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2 毫秒
1.
双极板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核心组件之一,对燃料电池的性能、使用寿命以及生产成本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金属双极板连接技术研究现状的分析归纳,讨论了金属双极板连接技术存在的问题,指明了金属双极板连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内外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动机的电堆及其关键组件、关键零部件及水热管理技术,总结了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在电堆及其关键组件研究方面,为进一步提高电堆功率,降低电堆成本,可着手于有序化膜电极制备工艺的研发,发展低铂催化剂以及探究金属双极板及其涂层技术。在关键零部件研发方面,空气压缩机和氢气循环泵将朝着大流量、小型化等方向发展。在水热管理研究方面,优化双极板流场和气体扩散层的微孔结构,采用复合控制策略等方式有利于燃料电池的水热管理。  相似文献   

3.
对高功率车用薄型金属双极板PEM燃料电堆模块进行测试研究,电堆模块表现出良好的特性。在工作电流50~120A的窗口区间内,单池电压具有相对最好的均匀一致性。在320A放电电流下,使用纯氢/氧气的电堆输出功率比使用氢/空气高出约10%。对4单体薄型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短堆进行耐久性测试,累计超过2900h,平均单池电压衰减率约为10mV/1000h。  相似文献   

4.
针对燃料电池堆低温特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燃料电池堆自加热方案,仿真分析车用燃料电池堆自加热过程中温升情况。结果表明:适当的自加热电阻能够改善电池堆的低温启动性能,比热容小的金属双极板电堆更容易实现低温冷启动。  相似文献   

5.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发展显示出了它成为清洁、高效和可靠电源的潜力。双极板(BP)作为PEMFC的关键部件之一,具有提供电气连接、输送反应气体、消散反应热、去除副产物的作用,但也是制约PEMFC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双极板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金属双极板、石墨双极板和复合材料双极板,本文综述了双极板材料(金属、无孔石墨和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其中,金属双极板因其优异的机械和物理性能,与无孔石墨及复合材料相比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在乘用车应用中备受关注,但其制造工艺和耐腐蚀性是金属双极板的主要关注点。未来,开发出优良的耐蚀性和导电性涂层或新型的双极板金属材料将极大地促进PEMFC在乘用车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来的不断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应用也相对成熟,而双极板作为关键部件,其材料和制造方法上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目前研究最多的材料是复合材料以及金属材料。为了找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未来的制造方向,进一步降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成本,扩大制造规模,本文列举并探讨双极板制造中关键因素,分别介绍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包含材料类型和成型方法,列举金属材料目前已有的涂层类型,并指出双极板生产制造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面对汽车行业的电气化趋势,以传统内燃机业务起家的爱尔铃克铃尔近年来正利用其在材料领域的技术储备,积极布局未来发展。在2019上海车展上,爱尔铃克铃尔展示了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燃料电池组件和锂电池系统。NM12膜燃料电池堆全球首发爱尔铃克铃尔展示了一款基于金属双极板,适用于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全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NM12。这款基于金属双极板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由300节电池组成,输出功率达  相似文献   

8.
液压成形为塑性加工的一项成形技术,它分为管材液压成形(内高压成型)、板材液压成形和壳体液压成形三种[1]。板材采用充液拉深与普通拉深相比具有成形极限高、尺寸精度高和拉深工序少等优点。但由于采用高压液压介质充当成形“凸模”,将板材挤压如金属凹模内,在加上氢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因功能需要,产品圆弧要求较小,这就需要超高压(≥200MPa)才能完成,然而,因机械本省刚性和模具制造精度问题,导致高压液体出现泄漏问题,从而无法达到成形需要的压力。采用一种PTFE加金属复合的密封圈结构,能有效解决板材超高压液压成形中密封问题。  相似文献   

9.
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是国内燃料电池行业举办的国际一流的年度行业盛会,聚集全世界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的开发者、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商、氢能燃料电池领域投资者和政府政策的制定者,携手促进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发展。本文以第四届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内容为基础,结合目前行业发展现状对国内燃料电池电堆、膜电极以及双极板的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关键元件,双极板具备支持电池堆、隔挡燃料与氧化剂、汇集并传递电流、疏导反应气体与产物水的流通以及交换热力等功用,因此双极板的优劣将决定电池的整体性能.不锈钢的抗压能力强、传热好、成型工艺简单,是首选的双极板材料,但其耐化学性差且表层钝化膜导致电池功率衰减严重,故须在不锈钢表面添加改性涂层.  相似文献   

11.
2014年,丰田汽车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商用燃料电池汽车(FCV)MIRAI。与第1代MIRAI车型使用的燃料电池(FC)电堆相比,新款MIRAI车型使用的燃料电池堆采用了新的双极板流道和改进的电极,成为世界上体积功率密度最高的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12.
"双碳"政策大大推动了氢能的发展,而燃料电池作为氢能利用的最佳方式,迎来了新一轮的研究与产业热潮,尤其是商业化较为成熟的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引发了众多关注.膜电极(MEA)和双极板(BPP)是PEMFC电堆的两大核心部件,决定了电堆的性能和成本.水热管理和低温启动技术对于电堆性能的实现和实际应用的推广也...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蓄电池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最大薄弱环节,因它的电容量很小而价格很高。美国里维尔摩尔斯克实验室经过两年的研究,创造出一种空气——铝燃料电池。试验表明:空气——铝燃料电池在行程储备、快速过量充电和价格方面,完全能满足电动汽车能源的要求。空气——铝燃料电池组是该蓄电池的主要部分。铝板是正极,由碳和聚四氟乙稀混合物制成,带有催化剂添加物的多孔极板是空气负极。在浸入电  相似文献   

1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高效节能、环境友好、比功率高及起动快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各国关注。文章重点叙述了PEMFC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质子交换膜(PEM)、电催化剂和双极板的研究进展。开发新型质子交换膜材料并改进其制备工艺;提高催化剂性能,降低铂金属用量,寻找廉价合适的非铂族催化材料;选择合适的双极板材料及先进的制备工艺是今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此文提出了超级蓄电池双性极板新概念,根据新概念提出了超级蓄电池的完整制造方法与技术。关键技术有三项:第一项为超级蓄电池用双性极板生产技术,第二项是超级蓄电池组装技术,第三项则是双性极板专用配方及配方中重要新材料的制法(本技术已申请专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200710035835.0)。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速燃料电池与氢能技术的实用化,必须加强国际间合作;包括在燃料电池开发竞争前阶段的基础性技术、氢能设施的技术情报以及对燃料电池的标准、规格进行国际协调  相似文献   

17.
车用燃料电池系统耐久性是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技术瓶颈之一。汽车运行工况复杂多变,燃料电池系统内部温度、湿度、压力等运行参数控制难度较大,且处理不当会加剧电堆寿命衰减。本文立足于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电控技术,分析了不同的运行工况和运行参数的波动对燃料电池性能衰退的影响,并对燃料电池系统组成、结构、控制器硬件、控制目标和常用管控策略等进行了介绍。总结出,通过功率调节与车载储能装置进行能量分配和功率控制,并结合基于模型的燃料电池系统控制方法可更好地实现温度、湿度、压力等运行参数的管控,保证燃料电池处于合适工作条件,延长使用寿命。最后,展望了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电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研究分析了适应于商用汽车的燃料电池技术路线,着重对燃料电池原理、全功率型与电电混合型燃料电池技术路线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燃料电池重型商用车未来技术路线的方向,可为其他燃料电池商用汽车产品的开发及燃料电池技术路线的选择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9.
氢燃料电池重卡是未来重型卡车发展的一个方向,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氢燃料电池重卡的发展状况、特点,分析了氢燃料电池重卡的核心技术,并从氢燃料电池车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燃料电池堆工作原理、动力蓄电池技术、储氢技术等几方面来做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与安全》2008,(7):44-45
FCX Clarity在Honda汽车新车型中心生产,该汽车研发中心增设了燃料电池车专用的总装生产线,进行燃料电池车特有的组装加工,例如燃料电池堆及氢气罐的安装等。其核心技术燃料电池堆由Honda生产技术株式会社生产。特别是对制造精度要求很高的电池单元工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