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根据现场调查、专项勘察资料及变形监测数据,详细查明了江罗高速公路南盛连接线K2+350~+525滑坡病害范围及滑面深度;通过对该滑坡的成因分析,并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对该滑坡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总体上,该滑坡治理后,险情得到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S105线(成青路) K168+910~K169+0段滑坡于2017年6月暴雨时产生滑动,损毁前缘挡墙,严重威胁高速公路的运营和过往车辆的安全。本文在查明滑坡的现状特征、变形历史与前期工程治理效果、形成原理与机理的基础上,对其安全稳定性进行了预测评价,并提出拆除损毁挡土墙、新建抗滑挡土墙、清除危石并修复公路边沟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晴兴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YK5+100~YK5+230路段边坡右侧上方坡体发生大规模坍塌的情况,对滑坡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的治理方案,滑坡治理施工完毕后,坡体稳定,滑坡治理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传宝 《路基工程》2013,(2):165-167
合肥至福州铁路客运专线DK438+755~+880段,以桥梁跨越兹坞坑滑坡前缘。为确保工程安全,对滑坡采用抗滑桩进行整治。采用传递系数法获得滑坡推力,通过受力分析确定了合理的桩长。目前,抗滑桩已施工完毕。监测结果表明抗滑桩桩顶位移满足规范要求;而滑坡体在雨季保持稳定。事实证明,抗滑桩在合福客专兹坞坑滑坡的治理中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以福建省某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右侧滑坡治理工程为依托,从施工工期、质量、安全、工程造价等方面对滑坡治理方案进行了比选分析,确定采用抗滑桩+锚固工程方案对该滑坡进行治理,并介绍了滑坡整治工程的施工顺序和主要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S316省道K63+280~+540段二次滑坡治理为工程背景,分析了该滑坡成因和类型,提出了采用轻型支挡+预应力锚索+微型桩的联合支护结构,并结合多种疏排水措施综合治理方案;采用深层测斜监测手段验证二次滑坡治理方案的适宜性。治理措施竣工后,位于防撞墙外侧的CX3,CX4,CX5水平位移增量明显减少,验证了治理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西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必然会产生深挖高填施工,而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边坡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威胁公路建设的安全。文中通过对贵州省赤水至望谟高速公路仁怀至赤水段第RCTJ-23合同段旺隆互通BKO+000~BKO+320右侧边坡实施深部位移监测,以及对深部位移监测数据的分析比较,实时掌握滑坡的滑动状态和滑坡的稳定状态,为滑坡治理施工提供预警和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贵州省道真至新寨高速公路和溪至流河渡段(K159+850~K160+080)在建设过程中线路旁出现的不稳定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工程地质调绘及钻探,查明了该滑坡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其变形情况,对滑坡的成因、变形特征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该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定量评价。经稳定性计算后,发现该滑坡在天然工况和降雨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分别为1.037,0.925,在降雨的情况下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为治理该滑坡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绘、钻探、物探、室内试验的综合勘察方法,查明了滑坡及周边环境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提供了滑坡治理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为路线施工方案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作为一种新型浅层地震勘探方法,采用瞬态瑞雷波法并结合折射波法,查明了滑坡面的空间分布形态,探测效果良好,也弥补了钻孔间地质资料的不足,为今后瞬态瑞雷波法广泛运用于滑坡勘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佐证。  相似文献   

10.
福建三明市箭丰尾山滑坡工程采用削坡卸栽+隧道排水+抗滑桩+钢架桩+部分锚索框架的综合治理措施,通过对施工措施的影响分析,合理确定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和运营安全,为滑坡有效治理措施和施工工艺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以广东某高速公路滑坡治理工程为例,采用调绘、钻探、地表位移监测和深层位移监测等综合勘察方法,查明了处于蠕动状态滑坡的性质、滑动面及潜在滑动面的位置,根据滑坡性质及滑动面位置提出了针对性的滑坡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吴起至定边高速公路LJ-1合同段范围内滑坡工程采用抗滑桩+抗滑挡墙+截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通过对施工措施的影响分析,合理确定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和运营安全,为黄土地区滑坡有效治理措施和施工工艺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3.
李柏春 《公路工程》2015,(2):226-230,243
对滑坡发生进行监测和早期预报,是减少和防止滑坡灾害的重要手段。以平溪特大桥滑坡为工程背景展开滑坡监测,拟掌握抗滑桩施工过程中的地表位移、深部位移变形情况,确保施工安全,验证和确定滑动面的位置,为修改设计、指导施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类似情况下,采用地表位移监测、深部位移监测、地下水位监测、降雨量观测、地表巡视可以较好掌握滑坡的变形信息,满足监测的要求。2监测前期、中期,滑坡始终处于蠕动变形阶段,是因为下部抗滑桩尚未施工完毕,坡体应力不断重新分布调整的结果,之后逐步稳定,从而验证了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是必要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红岩村滑坡地处深切峡谷区域,由于高速公路建设开挖坡脚而形成的典型滑坡,采用了削坡、抗滑桩和锚杆加固等工程治理措施。为了确保该滑坡治理工程的安全施工及验证其加固效果,对其进行了施工期变形监测,通过分析深部位移和地表位移两种监测结果,揭示了滑坡的蠕滑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15.
广州至河源高速公路惠州段K80+920~K81+260段右侧路堑滑坡是典型的路堑边坡病害。通过现场勘察,查明了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研究了滑坡的演变历史,对滑坡采取了应急抢险措施。结合钻探资料和监测资料,分析了滑坡的成因,确定了滑坡滑动的方向和滑面的力学参数,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滑坡加固治理措施和监测建议,对广东地区类似路堑滑坡的治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谢峰 《路基工程》2017,(5):193-199
甘孜州巴塘至白玉公路树葬滑坡,位于巴白路K66+640~+608右侧边坡,为中型牵引式中层堆积层工程活滑坡,严重威胁公路的正常运营。本着经济、适用、安全的原则,在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处治的多方案比选,采用了“框架锚索+内挡垫墩锚杆”方案。施工结束已历经两个雨季,监测表明,滑体变形很小,在可控范围内,治理措施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滑坡治理施工过程的有限元模拟,探讨了膨胀土滑坡力学及变形特征,研究了抗滑明洞在高速公路膨胀性岩土滑坡治理中的应用,并对K32+400~K32+700路段滑坡稳定性进行了科学的评价,结果证明采用抗滑明洞能够有效治理膨胀性岩土滑坡.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地质钻探、深层侧向位移监测等地质勘察手段,查明了晴兴高速公路扒山田滑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出滑动带的位置,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分析。滑坡治理采用了h型组合抗滑桩和抗滑桩承台挡墙组合对滑坡体进行了分级支挡,对支挡结构进行了结构受力分析,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和对深层侧向位移监测数据滑坡治理效果进行了评价,滑坡治理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林国平 《路基工程》2021,(4):99-103
为了准确掌握降雨量与路基边坡滑坡变形之间的关系,在对金温货线铁路K135+900~K136+400滑坡区域降雨量及路基边坡滑坡变形进行长达3年监测的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以前期累计降雨量和累计变形进行样本训练,建立网络关系,并以实测数据加以验证,模型能够对降雨条件下的变形演化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研究成果已作为重要的基础性数据被当地政府管理部门、铁路运营管理单位和滑坡治理设计单位所采用,用于分析预测滑坡变形趋势,指导滑坡应急管理和永久治理,以确保滑坡影响区内铁路运营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20.
以某高速公路缓倾顺层滑坡处治工程为依托,对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变形特征,变形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滑坡变形机理和滑坡推力计算,结合工程特点、施工环境等因素提出了双排抗滑桩支挡+锚索框架治理方案和清方减载+抗滑桩支挡治理方案,从技术、造价、施工、安全性等方面综合分析比选,选择清方减载+抗滑桩支挡方案作为滑坡治理方案。并从潜在滑面的选取、参数的取值、裂隙水压力和计算宽度等方面总结了顺层边坡预加固和顺层滑坡治理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