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载货汽车防护装置最佳离地高度和刚度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西产  程勇 《汽车工程》2002,24(5):419-421,425
在大型载货汽车与轿车的碰撞事故中,轿车钻入载货汽车下部是十分可怕的死亡交通事故形态。前下部防护装置,后下部防护装置能够有效地防止钻入碰撞事故。此文分析了下部防护装置的离地高度和刚度对钻入碰撞防护效果的影响,下部防护装置在确保阻止钻入碰撞功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多地吸收碰撞能量,以减轻轿车在碰撞中的伤害。以上述原则计算出了不同离地高度的下部防护装置的最佳刚度。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大型载货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被动安全性水平低下,乘用车与大型载货汽车的碰撞事故中因发生钻入碰撞而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影响防护装置被动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离地高度及其刚度,合理的防护装置应根据不同的离地高度具有不同的最佳刚度值,保证装置能有效防止发生钻入碰撞。最后对比了标准/法规有关后下部防护装置的要求及试验程序。  相似文献   

3.
根据某载货汽车后部防护装置不具有阻挡及缓冲吸能功能的缺点,设计了新型扩胀管式后防护装置,并根据GB11567.2-2001标准中关于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相关规定,利用LS-DYNA软件对新设计的防护装置进行了仿真分析及法规验证.结果表明,扩胀管在扩胀变形阶段状态稳定,吸能具有线性叠加特性,易于控制;改进后的后防护装置满足相关法规要求,其阻挡及吸能功能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大型载货汽车被动安全性的特点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型载货汽车造成的人员死亡仅次于小型客车,工货汽车在交通事故中造成对方伤害的主要因素是:大载货汽车车架结构离地高度大,在前、后方造成轿车钻入碰撞、侧面造成展压,大型载货汽车的质量远大于轿车;与轿车时导致碰撞相容性问题,前、后下部防护装置能有效地防止轿车钻入,合理的能量吸收特性可改善载货汽车与轿车的碰撞相容性。中用交通事故统计数说明载货汽车被动安全性的重要性,深入分析载货汽车被动安全性的特点,最后介绍了改进载货汽车被动安全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2017年,国家颁布了GB 11567-2017《汽车及挂车侧面和后下部防护要求》,该标准的实施,有效提升了我国载货汽车的被动安全性,为保护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实际工作中,由于企业违反生产一致性规定、事中事后监管力度不够、缺乏有效检验查验手段等原因,导致货车侧后防护装置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违规问题,影响了车辆安全。本文分析了我国载货汽车侧后防护装置的管理现状,深入探讨了监督、检验、查验工作中发现的难点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标准要求相关情况,并详述了我国在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的措施和规定.结合我国在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的现状,给出减轻我国乘用车追尾载货汽车交通事故伤亡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市场上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多为刚性连接,当发生车辆追尾碰撞时,不能有效保护乘坐人员的安全,屡屡发生小车钻进大货车尾部伤亡事故.本文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和挂车后下部柔性防护装置,克服已有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缺点和不足,使汽车发生追尾碰撞时避免发生伤亡事故.此后下部防护装置不仅仅是保护追尾的小车,同时也保护了货车自身...  相似文献   

8.
针对GB 11567.2-2001《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及修订稿GB 11567《汽车和挂车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要求》的征求意见稿中后防护装置的静态加载条件和试验程序进行了对比说明,通过对依维柯载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有限元模拟分析,表明现有后下部防护装置与强制性标准GB 11567修订稿在强度上的符合性。  相似文献   

9.
汽车后防护装置的碰撞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动态非线性有限元法,按照国标GB11567.2-2001关于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要求中规定的条件,对某重型商用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在追尾碰撞过程中的变形、速度及加速度的动态仿真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应用Hyperworks在结构合理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结构碰撞分析的结构有限元模型.通过LEDYNA对两种不同设计方案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对仿真结果的比较分析,确定了满足法规要求和满足安全性要求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10.
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表明,在载货汽车与乘用车的碰撞事故中,乘用车追尾钻入载货汽车后下部已成为严重伤害的主要交通事故形态。  相似文献   

11.
梁甲 《天津汽车》2011,(10):16-18,21
为防止行驶中小车追尾大货车的情况发生,欧洲经济委员会对此做出了相关法律规定,即ECER58《后下部防护认证装置统一规定》。文章介绍了ECER58法规的内容和要求,描述了与此法规相关的加载试验内容和试验步骤,联系实际,对如何确保设计符合试验要求进行了相关说明。试验结果符合认证要求,为汽车后防护的设计安装和相关试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后桥参数对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侧倾刚度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曙光  熊伟  孙华 《汽车技术》2002,(12):18-20
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是一种复合式悬架,装有该类后悬架的轿车,其后桥的结构形式对后悬架的刚度特性有重要影响。通过对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刚度分析,推导了该类悬架的后桥各主要参数与侧倾角刚度的理论表达式。基于桑塔纳车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各参数的改变对悬架侧倾角刚度的影响,为该类悬架的进一步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林喆  杜汇良  周青 《汽车技术》2006,(Z1):52-54
追尾碰撞事故导致挥鞭伤,造成了很大的社会经济支出。根据生物力学的研究成果,在追尾碰撞发生时,减小头枕与头部的水平距离可以降低挥鞭伤的程度。为了弥补传统纯机械主动头枕响应滞后的不足,采用机电结合的方法,根据自主巡航系统提供的信息,提前判断并启动头枕,从而保护乘员。分析了追尾碰撞中颈部的保护策略,研究了追尾防撞和预警算法,根据基于安全间距的追尾防撞模型和安全度评定算法编写了可视化的判断算例。算例具有如下功能:根据输入的跟车信息判断安全度;追尾碰撞NIC值的估算;碰撞后两车的运动追踪。  相似文献   

14.
气弹簧助力式开启机构是目前高档汽车特别是轿车上经常采用的一种结构。以后背门为例,详细介绍了后背门气弹簧的布置与撑力计算的设计过程。从力学和运动学角度着重分析了后背门在开启过程中所受到各种力和力矩之间的关系,根据分析结果,用C语言编制程序,用Matlab进行计算,实现了气弹簧的优化布置。并通过选择合适的气弹簧,便可以实现后背门的平稳开启,人手助力轻松。  相似文献   

15.
高性能新型弹簧钢在汽车弹簧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汽车弹簧的国产化、轻量化和国际化要求,介绍了一种高性能新型弹簧钢。它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高的性能贮备、优良的疲劳性能、抗弹性松驰性能、较好的淬透性及较低的价格等特点。并通过在奥拓轿车后悬架簧、夏利轿车前悬架簧及NJ6400轿车板簧上应用试验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桑塔纳轿车后桥等效刚度分析及测量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桑塔纳轿车使用中发现,其后桥刚度特性的改变,引起该车后悬架刚度特性的变化,从而显著影响它的操纵稳定性。文中从该车的行驶过程中后桥的力学特性入手,详细分析后桥的受力变形特征,简化出能全面反应车桥受力作用的刚度参数,为悬架分析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考虑后桥刚度参数的试验测量,探索其实际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为后桥刚度的测量分析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通过鼓式后制动系统数学模型分析,对该系统进行了正向设计及6种不同状态的全过程验算,最终确认后制动器在后减压缩过程中不会再出现自制动或抱死现象。运用该方案,成功对多款量产车型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整改,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益,提高了摩托车行驶安全性和经济效益,并有效缩短了新产品的设计验证周期。  相似文献   

18.
This research aims to develop an actively translating rear diffuser device to reduce the aerodynamic drag experienced by passenger cars. One of the features of the device is that it is ordinarily hidden under the rear bumper but slips out backward only under high-speed driving conditions. In this study, a movable arc-shaped semi-diffuser device, round in form, is designed to maintain the streamlined automobile??s rear underbody configuration. The device is installed in the rear bumper section of a passenger car. Seven types of rear diffuser devices whose positions and protrusive lengths and widths are different (with the basic shape being identical) were installed, an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under moving ground and rotating wheel condition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ain the aerodynamic drag reduction mechanism of a passenger car cruising at high speed via an actively translating rear diffuser device. The base pressure of the passenger car is increased by deploying the rear diffuser device, which then prevents the low-pressure air coming through the underbody from directly soaring up to the rear surface of the trunk.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ice generates a diffusing process that lowers the velocity but raises the pressure of the underbody flow, bringing about aerodynamic drag reduction. Finally, the automobile??s aerodynamic drag is reduced by an average of more than 4%, which helps to improve the constant speed fuel efficiency by approximately 2% at a range of driving speeds exceeding 70 km/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