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模货物列尾装置是采用数字制式400MHz电台和GSM-R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2种模式作为通信平台,实现货物列车尾部的安全防护。机车驾驶室控制盒与列尾主机之间的控制命令和数据的传输,可以使列尾装置在更广泛的铁路线上应用,大大提高列尾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2.
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以后均简称列尾装置)是顺应铁路改革需要的产物,是新技术新设备在铁路运输生产中的应用.柳州铁路局于1998年11月1日,在湘桂线柳州南至黎塘区段试行货物列车取消守车,使用列尾装置.至2000年11月30日,焦柳线柳州南至怀化南间列尾装置开通使用,全局已在所有货物列车上使用了列尾装置,实现了货物列车无守化.……  相似文献   

3.
结合新建铁路赣韶线信号施工图设计,针对进站信号机、线路所通过信号机有黄闪黄显示时的电路进行了分析,结合其编码电路中所采用的条件,提出了黄闪黄继电器(USUJ)逻辑条件存在的不足和相应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秦线和谐号机车牵引采用结合GSM-R同络通信平台传输指令的1+1+可控列尾组合方式,可控列尾装置在铁路机车运行管理系统安全监控中起到重要作用,研发为列尾主机和控制盒之间提供实时,高速和可靠的数据通信传输通道的通信单元TCU(Trial Communication Unit)是提高设备可靠性的关键.本项目主要完成了可控列尾装置GSM-R数据处理模块(TCU)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目前列尾装置在使用中出现传输盲区问题,分析了列尾传输盲区存在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提出了在现阶段以400kHz 800MHz(非列调频率)为山区电气化铁路列尾专一信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徐建根 《中国铁路》2007,(10):35-38
根据旅客列车运转车长的主要职责和作业要求,采用旅客列车列尾装置、取消旅客列车运转车长已经成为可能。为适应旅客列车取消运转车长的需要,通过宝成、阳安、西康线多隧道山区旅客列车安装列尾装置的试验和分析,采用旅客列车列尾装置可以满足旅客列车查询尾部风压的要求。建议采取安装有线风管的旅客列车列尾装置模式,并修订、完善相应的作业组织办法和车站行车组织办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两起列尾装置故障的分析,找出了800M列尾在使用上和自身设计上存在的不足,并从设计上、使用上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两起列尾装置故障的分析,找出了800M列尾在使用上和自身设计上存在的不足,并从设计上、使用上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郎公为 《铁道货运》2013,31(1):5-10
湖东站针对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在大秦线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止列尾装置脱落、确保列尾设备的上线使用率、优化可控列尾主机检测过程,以及列尾故障应急处理预案等对策.根据多年使用列尾设备的实际情况,对设备生产厂家提出增设普通列尾主机检测台场强确认功能,车号系统接通列尾调度指挥系统,湖东机务段增设专用的测试频点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列尾装置运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阐述了将路局安全监察室定为列尾装置的路局主管部门、给调度所配备专职列尾调度员、将列尾装置的维修养护委托给厂家、对机车进行改造以方便列尾装置回送这四个管理方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铁路GSM-R网络建设的快速发展,建设全路数据通信网,实现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重要干线的GSM-R无线网络覆盖指日可待.基于GSM-R网络的应用技术研究成为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GSM-R无线通信系统作为铁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基础通信网,.承载多种语音和数据通信业务,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信息传输是其中重要的应用之一.为了提高运营效率,近年来旅客列车也开始大规模应用列尾装置,对列尾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进一步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货车列尾装置设备故障多发原因作为研究对象,从设备质量、外部环境及人为因素等方面对货车列尾装置故障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针对货车列尾装置故障频度高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遏制货车列尾装置故障多发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炜 《铁道货运》2013,(10):39-42
在阐述普通列尾装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和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分析大秦线重载列车普通列尾装置出现故障的原因,针对4个典型普通列尾装置故障案例进行探讨,提出普通列尾装置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秦线2万t重载列车采用1+1+可控列尾装置的编组方式。可控列尾装置基于无线通信与主控机车同步排风,整列车同步制动。因此,可控列尾装置的正常运行关系到大秦线2万t重载列车的运输安全。为此,研制开发的可控列尾装置实时监测系统具有对机车运行参数监测、可控列尾装置主机TCU工作状态和电池电量状态监测、分编组跟踪、存储查询报表等功能,是可控列尾装置正常使用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大秦线2万t重载列车采用1+1+可控列尾装置的编组方式。可控列尾装置基于无线通信与主控机车同步排风,整列车同步制动。因此,可控列尾装置的正常运行关系到大秦线2万t重载列车的运输安全。为此,研究开发的可控列尾装置实时监测系统具有对机车运行参数监测、可控列尾装置主机TCU工作状态和电池电量状态监测、分编组跟踪、存储查询报表等功能,是可控列尾装置正常使用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针对车务管理货车列尾装置设备的不同模式,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在既有管理体制下落实计划修理念、规范年度检修的具体措施,建议强化产品寿命周期的质量指标,真正从源头控制列尾设备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列尾装置在我国铁路货物列车运输中运用,对货物列车运输安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列尾数据传输链路关系基础上,通过利用库检设备及办公网络模拟实际运用状况进行远程遥测;通过完善检修作业指导书,制定详细检修流程、内容及标准,有效地预防了故障的发生,提高了机车无线设备出库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从现场使用列尾装置的实践出发,分别论述了目前列尾装置管理现状上的优缺点,并对列尾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实际有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简单介绍模拟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现状,根据DMR技术特点对列尾装置数字化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DMR在数字列尾装置上的应用,对数字列尾装置进行现场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20.
为科学界定铁路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范围,本文对目前实践中采用的评价范围进行了归纳,分析铁路建设项目对土地资源、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植被、野生动物、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水土保持等主要生态要素的影响范围。现行铁路生态评价范围确定原则中存在不具针对性、缺乏实证研究、非敏感路段范围过大等问题。赣龙铁路和赣韶铁路采用不同评价范围的景观结构对比研究表明,过大的评价范围将淡化铁路工程生态影响。针对生态评价范围确定原则中存在的问题,应加强铁路生态影响实证研究;可分区段、分评价因子确定生态评价范围,缩小非敏感路段评价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