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的形成,与他的童年记忆和自然情感以及音乐爱好有关.正是从自然主义情感出发,他重视向自然学习,强调反思文明的弊端,反思科学与艺术所导致的德性败坏.因此,重视自然主义与自由主义思想的结合,重视人性的德性完善,成了卢梭自然主义诗学或启蒙主义诗学的基本主张.  相似文献   

2.
卢梭的浪漫主义思想首先是他个人生活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是他所处的时代精神的思想结晶,同时又是卢梭对启蒙及现代化理论宝库的卓越贡献:它一方面填补启蒙主流思想的不足之处,使之不再局限于对理性和科学知识的推崇,而是添加了对感性力量的寄望,尤其保留了人性对艺术和宗教的可能超越倾向,为更广阔地发挥人性的内在创造精神开辟了新的视野.本文归纳了浪漫主义思想的核心,即对个人的崇奉、对自然的赞赏、对梦幻的无限寄望、对激情的执着以及对语言游戏的迷恋,并进一步分析了卢梭浪漫主义对19至20世纪的人文思想创作的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3.
政治认同是公民对某种政治单位、地理区域和团体的归宿感."服从的政治"、"选择的政治"和"认同的政治"是政治合法性的三种主要模式.政治认同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包括个人自我认同、集体认同和政权认同三个层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集体认同的弱化是影响政权认同水平的结构性因素.政治认同建设应当认识和尊重政治认同的科学规律,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化过程;发展选举政治和公民参与机制,提高公民的制度认同水平;运用和开发集体认同资源,构建国家与"新集体"的合作关系,以建立公民的"新集体认同",巩固和扩展政权认同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4.
卢梭的公民理论与法律理论,对公民主权的不可让渡的强调,维护了自由与平等的公民社会理想.与此同时,他对公民意志实践表达的强调,严格区分了“公意”与“众意”的差别,进一步确立了公民权利与普遍幸福追求的合法意义.为了公民意志不被操纵,卢梭高度强调公民社会的法律尊严以及立法者的特别作用,并且相信,只有基于自由与平等的法律,公民才能真正实现民主社会的普遍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5.
“实践育人”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弥补了一直来秉承的“以书为本”“以教为本”的不足,引入了“以行动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育人思想.“实践育人”是目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新思路新方向.高职院校在整合原有的“育人”资源的基础之上,构建全员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了思政课教师的素养问题,指出思政课教师需要具备“六要”素养。培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六要”素养符合思政课教师的属性规定,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现实需求,也是思政课发展的关键所在。以胜任力特征理论为借鉴,培育思政课教师“六要”素养符合理论逻辑。思政课教师要明确动机,追寻高尚的政治信仰;省视自我,培养真挚的教学情怀;提升技能,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丰富知识,培养广阔的知识视野;改善特质,培养严格的自律素养;定位角色,培育高尚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7.
从毛泽东“一个中间地带”观点到“两个中间地带”思想之间,存在“两类矛盾三种力量”的中间环节,这些思想发展到“三个世界”理论的过程,既是毛泽东深刻反映战后国际局势不断变化的过程,也是他观察国际局势的意识形态视角不断转换的过程.“三个世界”理论在实践上的功绩,不仅在外交上鼓舞了世界人民反霸斗争,改善了我国的国际环境,而且在内政上为中国改革开放在某种意义上开辟了道路.其思想价值,则是区分“敌、我、友”三个层面的意识形态视角.“三个世界”理论的局限性是夸大了战争的现实危险性,高估了世界革命的形势,其主观原因在于固守关于经济、政治、战争和革命的传统意识形态.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调整了经济、政治、战争和革命关系上传统的意识形态,并进一步将视角转向人类的高度,是对“三个世界”理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欧阳修为了实现共“王道”政治所追求的言路畅通的理想政治格局,系统地提出了自己在谏议方面的主张,他重视谏官制度的建设,对谏官的地位、人选、职能作了充分的阐述,欧阳修认识到谏官的进谏与君主的纳谏是广开言路的关键,因而对进谏和纳谏态度及原则作了较为详细的界定,欧阳修廷议朝政主张的提出,其目的是为了促进言路的进一步开通,他的谏议主张对北宋中期的政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当下高校学生更加崇尚个性,更加注重自我的个性化发展,对"集体"无兴趣,对集体主义的认识和认同不足。集体主义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作为将要进入部队的定向培养的士官生,集体主义教育更为重要。通过改善日常思政教育,加强日常管理,以加强士官生集体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0.
德沃金所提出的“建构性诠释”路数将怎样理解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针对法律实证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所坚持的“分离命题”,德沃金认为此种“语义学之刺”以不必要的方式限制了法律语言的灵活性,而正确看待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则应当是他所谓的“诠释性态度”.由此种态度衍生出的特定“法律概念”及其“概念延伸”与“道德”正因为其内容取决于彼此所以才成其为“不同”.而此种关联与差异又将提供一种新的模式,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法理学关于“恶法亦(非)法”的经典难题以及处于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特定法律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