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外线技术处理船舶压载水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船舶压载水对保证船舶稳性和航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船舶压载水中带有的病原体和有害生物也随压载水在全球范围内的起转移,污染海洋,危害人类,本文对控制船舶压载水中的病原体和有害生物传播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用紫外线技术处理船舶压载水的方案,并就其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防止船舶通过压载水转移外来生物和病原体,IMO制定《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国际公约》及相关导则。根据该公约和导则的相关要求及目前船用压载水管理系统研发、批准和型式认可现状,对公约及相关导则实施中船舶将面临的公约D2标准适用日期、压载水管理系统选型以及船舶履约等一系列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的排放已经导致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转移,并对环境、人体健康、财产和资源造成了损伤和损害。因而,IMO制定了《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以控制和管理含有外来水生物和病原体的压载水;许多国家为保护本国海洋环境和公众健康.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规定。  相似文献   

4.
庞继宁 《航海》2014,(3):73-75
远洋船舶为了确保船舶结构安全的目的,在实际营运过程中需利用调整货物配载或注入、排出压载水来提高船舶稳性、节能减排,确保船舶航行安全。船舶压载水需要在所到港口国根据装载情况进行压进排出。因压载水存在水质污染、生物转移等危害,船舶随意排放压载水的行为已被严格规范。2014年《压载水管理公约》生效后,不符合公约要求处理压载水的船舶将不能驶入IMO成员国港口,随意排放将面临制裁和处罚。  相似文献   

5.
压载水公约与生物污损议题的共同点是它们都关注着外来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转移的问题。加入新的生物污损控制措施后,压载水公约的目的将扩展为“控制、减少和最终消除船舶转移的外来水生物和病原体对环境、人体健康、财产和资源的危害”,控制和管理的对象不仅包括压载水和沉积物,还包括整个船体。  相似文献   

6.
船舶压载水系统仿真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船舶压载水系统包括压载水泵、管路系统和压载水舱等。本文根据离心泵的原理建立了压载泵流量模型;对管路网络中的流量、压力计算公式进行线性化,采用矩阵方法建立了压载水管路模型;以船舶的横倾角φ和纵倾角θ作为系统的控制参数.根据船舶的浮性及初稳性原理,利用小倾角稳性公式,建立了压载水系统的浮态计算模型;以某油轮为母型船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应用此模型进行实船仿真能够使船舶在多种工况下保持平稳。  相似文献   

7.
正0引言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并最终消除有害生物和病原体的转移,国际海事组织(IMO)A.868(20)决议通过《2004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简称《压载水公约》),对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做出强制要求~([1-3])。2016年9月8日,芬兰向IMO递交公约加入文书,宣布接受《压载水公约》。至此,《压载水公约》已有52个缔约方,船舶总吨位达全球总吨位的35.144%,满足"经至少  相似文献   

8.
<正>0引言国际海事组织(IMO)2004年通过《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简称《压载水公约》)。截至2015年6月25日,占世界商船总吨位32.86%的44个国家已加入该公约,离公约生效条件(30个国家、占世界商船总吨位35%)仅一步之遥。1对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的管理要求《压载水公约》的目的是通过控制与管理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最大限度地减少、消除有害生物和病原体的转移。1.1对船舶压载水的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航行安全,远洋船舶需要装载一定量的压载水来维持船舶必要的吃水;船舶空载时为防止船首遭受砰击和螺旋桨空转也需要装载一定的压载水。当船舶装载货物时,需要将压载水排出以空出吨位。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转运100亿吨压载水,已被确认约有500种微生物经由压载水传播入侵。压载水随意排放可能带来的生物入侵和生态灾难,已经被国际海事组织(IMO)宣布为海洋面临的“四大危害”之一。  相似文献   

10.
浅析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煜  王兴琦 《世界海运》2005,28(2):43-45
船舶压载水中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转移对海洋环境所造戍的侵害已经被全球环境基金组织确认为危害海洋的四大成胁之一。2004年2月9日至13日关于船舶压载水管理的外交大会在伦敦IMO总部成功召开,大会最终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本文对该公约进行了简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