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验证"互联网+出租汽车"模式的有效性和网约车时代出租汽车运营规制的重要性,定量研究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打车软件对出租汽车运营的影响。以深圳市为研究区域,选取打车软件广泛使用前后两个节点日的出租汽车GPS数据,对比两日出租汽车微观运营指标。各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打车软件改善了低人口密度和偏远地区的打车难状况,减少了出租汽车的无效运营,并且总体提升了驾驶员的接单效率。因此,鼓励出租汽车行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是科学合理的。同时,采用适当的策略规范网约车时代出租汽车的经营服务行为,减少打车软件的负面效应,是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专题导读     
<正>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出租汽车行业出现了新的服务模式,同时也面临着危机和挑战。一是出租汽车行业自身的矛盾问题,即行业是否应放开管制;二是出租汽车行业面对其他模式的冲击问题,即在传统出租汽车之外预约专车是否该鼓励发展;三是出租汽车行业与移动互联网技  相似文献   

3.
中国打车软件从2012年开始上线,“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通过“双向补贴”方式竞争客户,一度导致全国范围主要城市出租汽车运营秩序混乱,引起社会广泛争议。对打车软件涉及的金融系统安全、出租汽车运营秩序、群体性事件等问题展开分析。总结国内外打车软件的主要区别,指出中国打车软件的管理更为复杂、更容易引起社会矛盾。最后,建议在国家层面提出指导性意见,着重研究网络金融进入公共服务业的规则、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出租汽车营运的管理规则,以及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中政府和企业的权责界限。  相似文献   

4.
近段时间来,出租汽车"第三方打车软件"在市场上非常高调地进行宣传与强占市场,引起了行业主管部门、企业、驾驶员、乘客的多方关注,相关城市的政府部门在媒体上也纷纷进行表态。由于出租汽车行业是一个管制程度较高的行业,可以说,政府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打车软件市场的发展,因此,政府应深入研究并明确态度,以引导出租汽车电调方式的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手机打车软件作为互联网在交通行业最先、影响最大的应用产品,对出租汽车行业运营所产生的影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2014年春节后,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两款产品的大规模补贴活动和宣传浪潮,形成了业界和社会的讨论热潮。根据百度指数统计,2014年2月"打车软件"一词的周均搜索量已经超过2万次,一度成为社会关注和讨论热点。北京市拥有6.7万辆出租汽车  相似文献   

6.
<正>8月18日,由北京奇华智慧交通有限公司研发的"飞嘀打车"APP正式上线试运行。"飞嘀打车"APP是北京市出租汽车统一电召平台"96106"升级版,实现了O2O线上线下互动,既保留了传统电话叫车功能,方便不习惯使用手机APP的市民,又使出租汽车实现"互联网+出租汽车"的出行平台。"飞嘀打车"APP可实现手机即时打车、预约用车、快速抢单、电子支付、服务评价、意见反馈等益民  相似文献   

7.
<正>出租汽车一直是大家热议的对象,尤其是第三方软件在互联网出现后,对出租汽车行业的运营、服务与管理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行业的发展方向值得重新思考。一、关于出租汽车发展的定位出租汽车发展的定位一直是困扰政策制定者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行业定位下,政策的针对性与合理性将会受到质疑。出租汽车的行业定位与城市交通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租汽车的行业定位也不同。在公共交通网络的覆盖与服务还无法满足人们日常  相似文献   

8.
驾驶员与企业关系、运输服务质量是出租汽车行业两大核心问题。基于2013年交通运输业经济统计专项调查数据、城市客运统计年报数据以及出租汽车GPS监控信息统计等多源数据,分析中国出租汽车客运系统运营特征。以中心城市、地级市和县级市划分出租汽车服务城市的规模,以单班车、双班车和三班车划分出租汽车运营模式,总结出租汽车运力投放、日均行驶里程、空驶率、日均载客次数、利润等运营规律。基于分析结果提出3点启示: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宜根据城市的不同规模、类型进行分类指导;统筹考虑需求与供给、新技术发展并统一服务标志;兼具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双重属性,运营模式可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趣闻     
正飞嘀打车获得全国第五张网约车平台牌照4月6日,经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等多部门审查,飞嘀打车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这是北京市颁发的第二张、全国颁发的第五张网约车平台牌照。交通部门表示,网约车平台线上服务能力的认定有着严格的审核过程。获得牌照的企业线上服务能力的认定结果可在全国通用。目前飞嘀打车已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结合传统电召96106的运营管理经验,与北京、深圳、重庆、海口等多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出租车服务市场盛行使用打车软件现状,分析了存在打车服务情况 下出租车司机载客与乘客的打车行为,构建了基于离散事件的出租车运营市场仿真模型. 模型考虑了乘客需求在路网的分布,以及空驶出租车巡游搜索乘客和接单行为,模拟了 乘客在交通路网中使用打车软件召唤空驶出租车行为及出租车搜索乘客的动态过程,采 取事件扫描法推进仿真时间步长,得到乘客的平均等待时间和出租车平均收益等指标.算 例网络的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出租车市场规模下,随着使用打车软件乘客比例的增 加,并不能有效减少乘客的平均等待时间;而在相同打车软件使用率下,随着出租车数量 增加,乘客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其平均等待时间都会减少,并通过多次仿真结果得到综合 考虑出租车收益与乘客等待时间的最优出租车市场规模.  相似文献   

11.
基于仿真研究乘客出行信息公开程度对出租车交通系统运行效率的影响.将乘客出行信息公开程度划分为出行信息未公开,全公开,半公开模式;制定路网搭建,乘客生成与退出,出租车与乘客匹配,出租车行驶规则;模拟出租车搜索、匹配、搭载、送达乘客过程;分析不同信息公开程度对出租车空驶率,乘客候车时间,送达人数,司机平均收益等的影响.研究表明,仅公开出发地信息的半公开模式有助于提高出租车交通系统运行效率与服务质量,且有效地避免由于出租车司机有意选择高收益乘客而造成“隐形拒载”低收益乘客问题.为保证每位出行者的公平性,建议采用仅公开出发地信息的出行信息半公开模式.  相似文献   

12.
基于仿真研究乘客出行信息公开程度对出租车交通系统运行效率的影响.将乘客出行信息公开程度划分为出行信息未公开,全公开,半公开模式;制定路网搭建,乘客生成与退出,出租车与乘客匹配,出租车行驶规则;模拟出租车搜索、匹配、搭载、送达乘客过程;分析不同信息公开程度对出租车空驶率,乘客候车时间,送达人数,司机平均收益等的影响.研究表明,仅公开出发地信息的半公开模式有助于提高出租车交通系统运行效率与服务质量,且有效地避免由于出租车司机有意选择高收益乘客而造成“隐形拒载”低收益乘客问题.为保证每位出行者的公平性,建议采用仅公开出发地信息的出行信息半公开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为了衡量手机召车软件对出租车市场的影响,本文研究了私家车、常规公交、 出租车相互作用的城市路网中出租车的网络均衡问题.将出租车分为使用手机召车软件 的网约车及不使用手机召车软件的巡游车,分析这两种模式在乘客等待时间与空驶出租 车选择概率差异的基础上,量化各交通方式的出行费用.在Wardrop 均衡情况下采用等价 的变分不等式来描述组合网络均衡模型,设计了相应的启发式算法.算例结果表明,手机 召车软件能有效刺激出租车乘客需求,但随着出租车规模增大,网约车所占比例降低并 趋于稳定,其时间空驶率略低于巡游式出租车,手机召车软件对出租车市场的边际效益 递减.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打车软件企业存在盈利模式不清晰的现象,使得许多企业已从打车软件市场竞争中退出。对国外打车软件的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借鉴国外打车软件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未来我国打车软件企业的盈利模式:向乘客收取服务费,传统广告收益,提供有偿位置服务,收取交易手续费。通过创新盈利模式,使手机打车软件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将Parasuranman、Zeithaml和Berry(PZB)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扩展后用于分析出租汽车客运企业管理人员、驾驶员和乘客之间的服务质量感知差距,以杭州市为例进行出租汽车客运服务质量调查,发现驾驶员的服务感知值最高、企业管理人员次之、乘客最低驾驶员与乘客的感知差距超过企业管理人员与驾驶员的感知差距,且两个差距均与总体服务质量评价显著负相关;企业管理人员与乘客间的感知差距部分显著,且感知差距与总体服务质量评价结果的负相关性不显著.结果表明,出租汽车客运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评价过于乐观,改善出租汽车客运服务质量要缩小驾驶员与乘客的服务感知差距.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现行出租车市场行政审批、拍卖、定额招标等主要准入模式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指出出租车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应促进服务质量竞争,促进企业自身建设,促进运营模式改革,并维护行业稳定,建立一个以服务质量招投标为主要手段的出租车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对实施服务质量招投标制度需解决的政策法规配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经营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以及新老政策衔接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建议。实际应用表明该机制可以较好地化解政府、出租车公司、出租车驾驶员之间的利益矛盾,促进行业自身建设,加强行业服务竞争,提高行业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出租车市场中出租车司机、黑出租车、消费者、政府几者的主体利益分析,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出租车市场上出租车公司与出租车司机,出租车司机与乘客,出租车公司与政府,黑出租车与政府这些利益主体几者的博弈关系,说明出租车规制对各方利益博弈均衡的影响。通过对政府管制下出租车行业的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说明出租车行业管制对行业利益分配的影响,为出租车行业管制的发展和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国新出现的专车服务所引起的有关出租汽车的争论,从大城市交通发展总体战略和交通政策的角度,论述出租汽车和专车服务的性质以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功能定位。阐明专车服务属于出租汽车服务范畴,大城市应该控制出租汽车总量。从三方面提出出租汽车发展策略:适度提高出租汽车价格,建立多层次价格体系;加快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满足不同层次的交通需求;不断提高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服务水平,以降低出租汽车出行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