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国民经济呈小波动式规律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发生4次波动周期。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市场发展受国民经济宏观景气变化的影响,汽车市场走势大体上与宏观景气走势相对应,且波峰与波谷发生时间大体相当。改革开放以来车市经4次波动周期,2001~2003年已进入第5次扩张期,2004年车市继续兴旺,产量上升增速回落。  相似文献   

2.
中国车市波动规律与第6次扩张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福民 《上海汽车》2009,(12):18-21
采用“车市波动分析法”,设定一个系数(扩张系数)两种效应(扩张效应、收缩效应),用波动图形和数据判定车市走势。分析研究后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是按波动规律发展的,经历5次波动周期压缩。2008年汽车市场进入本轮波动收缩期(第5次收缩期),2009年1季度车市进入“谷底”运行,2季度车市走出“谷底”,3季度平稳回升,结束第5次波动期。从4季度起到2010年前后,中国车市进入新一轮波动期的“第6次扩张期”。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市场是按波动规律发展的,30年来已发生了5次波动。文章采用“车市波动分析法”研究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后认为:2009年上半年车市走出“谷底”,下半年平稳回升,结束“第5次波动期”,2010年中国车市进入“第6次扩张期”。文章阐述了“第6次扩张期”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并提出了加强宏观调控,使车市按波动规律稳健快步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中国车市未来走向,预测2013年汽车增长率以及分析近年发展趋势,给汽车行业提供参考,文章用车市年度波动图观察宏观车市走向,用季度波动图和季度运行参数表观察分析"第6次波动周期"发展过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2013年汽车增长率和近期发展进行初步预测。根据上述分析研究结果认为:1978年以来,中国车市始终按波动规律运行,当前中国车市仍然按波动规律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1993~2003年,笔者跟踪观察并研究中国汽车市场波动式发展规律,提出并应用了“新的车市研究方法体系——车市波动分析法”,2005年1月31日荣获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相似文献   

6.
中国轿车市场是新兴的、富有活力的、最有生机的市场。经历了2002—2003年的“井喷”,震惊中外。但2004年以来,车市并未像大多数人期望的那样“继续兴旺”,人们对于她的变化多端觉得难以理解。本文从另一种视角发表论述,希望能有助于观察分析轿车市场发展的过程和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车市波动分析法”(以1系数(扩张系数)+2效应(扩张效应,收缩效应)为工具)分析2009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受国家拉动内需政策促进及车市周期波动的影响,我国第1季度车市开始回暖,但仍在“谷底”运行;4、5月继续回暖。据1—5月统计分析,第2季度末我国车市有望提前走出“谷底”,下半年继续平稳回升,结束第5次波动周期,于2010年进入第6次波动的上升期。  相似文献   

8.
有一位老人跟踪观察并研究中国汽车市场波动式发展规律10余年,在国内首先提出并应用了一种车市波动分析法.认为2008年中国车市已进入本次波动的“收缩期”,2009年进入“谷底”.下半年到2010年平稳回升。  相似文献   

9.
系统论述了中国轿车市场1978--2008年发生的5次波动。通过对前4次波动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车市研究方法体系一车市波动分析法,该方法成功预报了第5次波动期的主要阶段。详细介绍了轿车市场第5次波动期的全过程,分析了中国轿车市场波动规律的“井喷”和“余喷”现象,以及2009--2010年轿车市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从2006年开始,我国经济建设的第11个五年规划即将实施。“十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经历了大起大落,然而就在以中国轿车市场为代表的市场波动之中,商用车市场却悄然显现出巨大的商机,其中以专用汽车市场的产销两旺、稳步增长为主要代表。近年,专用汽车市场蕴含的巨大商机正在逐年涌现,在“十一五”期间,专用汽车市场仍将面临着巨大发展契机,有真正驶上发展的“快车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车市波动分析法"(以1系数(扩张系数)+2效应(扩张效应,收缩效应)为工具)分析2009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受国家拉动内需政策促进及车市周期波动的影响,我国第1季度车市开始回暖,但仍在"谷底"运行;4、5月继续回暖.据1-5月统计分析,第2季度末我国车市有望提前走出"谷底",下半年继续平稳回升.结束第5次波动周期,于2010年进入第6次波动的上升期.  相似文献   

12.
杨艳 《汽车情报》2007,(36):20-22
年底将近,伴随着“金九银十”购车高峰的渐渐退去,传统的汽车市场销售高峰已经到来,在2007年9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创出历史新高后,10月份稍微有所回调,而11月份的车市销售再次上扬,轿车市场表现的尤为突出,亮出了迎接年底车市“黄金时节”的信号。  相似文献   

13.
1 汽车市场的4次波动周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车市发生4次波动周期,出现过4次扩张期(也叫旺销期),其波峰出现在1979,1985,1988,1992年;出现4次收缩期(也叫滞销期),发生时间为1981,1986,1989~1990,1994~1998年。汽车年产量呈波动式上升趋势,由1979年的18.57万辆,增长到2000年的206.9万辆,21年内猛增了11.14倍。  相似文献   

14.
在今天的中国车市,新车生命周期正变得越来越短促,国际上按6~8年市场周期设计、制造汽车的通行规则,在中国市场已根本行不通,那么,这种独特的“中国车市周期”短命论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一耐人寻味的现象引起整个产业界的充分关注。经济学理论认为,任何产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汽车  相似文献   

15.
对2004年我国轿车市场怎么评价,存在不同 的看法。其中一个观点是“车市并不低迷”,说“车 市低迷”是个“错误的判断”。有的依据局部地区 上海这一年私车拍卖额度放量———2004年私车额 度较2003年多出1.85万张,认为“车市并不低 迷”。有的以我国车市仍有10%以上的增长,认 为“车市低迷”是个“错误的判断”。 作者认为2004年我国轿车市场是低迷的市 场,并试从市场低迷的表现、低迷的原因、怎样认 识低迷等方面阐明分析。 1 市场低迷的表现 (1)局部地区私车额度的上升,不足以证明市 场不低迷 上海2004年私车额度7.16万张,较2…  相似文献   

16.
2002年一季度我国10余家轿车生产企业共实现市场销售19.6万余辆,同比增长26.74%,见表1.这是结合国产轿车生产企业市场信息联谊会和权威汽车媒体披露的信息后得出的数据.由于"入世"后兑现承诺,第1年国产轿车市场出现了不少新情况,一些企业销售服务体制发生了不少新变化,也暴露了轿车市场发展中的不少新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丰田章男曾在不少场合断言:“中国有潜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豪华汽车市场”。根据海外车市的惯例,高档豪华车在整个汽车市场上的比重应为8%,而在中国市场上目前只占4%(10万辆左右),这也就意味着,仅目前的车市而言,高档豪华轿车就有超过10万辆的巨大市场空间(按2004年250万辆左右的轿车市场规模计算);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高档轿车需求市场和保有量一直都集中体现在集团用户方面,90年代集团用户需求中高档轿车所占比例一直保持在20%以上,最高时为34.23%。1999年我国中高档轿车产销量首次突破5万辆,市场旺销,我国中高档轿车市场具有需求比例随经济增长波动周期而相应变化等特点。在未来二三年内,中高档轿车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在轿车需求中的份额预防可达到15%-20%,未来三五年后,中高档轿车市场可能出现供  相似文献   

19.
我国轿车市场经历了2002年产销两旺,2003年继续兴旺后,众媒体和企业惊呼:2002年“井喷”12003年继续“井喷”!十分惊奇,觉得难于理解,这主要是不了解我国轿车市场波动规律特点的缘故。为抛砖引玉吸引广泛讨论,本文对我国轿车市场波动新规律、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龙 《汽车导购》2005,(3):70-73
虽然2004年中国轿车市场的同比增长率达到了13%,但是已经习惯了中国车市高速发展的人们对此并不满足,他们对2004年车市的普遍看法是“持币待购”、“降价成风”和“库存增多”,并断言中国的车市到了“冬天”。其实,中国车市的增长率由2003年的80%变为2004年的13.8%,这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这是中国车市从前两年的高速发展转为现在的正常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