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与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对不同温度(25℃、65℃)条件零部件及整车(25℃、6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散发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温下整车及零部件VOC散发量增加,不同VOC物质散发增加量存在差异,其中整车及零部件散发的VOC物质中醛类物质释放增加明显,最大增加倍数达28.9倍。  相似文献   

2.
选取某款车型,自下线起连续测试其40天内VOC散发数据,针对国标要求8项物质分别分析,阐述各物质散发规律及产生原因,对某车型VOC改进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汽车PHC行李箱盖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中甲醛散发量超标的问题,从行李箱盖板原材料角度分析了污染物来源。结果表明,是行李箱盖板原材料之一的蜂窝纸芯中使用的玉米淀粉胶导致了甲醛超标,通过优化蜂窝纸芯用胶粘剂,即将玉米淀粉胶更换为白乳胶后,PHC行李箱盖板的VOC性能满足了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二硝基苯肼(DNPH)管的背景值,重点探讨了不同品牌DNPH管对甲醛、乙醛和丙醛回收率的影响以及同一品牌DNPH管对不同醛类物质回收率的影响,与采样条件对醛类物质收回率的影响,发现不同品牌对甲醛和乙醛的回收率影响较小,但对丙烯醛的回收率影响较大,同样,不同采样条件对甲醛和乙醛的回收率影响较小,对丙烯醛的回收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儿童约束系统的分类、安装使用以及误用类型。基于《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强制性国家标准,对市场上较常见的适用于儿童的三款不同品牌、不同安装方式的前向式儿童座椅进行了正面碰撞台车对比试验,并研究了误用情况下对儿童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由ISOFIX和座椅支撑安装的儿童座椅对儿童的保护效果最优;而受拉带自身延伸率及安装的座椅头枕和靠背泡沫压缩的影响,由ISOFIX和top tether安装的儿童座椅对儿童的保护效果比单纯由成人安全带安装的效果差;误用儿童座椅肩带将降低儿童座椅对儿童乘员的保护性能。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5月27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天津公布了本年度第一批20款车用儿童约束系统(以下简称"儿童座椅")产品评价结果。第一批儿童座椅评价试验于2015年3月1日开始,至5月22日全部完成。20款产品的试验及评分严格按照《车用儿童约束系统(CRS)评价规则(2014年版)》进行,产品覆盖更多国内外品牌,其中进口品牌6款。该批产品涉及ISOFIX刚性固定方式和车辆安全带固定方式。《车用儿童约束系统  相似文献   

7.
基于国内外对车内空气质量严格的管控标准条件下,为了指导车企更有效地控制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的含量,从汽车内饰件所用材料的角度对VOC的产生和散发机理进行分析,并结合高分子材料本身的结构与性能特点,分析车内VOC含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结果表明,高温、氧化剂等因素有利于VOC的释放、湿度对VOC释放的影响情况则与有机物本身的水溶性有关。同时,进一步从原材料的选用、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及工艺设计、汽车的结构设计以及消费者端等4个角度提出控制车内VOC含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根据某销售公司在2016年12月~2017年4月收到F汽车公司生产的乘用车用户反馈车内异味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找到气味物质主要来源,从而为源头控制、过程改进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车内空气质量综合管控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价值;主要方法为结合重点内饰件的主要用材和生产工艺,探究整车VOC超标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车内乙醛超标主要是顶棚及座椅引起的,甲苯超标则是顶棚及密封条引起。对相关零部件进行管控,并对供应商提出有效的整改意见,为整车生产商提供整改依据。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车内异味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车辆的一个最为直观的关注点。本文通过对座椅总成及其部件材料(约200-300件)的VOC及醛酮物质、气味和GCO数据的分析,深入解析座椅气味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来源。结果表明,座椅气味强度普遍较强且较为刺激,座椅的气味和VOC主要来源是泡棉材料,同时面料的选择也可直接影响其气味和VOC的散发;对座椅气味及VOC进行整改时,可重点考虑泡棉材料及其面料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某车型空调控制器挥发性有机物(VOC)中苯乙烯挥发量超标的问题,通过对空调控制器总成和其各个子结构(五个部分)进行分析,确定超标的挥发性有机物(苯乙烯)的来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热脱附气相质谱联用仪对污染物进行含量测定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空调控制器VOC中的苯乙烯挥发量超标,对子结构的检测结果进一步分析得知,面板中苯乙烯的挥发造成空调控制器总成的苯乙烯不满足性能要求,通过降低面板中主要原料苯乙烯的投入比例,使空调控制器满足VOC的性能要求,且不影响面板及空调控制器的整体工艺。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汽车内饰顶棚产品中醛类物质含量易超标问题,采用“一步湿法”工艺,将乙烯脲添加到汽车内饰顶棚样品的生产过程当中。测试了乙烯脲添加量对样品甲醛、乙醛含量的影响,并研究分析了添加乙烯脲的样品中醛类物质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研究表明,通过向顶棚样品中添加乙烯脲,可以大幅降低产品的醛含量,添加过程操作简便,处理后的产品,醛含量可以长时间保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汽车内饰件VOC"为主题,分析了车内VOC的产生原因以及危害,总结了国内外在汽车内饰件VOC控制方面所采取措施与现状。通过对汽车内饰件VOC的来源分析,探讨VOC控制所采取的措施的可行性,针对汽车整车企业以及零部件企业,提出了汽车内饰件VOC控制建议和方案。  相似文献   

13.
由于整车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方法与零部件检测方法不同,当某车型内饰零部件全部满足企标要求时,整车VOC仍然不满足国标要求,通过拆解该车型座椅总成后,经过试验后整车VOC满足要求,进而得知座椅总成是整车VOC超标的主要贡献源,最终通过对座椅总成中发泡的改善,使得整车VOC满足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汽车内饰用聚丙烯材料及制品气味及VOC的改善措施。通过试验研究和车内空气质量改善实践经验,总结了影响聚丙烯零件散发特性的因素,提出了聚丙烯材料在聚合过程中、改性过程中和注塑生产过程中减少产生挥发性物质,降低车内VOC、气味和雾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选择环保原材料、采用环保工艺并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零部件的后处理,聚丙烯零部件VOC和气味大幅下降,能够达到企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车内饰顶棚总成为例,进行了其甲醛和乙醛挥发量的研究。分析了聚醚多元醇原料提纯、添加抗氧剂、半成品加热和通风放置等因素对醛类挥发量的影响,其中聚醚多元醇原料提纯和添加抗氧剂改善效果最为明显,甲醛及乙醛挥发量降低率达到82%和75%,而半成品加热和通风放置的效果略差。最终综合响应整改方案,有效的控制顶棚成品醛类挥发量,甲醛及乙醛挥发量仅为限值含量的7.4%和23.8%,VOC水平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某品牌车型近年来内饰件VOC现状,利用袋子法对该品牌所有车型的内饰件进行了分析,测试和统计结果表明零部件VOC中甲苯、二甲苯、甲醛、乙醛存在控制风险;对座椅总成和仪表板总成2个重点零件的材料法测试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泡沫、面料和PP类塑料件等是VOC的主要来源。最后,对不合格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从原材料、工艺、仓储、装备等方面给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中国儿童座椅ISOFIX装置开发进行深入研究,寻找中国儿童座椅ISOFIX装置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不同车型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法和一些建议,供社会各界人士探讨。中国儿童座椅ISOFIX装置现状儿童安全座椅的安装方式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利用现有成人安全带进行固定;第二种是利用ISOFIX装置进行固定。由于长期以来中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塑料、皮革、橡胶等典型材料车内零部件仪表板、前排座椅和密封条,进行挥发性有机物全谱分析;同时,结合嗅阈值、气味类别和散发物质浓度,对零部件恶臭散发物质进行筛选排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种类的零部件,其恶臭物质释放量及种类明显不同;三种零部件中,前排座椅恶臭物质的释放量最大,仪表板恶臭物质释放量最低,其中,座椅中散发的三亚乙基二胺稀释倍数高达273.9;另外,零部件散发恶臭物质主要来源于零部件生产使用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试验检测过程监督,产品生产、运输、存储环境背景分析,原材料报告抽检,材料拆解测试等四个方面进行溯源,总结提炼出了某新能源车地毯VOC超标溯源及管控方法。通过实际效果验证,整改后的产品VOC结果达到了目标要求。本文不仅对企业在解决产品VOC超标问题方面提供借鉴,而且对企业提高产品VOC管控意识,建立有效的管控方案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主要内饰件VOC及气味的释放推算量化整车的水平,以实现车内空气质量达标及气味品质提升的目的。采用1 m3试验舱对某车型的主要内饰件VOC以及气味进行测试,并用整车试验舱对新装配内饰件后的整车进行验证测试,以8种典型目标物定量分析以及主要气味性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由主要的内饰件VOC的释放水平总趋势与车内空气质量高度吻合,而且主要内饰件的气味水平也与整车的气味保持一致;建立了内饰件VOC及气味对整车的空气质量贡献的数据模型,对预测并改进整车的车内空气质量水平的工作提供指导。另外结合2019年C-ECAP的评价规程对2款车的车内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