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导语     
<正>在总结现有预测方法——基于集计与非集计的预测方法的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枢纽管理的不同需求提出分时段预测、换乘量短时预测、分担率类比预测等预测方法,并应用于辽阳市客运枢纽换乘量的预测分析。从客运枢纽的建设阶段(已建成与未建成)、换乘预测方法构建的难易程度、基础资料准备过程等方面对各方法的适应性进行比较,扩展客运枢纽换乘量预测的研究思路。(吴文静,等:综合客运枢纽换乘量预测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谭明军 《公路交通技术》2013,(1):116-119,128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量分布预测是枢纽规划和设计中的重要步骤,预测结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枢纽的整体功能和运行效率的发挥。为此,将"四阶段法"中的交通分布预测原理运用于客运枢纽的换乘量分布预测,建立换乘量分布的最大熵模型并设计其算法。模型引入重力式先验概率,隐含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从宏观上描述出行者的换乘行为,发生概率最大时的换乘量分布即为规划年的换乘量分布。将该模型应用于福田枢纽的换乘量分布预测中,通过基础数据的引入和模型参数的标定,可获得比较满意的规划年换乘量分布数据,并为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市客运交通枢纽换乘量分布预测的问题,引入"四阶段法"中的出行分布预测原理,将枢纽处各种交通方式的客流影响范围近似看作出行分布预测中的交通小区,各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量相应地看作交通小区之间的交通分布量。将重力先验概率式的最大熵模型应用于枢纽换乘量分布预测之中,构建换乘量分布预测的最大熵模型,并以枢纽内部各种交通方式的现状OD换乘量分布为基础,进行模型参数的标定和最大熵模型的求解,隐含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从宏观上描述换乘者的交通行为。该方法应用于北京市东直门客运交通枢纽的换乘量分布预测之中,效果良好,为进一步进行枢纽的功能布局及换乘组织等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综合客运枢纽规划中,机动车交通流量预测是枢纽对外交通组织的核心部分,是有效控制枢纽对城市交通影响的前提基础,然而目前还没有针对枢纽机动车交通流量预测的系统方法.鉴于此,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现阶段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特征,充分考虑枢纽内交通换乘、商业及办公后,提出一种较为系统的预测方法.首先分析综合客运枢纽的基本功能和换乘类型,并以此为基础解析了枢纽内机动车交通需求的构成和特征;接着给出了机动车交通流量预测的基本流程,并系统地提出预测模型;最后针对模型中的参数给出了保障模型适用性和准确性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城市对外客运枢纽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评价是城市对外客运枢纽规划和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将对外客运枢纽评价分为宏观布局和微观换乘2个层次。针对宏观布局评价,从枢纽需求性、协调性、经济性及环境适应性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并采用基于熵值法和广义效用函数的方法进行评价;而对于微观换乘评价,则从换乘系统设施布局、客流换乘效率和社会效益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并引入集对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宏观布局评价和微观换乘评价实例。  相似文献   

6.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环节直接影响到城市客运系统网络节点的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为实现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换乘服务便利化,本文选取全国13个主要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基于旅客出行切身感受和便利化程度进行问卷调查,深入分析了枢纽在换乘标识指引、购票进站、信息查询、交通接驳设施、城市对外交通衔接等方面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从而为综合客运枢纽换乘服务质量的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DEA方法在城市客运换乘枢纽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城市客运换乘枢纽进行分类和定位分析,指出换乘枢纽服务效率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入手,建立切实可行的客运换乘枢纽评价指标体系,引入DEA模型,对城市客运换乘枢纽的服务效率进行有效性评价分析,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可对换乘枢纽在规划、布局、换乘衔接、交通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通过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表明,DEA方法在评价客运换乘枢纽效率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城市客运枢纽换乘效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模糊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以唐山市长途汽车西站为例,进行评价研究.对所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适用于客运枢纽换乘效率评价.从乘客满意度出发构建了符合人性化服务的城市客运枢纽换乘效率评价指标,并将AHP和FCE引入到城市客运枢纽的评价中.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拉萨综合客运枢纽内旅客换乘衔接效率,基于民族宗教节日的客流出行特征,针对枢纽内各换乘过程中交通运输方式衔接出现的问题,运用实地调查法,测量计算各换乘方式衔接所需的路程、时间以及换乘成本,结合城市综合规划布局,从方便舒适的原则出发,提出相应的换乘衔接优化方案。将各方案进行模拟演示,发现可大幅缩短换乘距离与时间,并能降低一部分换乘费用,综合资金、时间、工程量等因素进行比较,对枢纽内公交车、客运汽车、铁路等换乘得出最为经济高效的方案,从而保障朝圣人群的出行需求,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规范枢纽内换乘秩序,提高综合客运枢纽的换乘效率和旅客满意度。本研究进一步完善高原地区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设计,可对拉萨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设施的布局优化提供基础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城市TOD发展模式的客运换乘枢纽布局规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李铭  李旭宏  吕慎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11):100-104,110
以组团式结构城市为例,分析了城市TOD发展模式下客运换乘枢纽的布局规划方法。将城市客运换乘枢纽布局和城市土地利用精密结合,在枢纽导向型的规划理念下,提出了宏观布局,微观建模的两步式城市客运枢纽布局规划方法,给出了枢纽的选址模型及算法。该方法在天津市客运换乘枢纽规划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