边坡地质灾害调查,分析地质灾害的调查结果,得出了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及发生强度特征等。可供山区高速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的预警及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可拓理论的软岩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边坡调查的统计分析,得到影响边坡稳定性的控制性因素;基于可拓学理论,分别构建了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可拓模型,并用定量的数值表示评价结果。应用实例分析对比表明,该评价法能较准确地反映边坡的稳定性状况,该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16.
论轮胎的磨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轮胎磨损除会直接增加汽车的使用成本外,还会影响汽车的功率消耗、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性能等。对轮胎磨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着重讨论了影响轮胎磨损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通过分析得出的一些结论对正确设计和使用汽车轮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空气悬架发展的简史 空气弹簧发明于100年前,它的雏形是马车上使用的皮囊。直到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纤维叠层橡胶制作技术才使制造实用的空气弹簧成为可能。人们首先考虑在客车上应用空气弹簧。  相似文献   

18.
试车路上     
《汽车杂志》2005,(10):158-158
“严生你好 一号下午一点半左右,名车城门口,一部索兰托,一部嘉华,OK!没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建立了包括钢轨、扣件、道床板、支承层、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在内的实体有限元模型。对不同支承层弹性模量时列车荷载作用下的轨道各部件位移和应力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为确保道床板和基床受力均匀,应采用较低弹性模量的支承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