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为满足国际海事组织公约附则中Tier III对氮氧化物排放的限制要求,船舶制造行业在不断地更新可以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技术。其中,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是业界公认的可有效减少排放气体中氮氧化物含量的技术之一。SCR系统中,还原剂的均匀分布和催化剂的合理布置对氮氧化物的转化能力起着关键作用。但由于船舶机舱通常设备众多、空间狭小,因此SCR系统的尺寸设计及其在船舶机舱中的合理布置成了船用SCR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国际社会高度重视船舶污染物的排放。国际海事组织(IMO)针对船舶防污染的公约颁布了《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公约)及相关修正案、《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IBC规则)和《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国际公约》(BWM公约)等国际公约,并且对公约进行持续更新,这些公约对船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做出强制性规定。  相似文献   

3.
胥苗苗编译 《中国船检》2011,(6):J0012-J0013
航运业正面临环境控制区域(ECA)日益增多的未来.而环境控制区域的增多将直接影响船舶运营。根据MAROL公约附则VI的规定.未来五年.在ECA区域内航行的船舶必须减少硫化物和氮化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4.
<正>0引言随着各国越来越重视环保,IMO也进行相应立法,最新出版的MARPOL附则VINTC 2008,2013版,对船舶进入欧盟、美国等硫排放特殊区域的位置范围和硫排放比例作出规定,见表1。根据MARPOL 73/78公约附则VI的规定,从2015年1月1日起,船舶在公约规定的SOx排放控制区域(ECA)航行时,船上必须使用含硫量低于0.1%的燃油。本文介绍船舶进入公约规定的SOx排放控制区域航行时如何执行燃油转换操作,供各航运企业和相关人员  相似文献   

5.
国际信息     
《中国海事》2007,(4):72-74
公约与法规美国众议院通过法案减少海运污染3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削减使用柴油船舶的废弃物排放法案。这项法案使美国轮船排放标准与其他国家的控制标准保持一致。该法案来源于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在1997年限制轮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废弃物排放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正>在IMO公约框架下,船舶生活污水的排放性能指标主要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MEPC.2(VI)决议、MEPC.159(55)决议和MEPC.227(64)决议。我国《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与公约的发展基本一致,但《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3552)的发展却出现了停滞,在83版生效后直到2018年完成换版,新版国标对生活污水排放指标新增总氮、氨氮、总磷等指标,  相似文献   

7.
《中国船检》2012,(7):I0021-I0021
各有关船公司:IMO已于2010年3月26日通过决议MEPC190(60)《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78年议定书附则VI修正案,指定北美排放控制区,以控制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颗粒物质的排放。修正案已于2011年8月1日生效。  相似文献   

8.
抗运与环境     
气候之争 国际海事组织(IM0)就国际航行船舶温室气体排放相关规定所做的工作正在取得进展。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于2011年7月召开第62次会议(MEPC62),决定在《国际防止船舶污染海洋公约》(MARPOL公约)附则VI中添加新的一章,为新船制定了能源效率设计指标(EEDI)。能源效率设计指标是一个技术指标,旨在降低国际航行船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9.
《航海技术》2012,(2):58
为防止污染空气保护人身健康,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通过的MARPOL公约附则Ⅵ的2008年修正案,对船舶排放SOX、NOX和悬浮物规定了严格标准。我国国际航行船舶已陆续执行国际公约和港口国(地方)法规。现在,我国已启动国内  相似文献   

10.
抗运与环境     
气候之争 国际海事组织(IM0)就国际航行船舶温室气体排放相关规定所做的工作正在取得进展。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于2011年7月召开第62次会议(MEPC62),决定在《国际防止船舶污染海洋公约》(MARPOL公约)附则VI中添加新的一章,为新船制定了能源效率设计指标(EEDI)。能源效率设计指标是一个技术指标,旨在降低国际航行船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得船舶废气排放满足防污公约附则六中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第三阶段的要求,船舶柴油机上需配置合适的氮氧化物减排系统。本文首先研究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和废气再循环技术这两种氮氧化物减排系统在大型集装箱船上应用的技术方案,然后分析了这两种减排技术的经济性,以便于设计人员经过综合评价,为目标船上的低速柴油机选择合适的氮氧化物减排方案。  相似文献   

12.
王佐 《中国水运》2006,4(5):183-184
分析MARPOL公约附则VI"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生效后对船用柴油机废气排放氮氧化物含量和硫氧化物含量的控制要求,提醒广大航海业者充分掌握公约附则VI有关规定以及达到履约的技术标准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国际海事组织(IMO)对船舶污染物排放要求的日益严格,LNG燃料已成为国际船舶未来主要替代燃料之一。国际海事组织MARPOL公约附则VI要求到2020年国际航行船舶燃料油含硫量需低于0.5%。在当前技术环境下,国际航行船舶可供选择的应对方案主要有三个:安装废气清洗装置或催化还原装置;使用含硫量(≤0.5%)的船舶燃料油;使用LNG等清洁燃料。相比于其他两  相似文献   

14.
船舶生活污水排放要求的法律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江 《世界海运》2014,(1):34-36
针对我国沿海航行船舶生活污水管理的现状,比较分析了我国对于沿海以及国际航行船舶生活污水排放的不同-法律规定,认为国内航行船舶排放生活污水应当遵从国内标准,以及船舶在港内排放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当属合法的结论。同时对如何完善我国对船舶生活污水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前阶段,高速发展的船舶行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发动机的需求量。在船舶应用发动机航行的过程中,为保证与柴油机排放法规要求相适应,会借助多种处理方法,对发动机有害排放进行必要地控制。然而,柴油机所排放的有害氮氧化物以及微粒生成条件均存在诸多差异,且净化方法存在极大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保证经济性的基础上减少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以及微粒排放逐渐成为发动机领域的研究重点。特别是在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醇类燃料得到了普及应用。本文结合当前国内能源资源的基本特点,新型清洁型代用燃料的发展可以不断改善船舶发动机燃烧特性,减少对于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更好地实现能源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16.
阐述《2007年内罗毕国际残骸清除公约》的基本框架和重要意义,分析该公约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为保障我国沿海水域船舶残骸的有效清除,加强对专属经济区的管辖,维护船舶航行安全和保护环境,提出履约对策:完善我国沉船管理法律法规;加强港口国监督;做好公约实施的相关工作;船舶保险企业应增强自身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7.
刘伟  史卜坤 《世界海运》2007,30(6):53-54
分析中国加入《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管理与控制公约》的必要性,以及中国船舶压载水管理现状,提出在公约实施日期逼近、国际环境日益重视船舶压载水排放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有关部门为未来实施该公约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曾苇 《珠江水运》2012,(12):73-75
MARPOL附则IV《防治船舶生活污水规则》已于2008年9月27日对国际航行船舶生效实施,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都对船舶生活污水的排放接收进行了规定。本文主要通过对公约和国内法规对船舶生活污水排放监管要求的简要介绍,分析广州港口目前船舶生活污水排放接收处理的现状,并提出应如何加强防治船舶生活污水污染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方玉林  孙群 《中国船检》2010,(1):110-111,139
目前国内航运界对符合MARPOL公约附则Ⅳ要求,持有ISPP证书列明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国际航行船舶.在“港内”停留期间是否可以排放公约所指的生活污水的解释.观点很不统一。业内众多人员认为港口内不能排放,甚至权威机构在解释时,  相似文献   

20.
王在忠 《中国船检》2023,(4):103-106
<正>一天,在对某集装箱船进行由国际航行转为国内航行检验时,发现其消防员装备存放处所应急照明设置了就地开关。经了解,该轮原为持有有效公约证书的国际航行船舶,满足SOLAS公约2000修正案的要求。被国内船东购入经检验改为国内航行船舶,持有国内法规对应的法定证书。鉴于该轮转为国内航行并持有国内法规对应的法定证书,因此该轮需要满足《非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规则(1999)》的相应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