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像识别技术作为汽车安全领域必要的技术手段,对驾驶辅助系统的推广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当前驾驶辅助系统众多,文章主要综述了图像识别技术在驾驶员疲劳驾驶预警、追尾防撞预警、车道偏移预警、换道预警等领域的应用,着重介绍了图像识别技术在上述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并对其以后的发展趋势作了相应预测,为图像识别技术的推广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自动驾驶集人工智能(AI)、大数据、5G、车路协同、高精度地图与定位等高新技术于一体,顺应汽车工业革命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趋势,近年来得到高速发展。具备自动巡航、紧急自动刹车、车道偏离预警等先进辅助驾驶系统(ADAS)功能的低等级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车辆前装,得到大规模量产应用。具备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的高等级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开展道路测试验证,量产商用可期。  相似文献   

3.
对多车道复杂环境下汽车驾驶倾向性特征动态提取进行研究,有利于准确推演驾驶人意图,对汽车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特别是其主动安全预警子系统构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3车道场景为例,分析目标车位于不同车道时周边的交通态势(主要指车辆集群编组关系,重点以目标车位于中间车道为例),设计实验采集人、车、环境等相关动态信息,运用粗糙集理论,进行基于最小信息熵的连续属性离散化和基于启发式贪心算法的属性约简,提取不同态势下驾驶倾向性类型特征向量.实验验证表明,文中提取的多车道复杂车辆编组关系下汽车驾驶倾向性动态特征向量是科学合理的,能够准确反映驾驶人倾向性.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多车道复杂环境下驾驶倾向性动态辨识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汽车智能化的迅速发展,ADAS系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逐步开始在重卡车型上应用,目前可实现的功能包括:车道偏离预警(LDW)、碰撞预警(FCW)、自动紧急制动(AEB)、自适应巡航(ACC)等。雷达、摄像头安装位置如图3所示。1)毫米波雷达ADAS系统的前置毫米波雷达安装在车辆前保险杠内侧。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全球汽车行业正处在工业4.0时代,以智能制造为主导,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和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欧等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智能汽车的研究,进入21世纪后,智能汽车的前2个层次"辅助驾驶技术"和"半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提升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辅助驾驶技术包括自主式辅助驾驶技术和协同式辅助驾驶技术两种,通过警告让驾驶员防患车祸于未然。其中,包括前碰撞预警FCW、车道偏离预警LDW、车道保持系统LKS、自动泊车辅助APA等在内的自主式辅助驾驶技术已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全球汽车行业正处在工业4.0时代,以智能制造为主导,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和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欧等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智能汽车的研究,进入21世纪后,智能汽车的前2个层次"辅助驾驶技术"和"半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提升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辅助驾驶技术包括自主式辅助驾驶技术和协同式辅助驾驶技术两种,通过警告让驾驶员防患车祸于未然。其中,包括前碰撞预警FCW、车道偏离预警LDW、车道保持系统LKS、自动泊车辅助APA等在内的自主式辅助驾驶技术已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全球汽车行业正处在工业4.0时代,以智能制造为主导,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和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欧等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智能汽车的研究,进入21世纪后,智能汽车的前2个层次"辅助驾驶技术"和"半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提升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辅助驾驶技术包括自主式辅助驾驶技术和协同式辅助驾驶技术两种,通过警告让驾驶员防患车祸于未然。其中,包括前碰撞预警FCW、车道偏离预警LDW、车道保持系统LKS、自动泊车辅助APA等在内的自主式辅助驾驶技术已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全球汽车行业正处在工业4.0时代,以智能制造为主导,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和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欧等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智能汽车的研究,进入21世纪后,智能汽车的前2个层次"辅助驾驶技术"和"半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提升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辅助驾驶技术包括自主式辅助驾驶技术和协同式辅助驾驶技术两种,通过警告让驾驶员防患车祸于未然。其中,包括前碰撞预警FCW、车道偏离预警LDW、车道保持系统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全球汽车行业正处在工业4.0时代,以智能制造为主导,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和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欧等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智能汽车的研究,进入21世纪后,智能汽车的前2个层次"辅助驾驶技术"和"半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提升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辅助驾驶技术包括自主式辅助驾驶技术和协同式辅助驾驶技术两种,通过警告让驾驶员防患车祸于未然。其中,包括前碰撞预警FCW、车道偏离预警LDW、车道保持系统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汽车电子的高速发展,辅助驾驶系统已经开始大量普及,并已经开始逐步下探到十万元左右的在售车型之中.辅助驾驶系统,主要是指随着智能化的应用,辅助驾驶员驾驶,系统自动执行部分动态驾驶任务,有效的降低驾驶员驾驶强度,提升驾驶品质.典型的如自适应巡航系统(ACC)、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KA)、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和高速...  相似文献   

11.
全新宝马(BMW)1系现在装配了由宝马、奥托立夫(Autoliv)和Mobileye开发的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简称ADAS)。该系统包括5个功能:限速指示(SLI)、禁止超车指示(NPI)、车道偏离警告(LDW)、远光灯辅助系统(HBA)和碰撞预警(FCW),所有这些功能都由运行于系统芯片EyeQ2处理装置  相似文献   

12.
车道偏离报警系统是汽车上常用的辅助驾驶系统,为了完全实现国产化、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安全性,文章提出了使用技术成熟的国产芯片研制车道偏离预警装置,基于GD32F103VET6的硬件和软件开发,采用以国产芯片为核心的摄像头,设计了车道偏离预警算法。结果表明,该装置在满足车道偏离图像实时采集、处理要求的前提下,达到了完全国产化的要求,并且降低了成本;由于采用了预警算法,该装置比大多数的车道偏离报警装置更安全。  相似文献   

13.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国家ITS中心)在公路交通综合试验场实现了智能公路技术展示系统。该系统依托该试验场内3.7 km的环形组合试验路,以基于车路协调理念的在途信息服务与驾驶辅助为主题,集成了近年来智能公路研究领域的典型成果,包括基于位置的交通信息服务(LBS)、车道保持辅助驾驶、视距不良条件下的视野拓展(弯道路段障碍物预警)、动态称重WIM与超载预警、IP接入与出行服务等功能,通过技术展示和试乘试驾,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信息服务和安全辅助,体验未来信息社会中的公路交通出行方式。展示活动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本文将主要介绍该展示系统的功能与实现。  相似文献   

14.
智能车辆安全辅助驾驶技术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论述了安全辅助驾驶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的必要性以及研究进展。安全辅助驾驶技术包括车道偏离预警与保持、前方车辆探测及安全车距保持、行人检测、驾驶员行为监测、车辆运动控制与通讯等。分析了各种传感器的优缺点及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单一传感器不能很好地解决安全辅助驾驶技术可靠性和环境适应能力的要求,应结合激光雷达技术解决图像模糊问题,利用红外传感器增强机器视觉识别的可靠性,未来的安全辅助驾驶技术应该采取多种传感器融合的技术,结合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系统具有深度测量精确的特点,将极大的推动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系统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基于ITS技术的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ITS技术的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系统是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此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研究行驶环境感知和信息融合、驾驶员特性和安全距离模型、车辆运动控制及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研制了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系统试验平台和试验样车,实现了行车前撞预警、安全车距保持、智能车道保持等功能,并完成了相关试验分析与评价,为进一步开展基于ITS的汽车主动安全辅助技术的研究以及汽车驾驶辅助系统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故障现象一辆2021款捷豹XEL车,搭载2.0T发动机和9速自动变速器,累计行驶里程约为5200 km。据驾驶人反映,将车辆放在日光下暴晒一段时间,进入车内,接通点火开关,仪表盘的信息显示中心就会交替出现"前方预警不可用""小心驾驶即可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不可用""小心驾驶即可紧急制动不可用""小心驾驶即可车道保持辅助系统不可用""检查行人保护系统"等多个故障提示(图1)。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汽车制造商朝着实现车辆自动驾驶的目标迈进,汽车正变得越来越先进。虽然自动驾驶汽车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驾驶辅助技术正日益普及,比如自适应巡航控制(ACC)与车道居中(LC)相结合,可帮助驾驶员保持稳定的速度、与前方车辆保持安全距离并使车辆保持在车道中  相似文献   

18.
客车作为生产资料的属性决定了安全性是客车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事关乘客生命和财产安全,也事关运输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同时也是保障社会稳定、保证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从世界范围内客车安全的发展趋势来看,科技进步和新技术应用已成为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 车道偏离报警系统(Lane Departure Warning System,简称LDWS)是一种通过报警的方式辅助过度疲惫或者长时间驾驶的驾驶员保持车辆在车道内行驶,减少汽车因车道偏离而引发交通事故的系统.该系统提供智能的车道偏离预警,在无意识(驾驶员未打转向灯)偏离原车道时,能在偏离车道前发出警报,为驾驶员提供更多的反应时间,大大减少了因车道偏离引发的碰撞事故.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DSP的车道偏离报警系统硬件设计及软件实现方案,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算法的实时性及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车道保持控制系统是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提高汽车主动安全性、避免车辆无意识地偏离本车道。目前,大部分车道保持控制系统在工作时将驾驶人的操作视为外界干扰,没有考虑人机共驾阶段下驾驶人与控制系统的控制权分配问题,易造成人机冲突、影响驾驶人的驾驶感受。论文兼顾驾驶人与辅助控制系统各自优势,基于人机共驾技术对车道保持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构建基于安全行驶区域与最晚预警边界相结合的车道偏离决策模型,在保证其预警精度的同时降低计算复杂性,根据车辆行驶状态和路面附着系数动态调整预警阈值;研究串级MPC-PID控制策略实现对车辆横向位置的控制,将最优问题转化为二次规划求得目标前轮转角,利用PID算法完成对目标前轮转角的跟踪;引入共驾系数对车辆的控制权进行分配,研究共驾系数分配模型,以车辆状态误差和驾驶人转向力矩作为模糊控制的输入变量、共驾系数作为输出变量,降低辅助控制系统与驾驶人之间的冲突;最后,利用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对所研究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共驾系数能够根据驾驶人的操作和车辆运行状态的变化实现动态调整,辅助控制力矩与驾驶人输入力矩变化趋势相同,在保留驾驶人一定操作的基础下可避免车辆偏离车道、降低人机冲突。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全球汽车行业正处在工业4.0时代,以智能制造为主导,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和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欧等发达国就已经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智能汽车的研究,进入21世纪后,智能汽车的前2个层次"辅助驾驶技术"和"半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提升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辅助驾驶技术包括自主式辅助驾驶技术和协同式辅助驾驶技术两种,通过警告让驾驶员防患车祸于未然。其中,包括前碰撞预警FCW、车道偏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