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运输组织过程,将货物送达过程划分为发送端集结过程、途中技术站间运行过程和到达端疏散过程3个部分。根据调研结果表明,集散时间过长是影响货物逾期到达的重要因素。从作业环节复杂、各环节衔接要求较高、集散作业时间波动较大3个方面分析货车集散作业特征,以京广线丰台西—石家庄区段为例,探讨货车集散作业过程耗时过长的原因,最后提出改善货运发到站与技术站间送达时间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逾期送达是影响铁路货物运输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铁路货物运输过程中,各式各样的因素都可能影响货物按时送达。在对27批逾期送达货物(整车)的全程写实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原理,提出了分析影响货物送达时间因素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将货物送达过程划分为五个“环节因素”、“23个过程因素”;依据抽样资料,计算各因素对总送达时间变动的方差贡献率;以方差贡献率大小排序,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确定影响货物按时送达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原始样本资料的计算分析,得到了“影响货物按时送达的主要过程是待取、待送和非运行保留”的结论。以此为基础,结合对现场的调查分析,本文相应地提出加速货物送达、降低逾期率的技术组织措施和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压缩货车周转时间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在分析货流因素、设备因素和运输组织及管理水平因素对货车周转时间影响的基础上,从建设战略装车点、实施大宗货物直达列车运输、抓好调度第一班基础工作、货物列车客运化管理、实施机车交路拉通方案、优化丰沙大线运输组织、整合专用线等方面,提出压缩北京局货车周转时间的运输组织对策。  相似文献   

4.
提高铁路货物及时送达可靠性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货物及时送达可靠性的内涵进行界定,认为及时运输是货物运输的共同要求.从更新硬件设施、实行差别化策略、推进运输代理制度、健全运输法规、建立考核制度、推进信息化建设和整合货运系统等方面提出提高货物及时送达可靠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货车周转时间是衡量铁路货运生产工作质量、综合反映货车运用效率的质量指标,在阐述货车周转时间变化趋势、运输过程各环节时间占用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法定量分析铁路货车周转时间与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度,得到货车中转距离、一次货物作业时间、货车中转停留时间是关键影响因素的结论。最后,从运输组织优化角度出发,提出可组织开行远距离技术直达列车、定点集结列车、固定车底循环直达列车等措施,进而压缩货车周转时间,提高货运服务质量,提升铁路运输效益。  相似文献   

6.
铁路货物运输的随机过程分析和及时送达概率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随机过程理论,分析铁路运输系统中货物及时送达的概率分布,得到货物运输延续时间的平均值,为实现用户要求的运到期限提供了合理保证,并可通过评估与货主商定的运到期限与实际货物送达时间误差的概率,来找到货物及时送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改进货物送达流程。最后举例说明它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日本JR货物运输为实现便利的铁路货物运输并满足多样化的物流需要,连接全国货运网络,开发多项技术,提高运输服务质量,在车载和地面设备两方面以提速为重点。20年来,货物集装箱运量占总运量的比例从60%提高到90%,开发了IT—FRENS和TRACE货物网络运输管理系统,主力货车的最高速吱提高到110km/h,增加集装箱大型货车,将动力分散型货运电力机车的最高速度提至130km/h,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运输效率,须高货物列车的运行速度。为此,开发了两种分别用于货车和机车的新型自导向转向架。这两各围向架具有显著提高直线高速运行平稳性和曲线通过速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实现铁路货运量大幅度增长,提升装备设施保障能力是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近年来铁路货车运用和货物运量总体情况的描述,重点分析货车运用率、静载重、货车空率、检备率、周时、发送量、周转量等主要统计指标,概述货车运用与货运量变化趋势,基于货车拥有量与货物运量结构变化,特别是敞车拥有量与煤炭发送量的关系,综合评价货车车种与货物品类的结构关联,运用估评分析法预测货车运用情况,结合2018年货运量奋斗目标,提出运输组织挖潜提效、货车车种结构调整优化、货车购置多渠道融资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局部区域货物列车运量与运能的矛盾,以乔司编组。站为例,分析运用货车办理一次中转作业的过程以及影响中时完成的原因,探讨如何通过压缩货车中时,提高运输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世贸组织的加入 ,铁路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在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的同时 ,如何更为快速、便利、安全地运送旅客和货物 ,压缩货车停留时间 ,提高运输效率 ,加速货车周转显得尤为重要 ,也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货物列车制动限速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物列车速度提高到80km/h后,其紧急制动距离超过了规定的800m,威胁着运输生产安全。文中总结了1994年沈阳-大连间列车提速的经验,分析了1996年沈山线提速货物列车制动试验的数据,考虑到货物列车制动机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货车提速后解决制动力不足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2000年5月开始,荷兰国铁(NS)新成立的国际旅客运输公司在阿姆斯特丹-米兰间投入新型夜行列车,每周往返6次。阿姆斯特丹18点发车,第2天7点50分到达米兰;米兰20点发车,第2天10点37分到达阿姆斯特丹。列车编组由卧铺车、座席车和用于运输优等货物的货车3部分组成。其中,租借WL-MU试制卧铺车4辆,最高运行速度200 km/h,货车是原DB铁路的邮政车,主要运输鲜花、电脑部件等轻量、高价值商品。既有货车在该线路上需运行35 h,而新投入的这种列车为与公路、航空运输竞争,可确保在14 h以内到达。如果今后运营业绩好,将扩大运行范围。 陈海 译自《铁道ジヤナル》2000,№5,126 刘凤刚 校  相似文献   

14.
截至2008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8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中国铁路的运输密度、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中国铁路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运输效率世界第一。客车方面,继主要干线提速到160km/h之后.在诸多干线和新建的客运专线开行时速200km动车组。国产时速350km动车组批量生产,已经投入京津城际铁路运营,京沪高速铁路正在紧张建设中。货车方面,对既有货车实现构造速度120km/h的改造,载重70t的货车研制成功,并全面投产,实现中国铁路货车技术第三次升级换代。新型通用货车和经过技术改造的货车占货车保有量的83%以上。  相似文献   

15.
铁路货车在站场中装卸货所占时间是影响运输效率效益的重要因素.本文借鉴国内外关于铁路货车停留时间的研究方法,结合包神铁路实际,深入剖析影响货车停时主要因装卸能力不够强、运输组织不合理、协调配合不到位、货物种类影响大等所致,提出要提高货车装卸车效率、提高调度指挥水平和优化区段站作业组织,旨在助力包神铁路运输更加高效、有序.  相似文献   

16.
乔学利 《铁道货运》2011,29(5):100-103
通过对影响货物装载加固、行车安全等因素的分析,提出开展货物装载加固安全专项整治;利用先进的科技设备加强货车装载检测、监控;认真开展行车安全专项整治,优化货物装载安全环境;联合行车设备管理部门进行设备专项整治等对策,保证货物运输安全,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和运输畅通,提高保价运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铁道建筑》2004,(11):44-44
2004年6月1日—5日,全国铁路货车周转时间从计划的4.98d平均压缩到4.90d,平均每天压缩0.08d,相当于不增1人1车,全路日均节约使用货车8005辆。货车中转时间压缩至17.8h.比计划减少0.2h;货物列车停留时间压缩至4.4h,比计划减少0.1h;货物列车旅行速度平均每小时提高至32.8km,比计划增加0.3km。  相似文献   

18.
在铁路货物运输过程中,货物列车的装载状态是直接影响货物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自动检测系统检查确认货物装载状态,保障货物列车行车安全已成为当前运输发展的趋势。本文介绍货运超偏载检测仪、货运安全检测门、货车预检系统等设备在检测货物装载超载、偏载、超限及装载状态的应用,并提出基于激光扫描结合图像处理的检测方法,完善了货运预检系统的相关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19.
货运过程中,货车车体受到重载货物的挤压、装卸时的碰撞、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撞击等会造成车体及车门变形,针对货车车体维修效果差、效率低、人工维修车体损伤大、人力成本高等难点,研制一款单人可操作的新型移动式车体整形机。应用表明,该设备具有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一次整形效果好等特点,在货车车体维修工作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随着铁路货车运行速度逐步提升,货物列车热轴故障开始增多,成为影响运输安全和运输秩序的主要故障之一,通过讨论承载鞍磨耗及组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对产生轴承热轴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承载鞍在检测和组装过程中的几项要点和建议,以预防轴承热轴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