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深入分析我国民航重着陆事件信息,为重着陆事故预防提供实际参考,提出改进的 Bow-Tie 模型。在原因辨识环节将原因归纳为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并通过数量统计对所有原因和后果进行量化。利用该模型分析了262起重着陆事件的原因、后果,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减少控制措施,建立重着陆事件改进 Bow-Tie 图。以2016年河北航空发生的重着陆及尾撬擦地事件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重着陆事件改进 Bow-Tie 图内容涵盖了一般重着陆事件可能涉及的原因及后果信息,并包含针对性较强的预防和管控措施,能够为重着陆事件的预防和风险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城市道路平面信号交叉口交通事故成因,增强城市道路交叉口安全管控,本文基于事故统计数据,采用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及风险分析方法,得到了以下结论:1)在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因素中,人、车、路和环境因素的占比分别为59.7%、10.1%、17.4%和12.8%.其中"行人闯红灯""未保持安全车距""路面湿滑"和"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为主要影响因素;2)追尾事故和机动车碰撞行人事故为城市道路平面信号交叉口交通事故的主要事故形态,通过建立包含这2种事故形态的事件树模型,得到了2条中高风险事件链,同时表明,相对于"路面湿滑""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对这2种事故形态的发生影响均较大.最后,针对高风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该文就试验室旋转压实成型、重型击实成型以及马歇尔击实成型3种成型方式对泡沫冷再生沥青进行研究,得出泡沫冷再生沥青在3种成型方式下的等效压实功.在等效压实功的基础上,对3种压实方式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以及劈裂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所造成的交通延误占高速公路总延误的一半甚至更多。只有对其发生、发展以及清障整个过程进行详细定量,才能更好地处理和改善事件管理本身,达成对交通事件的定量化管理。本文重点介绍美国尤其是加利福尼亚州高速公路交通事件定量管理的基本过程和使用方法。目的在于对中国高速公路交通事件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温拌阻燃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温度离析现象,该文采用基于等体积原则确定沥青混合料压实温度中值的方法,以空隙率等体积指标来控制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拌和和击实温度的方法,采用在不同击实温度下的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室内马歇尔击实试验,通过比较不同击实温度对相应成型的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稳定度、流值、动稳定度的影响,最终确定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施工碾压的控制温度为130℃,碾压温度比规范值下降了20℃,并提出混合料温度离析控制措施,对温拌阻燃沥青路面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佛山至开平高速公路是广东省第一条采用世行贷款,运用FIDIC条款管理的国际公开招标承包的公路工程项目。文中针对佛开高速公路施工管理中经常出现的工程延期、索赔问题,探讨分析了工程索赔发生的原因,阐明了承包人中申请索赔的程度,监理工程师审 索赔的原则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析了如何避免或减少索赔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根据多元回归分析及回归方程的假设检验,对深层搅拌水泥桩柱体的钻孔取芯抗压强度及原位标准贯入试验的贯入击数进行了回归分析及统计计算.讨论了原位标准贯入击数取代抗压强度的理论机制,提出了贯入击数判别桩柱体质量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民用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军、民航对空域需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空域资源的有效管理和科学规划成为空管研究的热点.文中在借鉴国外灵活使用空域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灵活使用空域的终端空域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对上海终端空域的算例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优于传统的终端空域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整车的耐腐蚀性,减少车身被直接石击的频率,文章通过对车身不同部位的分析,分别介绍了防石击的方法,并着重讲解了石击模拟仿真计算在整车前期开发中对抗石击性能分析的指导作用,以及整车石击试验对模拟结果的补充评价方法和防石击膜的应用。通过前期的石击模拟计算,合理优化钣金造型曲线,可避免后期使用防石击膜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陈亮亮  赵银  冯德成 《公路》2011,(12):147-151
使用水泥稳定砂砾作为半刚性基层,具有稳定性高,经济性好的特点.水泥稳定砂砾材料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的确定使用的是与黏土相同原理的击实方法.由于砂砾材料中细颗粒少,透水性强,因此不具备黏土材料的击实特性,采用重型击实的方法往往得不到凸型的击实曲线.分析了砂砾材料的击实特性,在假设水泥浆能够填充混合材料当中任意小孔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