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9 毫秒
1.
主要阐述了HXN3型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转向架扫石器支架的结构设计和改进,通过对扫石器支架结构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转向架上类似扫石器的悬臂结构在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120 km/h速度等级大功率货运机车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大功率货运机车动应力试验的试验线路选择、试验列车编组方案、曲线和坡道线路试验、被试机车牵引总重、直线区段试验负载机车电制动力以及试验组织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动应力试验的试验线路、试验编组、牵引总重以及负载机车的电制动力大小,研究结果为保证HXD3、HXN3和HXN5型机车动应力试验的顺利完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后续机车的动应力试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重点介绍了在设计开发HXN3型机车的过程中,对转向架构架的设计开发理念、结构强度的仿真计算分析以及结构强度的试验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B型地铁在正常运营过程中发生转向架构架端部开裂问题,文中采用运营模态分析和线路试验开展断裂机理研究。首先文中基于PolyMAX方法识别出构架在实际运营中的工作模态,其中构架端部存在频率为222.9 Hz,阻尼比为0.72%的纵向摆动固有模态;然后通过分析轴箱、构架端部加速度和动应力时频特性以及对典型区间轨道调查发现,车辆以60 km/h的运营速度通过含有波长为80 mm钢轨波磨的弹性短轨枕区段时,构架端部与轨道固有频率重合,从而导致结构共振引发疲劳破坏;在相同工况条件下,构架端部安装加强筋改进后的结构,其振动加速度和动应力均比原方案减小90%左右,同时对改进前后构架端部进行寿命评估,结果表明安装加强筋后的构架端部损伤值大幅降低,满足转向架的使用寿命要求。  相似文献   

5.
HXN5型大功率内燃机车运用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各路局大面积开行HXN5大功率内燃机车的现状,通过认识HXN5型内燃机车的总体特征及技术性能,分析出影响HXN5型机车运用效率的因素,并给出了提高HXN5机车运用效率的途径及HXN5型机车运用管理模式,同时针对这种模式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瑞亭  王斌杰  李强 《铁道车辆》2005,43(12):12-15
为解决第3代206KP型转向架定位臂在运用中的疲劳破坏问题,提出了2种改进方案。文章对原型及改进方案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对其裂纹发生部位进行了动应力实测。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结构后,静态等效应力和动应力均较改进前减少50%左右。根据改进前后的动应力实测数据编制应力谱,采用局部应力一应变法结合断裂力学方法计算改进结构前后的疲劳寿命,为制定206KP型转向架检修周期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加装HTCR径向转向架的DF8B型机车在机车动力学性能试验中,垂向振动加速度未能达标。为此,经过多次计算分析和试验,最终确定了改变二系悬挂参数和制动单元的平衡支板间隙等措施,大幅度降低了机车垂向振动加速度,使机车在动力学补充试验中垂向振动加速度达到良好指标。在消化、吸收和改进的同时将全部技术向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和SS3B型电力机车移植和创新,SS3B型电力机车方案设计通过铁道部审查。通过对所有进口件的分析、试验以及与相关单位的合作逐步实现国产化。  相似文献   

8.
HXN5型内燃机车是从GE公司引进的单司机室单向运行机车,在投入运用一段时间后,转向架出现一些故障,针对故障原因进行改进后,转向架运用情况明显好转。另外,为彻底解决轮缘踏面非正常磨耗问题,开发单拉杆定位转向架装用在双司机室机车上进行双向运行,使轮缘踏面的磨耗改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HXN5型机车轮对非正常磨耗的原因分析和现场经验,初步提出了HXN5型机车走行部弹簧折损、齿轮箱裂漏故障的判断、处理等方法,针对HXN5型机车走行部日常检修、检查工作提出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全球同类产品中省油环保的柴油-内燃货运机车之一,HXN3型内燃机车具有持续牵引力大,低油耗,低排放以及运行速度快的特点。但在该型机车运营时出现了司机室振动过大的情况,司机室振动过大不但会造成司机疲劳驾驶引发安全事故,而且会降低机车的使用寿命。首先对HXN3型内燃机车的隔振结构进行分析,并通过变参数计算方式对该结构进行优化,最后对优化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根据HXN5型机车接地检测回路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引起机车接地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总结出HXN5型机车试验时接地故障的查找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利用ADXL001加速计自行设计了MEMS三相加速度传感器。探讨了MEMS加速度传感器在振动测量中的可行性。针对HXN5型内燃机车司机室操纵台的振动控制,利用自主开发的VTCL_DSP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对操纵台进行了系统的试验测试分析。针对被动隔振方法提出了优化方案。通过优化方案的试验验证,确定操纵台振动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当前大秦线路上运营的HXD1型机车扫石器支架出现局部疲劳裂纹的情况,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方案,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结构强度大于原结构.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改进设计的支架动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原支架,能够满足大秦线重载运输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列车的在线试验,测量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加速度和转向架关键部位以及应力较大部位的动应力,对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可靠性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5.
根据美国AAR E型机车车钩以及国内机车车钩结构的特点,设计了HXN5型机车用102型车钩。文中对车钩结构不同于上述车钩的部分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102型车钩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HXD1C型机车转向架驱动装置和抱轴箱轴承结构进行了介绍,通过实际线路试验,采集不同线路条件下的抱轴箱轴承位置振动加速度数据,并基于采集的数据,对抱轴箱轴承寿命进行计算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HXN3型机车国产化单元制动器的结构、原理和主要技术参数,并重点阐述了试制中的设计改进和试验考核情况。  相似文献   

18.
资阳机车厂引进美国GM公司径向转向架技术生产的DF8B机车在铁科院机车动力学性能评估试验中,机车安全性、稳定性指标均通过评估标准,平稳性指标中的横向动力学指标较好而垂向振动加速度1项未能达标。为此经过多次计算分析和试验,最终确定了改变一系、二系悬挂参数、降低垂向减振器最大卸荷点和改变制动单元的平衡支板间隙。通过这些措施大幅度降低了机车垂向振动加速度,使机车在动力学补充试验中垂向振动加速度达到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9.
HXD2型交流传动重载货运电力机车转向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HXD2型大功率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转向架的主要技术及结构特点.转向架基于法国PREVLA货运机车转向架,结合我国铁路运输需求进行了适应性改进设计,其设计、制造采用的标准以EN、UIC和ISO等国际标准为主,同时也符合GB 146.1-83"机车车辆限界"对机车下部限界的要求.通过试验说明,该转向架具有较好可靠性和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SS4改型机车顶盖开裂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对比改进前后两种方案的动应力试验结果,分析了结构强度,并提出新造机车顶盖设计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