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地效翼船结构设计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亮  徐秉汉  张伟 《船舶力学》2003,7(5):45-51
本文计算了地效翼船着水时瞬间压力沿主浮舟底部的分布情况,并对地效翼船结构进行了强度计算分析,为地效翼船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数据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在黑龙江水系推(拖)船设计中,为提高推进效率,采用大直径推进器与深隧道尾型所进行的设计探索。通过对代表黑龙江水系推(拖)船船型特点的几种推船的设计、改进和实船试验情况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黑龙江水系推(拖)船在吃水受限情况下,选择尾隧道高度与推进器尺度的最佳匹配设计的建议及设计要点。所推荐的隧道高度突破了以往遵循的极限。可供浅水推(拖)船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良武  周瑞平  胡义 《船舶》2009,20(1):56-60
对ATB船及装载计算软件进行了简单介绍,以国内首艘ATB船(推轮与货驳绞性链接)——“国裕海驳1”号为设计基础,说明了完成ATB船装载计算软件设计的关键技术,并介绍了软件在实船“国裕海驳2”号上的应用情况。对从事ATB船研究、建造的人员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邓夕贵 《水运工程》2006,(12):92-97
通过对巴基斯坦OP-II码头工程柔性靠船桩的施工实践,阐述在施工设备缺乏的情况下进行大直径钻孔和吊装靠船桩的施工方案比选,以及综合考虑施工情况探讨靠船桩的设计新思路,并在不影响靠船桩正常使用的条件下对柔性靠船桩原设计作出适当变更,供柔性靠船桩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三峡升船机船厢补排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操作繁琐、安全隐患多和效率低下问题,进行了船厢补排水系统结构特点及补排水工艺的研究。设计了补排水系统对接装置,分析装置的受力情况,为装置的设计校核提供理论指导。提出了两种对接装置的安装布置方案,并对比得出了两种方案的优缺点,同时优化了三峡升船机船厢补排水工艺。结果表明:设计的对接装置可提高船厢补排水效率和人员操作的安全性,实现升船机船厢补排水一体化操作,为三峡升船机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以17 000 t沥青船为例,研究沥青船独立液货舱垫块的布置设计优化与选取。针对当前沥青船市场两种主要的垫块ULEPSI和FEROFORM,基于法国船级社(BV)的舱段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垫块的受力分析,对两种垫块的布置设计进行优化,并对两种垫块的选取进行分析。该研究可为其他沥青船独立液货舱垫块的布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现有船撞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综合对比和评述。然后结合苏北运河段靠船墩的实际情况,对通行船只进行了调查,分别应用规范方法和数值仿真分析手段对京杭运河苏北段靠船墩船撞力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京杭运河苏北段靠船墩船撞力的取值建议。研究成果可供新建靠船墩的设计及原有靠船墩加固时采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CATIA V5三维工程设计软件对亭子口升船机船厢结构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采用全参数驱动,对船厢结构及部分机构进行了全尺寸的三维建模,利用CATIA的工程图模块成功的生成了满足规范要求的二维工程图纸,并利用实体模型对船厢在不同工况下的复杂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对船厢结构的强度及变形进行校核。此方法极大的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出错率,优化了板件梁系及备的布置。为今后的大尺寸复杂的升船机船厢结构件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一艘海上自升式炸礁船的结构设计情况,叙述了其结构设计规范的确定、桩腿、桩井的结构设计,由于自升式炸礁船在我国尚属首次设计建造,因此对该类型工程船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大型船舶会船区的航行安全,减少大型船舶在会船区内的碰撞风险,提出一种基于水上交通冲突和枢纽复杂度的灰色变权聚类模型,对大型船舶会船区的碰撞风险进行评价,并对容量不足的会船区进行扩展提供合理化措施。结合会船区交通流和水上交通冲突状况,选取交通冲突率和交通冲突点作为会船区碰撞风险的评价指标,并考虑评价指标的意义、量纲和数值上差距较大及会船区附近的锚地环境等因素,综合利用交通枢纽复杂度与初值化算子灰色变权聚类算法,对会船区的碰撞风险进行评价。以湛江港南三岛西航道4号会船区(分为东段、中段和西段3段)为例进行验证,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基本相符,较好地解决了海上通航环境中数据信息不足和定性分析对碰撞风险评价的影响,为会船区的碰撞风险评价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湛江港大型船舶会船区的客观情况提出对会船区进行扩展的建议,从而满足湛江港对于大型船舶会遇的实际需求,为航道设计和科学制定水上交通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