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应用商用仿真软件AMESim对某客车柴油机建立冷却系统一维仿真计算模型。针对不同温度和不同形式工况对冷却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并分析了系统散热能力。通过匹配不同转速的风扇和不同控制策略的风扇驱动方式,对于系统冷却风扇的耗功进行了优化,在保持系统散热能力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系统功耗。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某一款欧六客车为例,根据整车总布置的任务,设计冷却系统的总体布置,分析系统性能需求并对关键部件散热器、中冷器、风扇等作出计算选型,开发出满足整车路况需要的冷却系统,最后进行整车热平衡试验验证。旨在为客车冷却系统的设计选型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3.
张焦军 《汽车电器》2009,(12):46-48
现代的微型客车(俗称面包车)和轿车散热器的散热,普遍采用电动机驱动式风扇抽风散热。车辆刚起动时,由于温度较低,散热器风扇不转,发动机快速升温,当温度达到一定的时候散热器风扇自动转动。散热器风扇开始工作的温度由车型而定。散热器风扇的电动机为直流电动机,有单速和双速两种。微型客车多使用单速电动机,轿车多使用双速电动机。  相似文献   

4.
混合动力客车配置电子风扇是发展趋势,但电子风扇的转速、扇叶直径、整车电流对冷却效果有较大影响。用传统方法匹配散热器,很难满足发动机的冷却需要。本文提出一种针对于电子风扇控制冷却的散热器散热面积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一种用于校核发动机冷却系统散热能力的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发动机工作所需的散热量,进而推算所需散热器的散热面积,然后通过数据比较选择合适的冷却系统。  相似文献   

6.
<正>因出色的经济性、更低的排放和更高的安全性,越来越多的城市都采用天然气公交客车。但由于天然气客车发动机的散热量比柴油发动机高得多,因此其热管理系统的设计尤为重要。天然气公交车冷却系统改进思路一、冷却系统改进的理论依据根据热传导计算公式:Q=K·S·Δt式中:Q——散热器的散热量;K——总散热系数(kcal/m2·h·℃);S——散热器总散热面积(m2);Δt——散热器中冷却水平均温度与流经散热器的空气平均温度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柴油机水冷系统为目标,通过对冷却系统散热能力的分析和计算,探讨散热器的优化设计和选型。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后置发动机商用车的多风扇-冷却模块匹配问题,以路试满足散热要求的中冷器、散热器和单个风扇串联布置的冷却模块为基础,利用散热器和风扇的风洞测试数据,对中冷器、散热器和多个风扇组成的不同冷却模块方案进行匹配分析。结果表明:在传统中冷器-散热器串联布置方案中,依靠增加电动风扇数量对散热性能提升的空间有限,难以满足散热需求;中冷器-多风扇,散热器-多风扇的分布式布置方案满足发动机标定转矩点的散热需求;在标定功率工况时,中冷器-风扇模块能满足散热需求;而通过进一步改进散热器和增加电动风扇的数量,散热器-风扇模块也可以满足散热需求。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后置发动机商用车的多风扇-冷却模块匹配问题,以路试满足散热要求的中冷器、散热器和单个风扇串联布置的冷却模块为基础,利用散热器和风扇的风洞测试数据,对中冷器、散热器和多个风扇组成的不同冷却模块方案进行匹配分析。结果表明:在传统中冷器-散热器串联布置方案中,依靠增加电动风扇数量对散热性能提升的空间有限,难以满足散热需求;中冷器-多风扇,散热器-多风扇的分布式布置方案满足发动机标定转矩点的散热需求;在标定功率工况时,中冷器-风扇模块能满足散热需求;而通过进一步改进散热器和增加电动风扇的数量,散热器-风扇模块也可以满足散热需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型商用车冷却系统风扇噪声与散热匹配问题,提出了通过改变风扇结构降低噪声和增加挡风板阻挡热风回流的改进方案。通过改变叶片数量、轮毂比、叶片弯曲角度等风扇性能参数,以及对冷却风扇的质量流率和气动噪声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对风扇各性能参数进行了优选;对发动机舱流场和温度场进行分析,发现散热器存在热风回流问题,通过在散热器上部和左、右两侧增加挡风板阻挡回流。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风扇噪声降低了2.7dB(A),发动机舱内最高温度由417K下降至392 K。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高压冷却风扇与传统低压冷却风扇的区别,重点介绍了它在燃料电池汽车上的应用以及优势,并展望高压冷却风扇在新能源车上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Manufacturers of commercial vehicles are facing a substantial increase of heat release into their cooling systems. The main sources for this increase are more stringent emissions leading to new combus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 increased power of these engines. The total increase in the cooling requirement may be up to 20% over the current level. At the same time, the noise levels must be decreased, and fuel economy has to improve. This forces manufacturers to consider new concepts and optimiz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oling system. A bus engine cooling fan system is one of the main means of vehicular fuel efficiency reduction. This is becoming a major factor in city noise, and the necessity of electromagnetic technical development is very great. This study features a highly effective BLDC motor for engine cooling fans with high effectiveness and low noise, which is most suitable for fan blade technical development and cooling fa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echnic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3.
基于V型平台的电控柴油机冷却风扇控制策略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应用广泛的发动机冷却风扇类型,开发了兼容性的控制策略。首先针对有级调速、无级调速电子风扇及硅油离合器风扇的特点,以风扇转速作为目标控制量,根据发动机工况参数计算冷却风扇目标转速;然后基于风扇控制模式选择字对风扇的控制模式进行仲裁控制,获得当前控制模式对应的风扇转速百分比;最后将风扇转速百分比转换成与风扇控制类型对应的控制信号。控制策略设计完成后,先后在HIL和柴油机台架上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策略有效可行,缩短了发动机暖机时间,并使发动机热机水温稳定在(85±3)℃,有效降低了燃油消耗率。  相似文献   

14.
利用GT-suite软件建立了柴油机工作过程模型和冷却系统模型并进行直接耦合,通过高原模拟台架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进而研究了不同海拔外特性工况下柴油机及其冷却系统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海拔每升高1 000m,柴油机出口水温平均升高5.01%,散热量平均减小6.25%,风扇质量流量平均减小11.20%,柴油机功率平均减小3.55%,燃油消耗率平均增加4.67%;该装甲车辆在海拔1 000~2 600 m低转速区和海拔2 600m以上必须降负荷或者提高冷却系统散热能力后使用。最后以柴油机出口水温不超过报警值为目标,计算得到了柴油机最大允许负荷和风扇最小体积流量增幅MAP图,为高原环境下柴油机及其冷却系统匹配和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工程车辆通常将冷却风扇与散热器进行组合作为发动机冷却系统,为便于对冷却系统性能进行评估,在熵产单元数、效率等散热器性能评价方法基础上,将冷却风扇纳入评价体系,实现系统性能评估。结合国内某型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将该方法应用于正向设计中,实现对冷却风扇优选。结果表明:以冷空气侧的空气体积流量为公共变量,可将冷却风扇与散热器整合在熵产单元数、效率的评价指标内;三维CFD仿真模型中,中冷器、冷却液散热器、液压油散热器热流体温度误差分别为3.15%,4.07%,2.83%,误差在合理范围内,仿真模型正确;仿真中获取的冷空气实际流量,对整个评价和设计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在产品正向设计时,该方法可用于冷却风扇优选。  相似文献   

16.
优化车辆发动机热管理的结构形式与控制模式是提高车辆节油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公交客车平台基础上,比较了基于电动风扇冷却的新型发动机热管理系统与由皮带直驱的风扇冷却系统,阐述基于电动风扇冷却的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对整车节油性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热管理系统模型,该模型能考虑系统内各部件间及部件与电池堆间的相互影响;应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某65 kW车用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对燃料电池堆性能的影响、热管理系统运行参数的控制依据和散热器布置形式的影响等。结果表明,应主要通过调节冷却风扇转速来调整电池堆温度,通过调节冷却水泵来保持电池堆进出口水温温差;散热器并联要优于散热器串联。  相似文献   

18.
星王ZA6440轻型客车冷却系的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发动机冷却系的工作原理,通过对星王ZA6440轻型客车冷却系的结构及总体布置分析,指出导致发动机过热的主要原因是压力盖密封不良、通风系统选择布置不合理等造成的。提出增加风扇直径、缩小护风罩间隙、增加风量及提高冷却能力等改进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冷却系解决了ZA6440轻型客车长期存在的发动机过热问题。  相似文献   

19.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正常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其中热量的95%由冷却介质带走,而冷却液中离子含量高会导致燃料电池发动机绝缘问题,因此要求冷却液具有高散热性、低的腐蚀速率、高的密封材料兼容性,行业内通常要求电导率小于5μS/cm,传统的冷却液(电导率大于2000μS/cm)不满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使用要求,无法直接使用。本文长期跟踪氢燃料电池车辆运营2万公里左右,对其冷却系统使用的低电导率乙二醇冷却液性能进行全面的跟踪及研究,主要包括冷却液消耗、冰点值,并解释其原理。通过本文的研究为燃料电池低电导率冷却液的开发、标准的制定及车辆的运营维护保养提供了数据支撑及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电传动车辆冷却系统优化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电传动车辆中热源部件的工作温度特点,设计了具有高、低温双循环回路的冷却系统。将高温热源部件和低温热源部件分开,增大了高温循环回路中冷却介质的温度,提高了冷却系统的散热效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对冷却系统参数和关键部件散热器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将设计结果与所选风扇参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设计方案能满足车辆散热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