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李永钧 《汽车情报》2006,(30):1-1,48
2006年9月18日,在事先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福特汽车突然正式宣布,行使对Rover(罗孚)商标的优先购买权。福特的介入对即将推出Rover汽车的上汽股份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使其潜心运作的收购计划彻底泡汤。福特汽车为什么要置上汽整合罗孚资源的如意棋局于不顾,横刀夺爱呢?  相似文献   

2.
刚刚上汽还在为收购“罗孚”品牌忙得不亦乐乎,半道儿福特突然杀出,“罗孚”成了人家的囊中之物,中国汽车企业收购海外著名汽车品牌的希望就这样成了泡影。福特汽车日前就“关于Rover(罗孚)商标发表声明”,福特汽车将行使优先权,从宝马手中购买罗孚商标。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配件》2006,(40):10-10
9月18日,福特第一汽车集团(PAG)正式通知宝马:福特PAG将行使Rover优先认购权,购买Rover(罗孚)商标。这意味着此前一直想拿下Rover商标的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与Rove失之交臂。不过上汽表示,公司已做好应对措施,其自主品牌项目仍按原计划运作,10月上句将公布上汽集团旗下第一个国际化自主品牌名称。日前,其样车惊现上海街头。  相似文献   

4.
在北京车展上,不论是媒体还是观众都对上汽的荣威750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荣威750身上聚集了英国汽车的技术基因和气质鲜明的经典元素。荣威750的原型车是罗孚75(Rover75),从产品平台到外观设计,荣威750都择优而从,因此与罗孚75有了密切的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5.
编者的话     
我宁愿相信福特购买罗孚品牌只是为了保护路虎,毕竟600万英镑对经营状况日渐惨淡的福特来说已经不是小数目。可是上汽集团哪里来的钱,他们曾经开价1100万英镑……这又是一个双输的游戏,福特花了钱买了一个他不想要的品牌,上汽却又一次在和“国际巨头”过家家的时候碰了一鼻子灰。宝马呢,固执地遵守六年前与福特的一纸协议丢了罗孚品牌还少赚了500万英镑。对了,那应该叫三输。最终的  相似文献   

6.
刘远 《轿车情报》2011,(9):158-159
Rover(罗孚),这个曾经驰骋在世界汽车之林的海盗船徽标如今却静静地躺在印度塔塔集团的产品库中。而脱胎于Rover的自主品牌荣威(Roewe)。荏苒间到了诞生的第五周年。  相似文献   

7.
周新 《时代汽车》2005,(8):26-27
自从今年4月上汽合资英国老牌车企罗孚汽车一事谈崩后,罗孚汽车在普华永道的主持下进入破产清算阶段。国际上曾有一批又一批买家因此赶到罗孚汽车的所在地长桥准备扮演救世主,但最后均无果只好打道回府,原因是罗孚目前的财务状况实在令人担心,谁也不愿贸然摘取这朵带刺的玫瑰。  相似文献   

8.
《汽车与配件》2005,(14):12-12
就在上汽收购英国罗孚汽车的谈判进行到最后阶段时.近日,仰融通过其控股的香港公司全资收购了宁波凤凰汽车销售公司.而宁波凤凰正是罗孚汽车大中华区的销售总代理。仰融出走之前,引进罗孚就是实现其汽车产业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新闻财经     
头条背景我们跟踪上汽收购罗孚这条新闻已经有非常长的一段时间了。去年秋天,英国 AUTOCAR 的同事Ben Oliver 到中国来采访时候就曾告诉我,他曾好几次在英国 LongBridge 罗孚总部的厂区内看到进出的高级轿车,里面坐着中国人,看上去像上汽集团的高层。上汽收购罗孚,对于 Ben 这位土生土长在伦敦的汽车杂志记者  相似文献   

10.
张毅 《汽车杂志》2006,(6):50-50
最近几年在自主品牌问题上,一汽、上汽和东风这“三大”没少挨媒体批评。一汽好歹有红旗轿车,还有解放牌大卡车,东风也有飙大卡车,可是上汽有什么呢?一度十分红火的上海牌小轿车早已停产多年。为了在自主品牌方面有所作为,上汽先后控股韩国双龙汽车和收购英国罗孚汽车的全部软件,并将罗孚上百名科研人员网罗名下。经过多年准备,2006年新年伊始,上汽自主品牌战略正式开始实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向阳 《汽车情报》2004,(25):25-26
在与上汽集团签署合作协议2个多月以后,罗孚——英国最后一家独立汽车制造商8月23日公开抛出“绣球”,欢迎上汽集团获取MG罗孚的产权股份,这是罗孚公司首次就上汽收购事件所作出的积极姿态。  相似文献   

12.
《汽车导购》2005,(5):10
2005年4月8日,英国贸工部官员离开上海,罗孚汽车已正式宣布与上汽的收购谈判失败。英国交通工会宣布罗孚将破产,并将责任归咎于宝马汽车公司(1904年,宝马曾以8亿英镑的价格将罗孚汽车集团收至旗下)。据悉,此前上汽集团已经向罗孚购买了一些平台技术。  相似文献   

13.
记BMW买下Rover80%股份 BMW花了12亿美元买下了英国Rover(罗孚)集团80%的股份,它是英国航天部在该集团的全部股份。BMW从而获得了Rover品牌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与安全》2005,(5):8-9
随着英国老牌汽车制造商MG罗孚公司与中国上汽合资谈判终止,停产和进入破产管理,公司命运风雨飘摇,甚至引起舆论界和工业界对英国是否将与自有汽车工业时代说“拜拜”的担忧。  相似文献   

15.
《汽车与配件》2005,(15):16-16
由于目前罗孚汽车糟糕的财务现状已经无法取信于英政府和上汽集团,而英政府此前宣布的向罗孚提供1亿英镑贷款的前提,是有达成上汽收购罗孚的可能,因此贷款计划暂时受阻。但据证实.4月初到访的英国贸工部官员仍将可能继续留在上海等待转机。  相似文献   

16.
《轿车情报》2005,(5):133
4月份拉开战幕的DTM德国房车大师赛,除了三家德国著名车厂包括奔驰、奥迪及欧宝继续派车参加比赛外,更会有来自英国的罗孚车厂(MG Rover)加入DTM的战团,使参加DTM比赛的汽车制造商增至4家。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2005,(20):6-12
英国AUTOCAR最新报道,上汽集团承认已经致信前MG罗孚的零部件供应商,试图论证从他们那里获得零部件供应,是否有助于上汽在中国生产罗孚75、罗孚25以及K系列发动机。虽然此前上汽已经购买了上述三项的知识产权,但由于现在MG罗孚已经进入破产程序,这些车型投产的工作开展得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8.
蓝澜 《汽车与配件》2006,(24):26-27
彼得·史蒂文斯彼得.史蒂文斯曾任罗孚首席设计师.是一个享有盛誉且屡屡获奖的英国汽车设计大师.麦克拉伦、蓝博基尼、宝马、莲花、福特.劳斯莱斯和罗孚的炫车中都不乏他的手笔。他最近的作品有罗孚TCV.TF和Z系列,及SV系列运动型车。同时他还是皇家艺术学院汽车设计系的访问教授。下文是史蒂文斯关于中国汽车设计的前景的评论.原文刊登在英文[中国汽车要闻](China Automotive Review)杂志2006年5月刊.根据Melanie Wood采访写成。本刊又给予了编辑加工。  相似文献   

19.
陈欢 《汽车与配件》2005,(32):24-27
罗孚破产之前上汽集团已经花6700万英镑买走了罗孚75.25以及KV6,K4系列发动机的制造产权,而在罗孚破产后对其资产的竞购争夺中,南汽又出人意料地将上汽击败,成为了现在罗孚汽车公司的新东家。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汽车工业20年来的腾飞,拯救了一些国外汽车公司及品牌,例如罗孚(Rover)成为荣威,吉利救了沃尔沃(Volvo),伦敦出租车变成了上海出租车,绅宝(Saab)也改头换面进了中国,捷豹陆虎(Jaguar-Land Rover)在中国获得了重大发展机会。有人曾经说,"这些二级国际品牌看来枝叶茂盛,其实只是国际大车企树干下的分枝,一旦从树干上锯下,很难生存。"目前事实似乎证明并非如此,中国的汽车工业土壤肥沃、营养丰富,只要能够插枝即可存活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