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依据旅客列车实际的上水,列述了客车上水工作的6个显著特点,针对全路客运的变化及客车上水工作的现状,指出上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客车上水栓组数、数量不足、流量小,供水系统能力欠缺及管理不善。为达到旅客列车在各上水站列车最大交会时,列列、辆辆同时上水的需要,确保客车经常处于有水状态。本文全面剖析了客车上水设备应具备的能力,尤其对客车上水栓的数量、流量、水压,输水干管及主管直径,旅客列车交会及给水系统能力,均进行了全面的技术论证。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设标准和改进设备能力的技术措施及建设导向意见,并就上水管理工作提出了原则性的改进建议,以弥补现行给排水设计规范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客车上水监控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新型无线遥控上水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遥控电路的设计,计算机监控系统等,该系统可实现客车简便、快捷上水。  相似文献   

3.
论客车上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铁路提速后 ,旅客列车提速区段的客车上水面临了新的课题。客车站停时间缩短了 1倍 ,而且上水间隔时间加长、运行距离加大 ,导致客车在站内上不满水 ,旅客意见很大。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从理论上提出了 3个建议 :(1)提高客车上水栓的出口压力 ,(2 )加大上水设备系统各部管道的直径 ,(3)减少上水胶管的水头损失。  相似文献   

4.
旅客列车无线电遥控上水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百芬 《铁道车辆》1997,35(11):57-59
介绍了旅客列车无线电遥控上水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5.
客车给水栓出口流量与压力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使旅客列车正常上水,在水源能力有保证的前提下,主要取决于给水栓的供水能力,为此探讨了与客车给水栓出口流量及压力相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基于旅客列车防火监测的实际需求,结合发电车已有设备,构建了完整的普速客车防火实时监测系统的架构,解决了历史遗留的发电车火灾监测的盲点,实现普速客车的实时全覆盖监测,以提高我国旅客列车安全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7.
孙利苹 《中国铁路》2013,(Z1):84-86
借鉴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出口哈萨克斯坦旅客列车经验,介绍了隐形照明在旅客列车上的应用,以及行李架阅读灯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铁路客车新技术的发展和旅客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在新造快速和准高速客车上,电子防滑器已经成为基础制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利用轮轨粘着和防止轮对踏面擦伤、保障客车运行安全方面已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LonWorks网络在我国铁路客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LonWorks网络技术在铁路客车上的应用情况。运用结果表明,LonWorks网络列车监控系统具有成本低、可靠性好及网络稳定等优点,适合在旅客列车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客车行车安全监测诊断系统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对危及旅客列车运行安全主要因素进行实时监测诊断、记录和存储,集中显示和报警,故障定位指导维修,为客车运用状态实行动态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是旅客列车安全监测系统的发展方向.结合国内外客车行车安全监测系统的发展现状,着重介绍了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历时多年研究的系统设计目标、功能、系统结构、取得的成果,同时探讨了该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