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为改善川江航道条件,拓展长江航运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宜昌地处三峡工程所在地,三峡成库后,库区涵盖兴山、秭归、夷陵区大部分地区。据航道普查,三峡工程蓄水位抬高至175m水位时,宜昌境内三峡库区支流航道共有17条(包括葛洲坝至三峡大坝间黄柏河),通航总里程达127.5km,其中支流航道通航里程在30km以上的有香溪河;  相似文献   

2.
胡坤 《珠江水运》2015,(2):36-37
<正>珠江因降雨充沛带来丰盈河水与支流众多的特点,为航运事业创造了优越的先天条件,其航运价值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但这一先天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珠江航道长期面临"上游不通、中游不畅、下游不优"的困境。《航道法》的出台或将改变航道部门"人微言轻"的窘境,结束珠江航道"划省而治"的局面,成为振兴珠江水运的一剂强心针。  相似文献   

3.
《水道港口》2007,28(6):429-429
本刊从交通部水运司获悉,2007年长江干线的多个重点碍航浅滩整治工程及周天河段航道整治控导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干支联动”工程稳步推进,重要支流航道上海大芦线一期、江苏京杭运河徐杨段续建二期、安徽沙颍河颍上船闸、江西赣江樟树至南昌三级航道、湖南洞庭湖区益阳至芦林潭航运建设工程等正按进度顺利实施,湖南湘江长江航运枢纽、江西赣江石虎塘航运枢纽前期工作正在抓紧开展。  相似文献   

4.
《水运工程》2004,(3):20-20
作为粤北山区水上交通动脉的连江的11座航运枢纽改建工程,近日通过了广东省交通厅组织的竣工验收。连江是北江最大的支流,也是粤北山区水上交通的主动脉。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航道部门先后在连州至英德133公里的航道上建起了11座航运枢纽,实现了连江全线渠化,大大改善了连江航运条件。但经过二三十年的运转,枢纽的技术状况不断恶化,船闸通过能力也有所下降。从1996年开始,省航道局投资8000多万元对连江11座枢纽进行了改建。改建后的连江11座航运枢纽,过船建筑物、机械设备技术状况良好,对改善连江航运条件、促进沿江山区县市的经济…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分布有长江、淮河两大水系,长江水系中汉江支流唐白河与淮河水系沙颍河支流澧河在方城垭口最近处只有10km,是沟通长江、淮河航运的最理想的之地。本文重点分析沙汉运河航道运输需求和沟通方案。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水资源十分丰富,长江横贯东西,与南北辐射的六大支流嘉陵江、涪江、渠江、岷江、沱江、金沙江和上千个水库、湖泊构成水运网络,具有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80年代以前四川地方运输主要以水运为主,至今在大宗长途货物、旅游客运、特重大件物资运输上具有绝对优势,水运在四川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行政区划调整后,我省仍拥有通航河流62条,通航里程6089公里,港口88个。1996年完成货运量1144万吨、货运周转量18.3亿吨公里、客运量200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亿人公里。目前,嘉陵江正进行逐级渠化开发;岷江正加紧整治,将成为四川运输三峡电站水轮机组和核电站设备的大件运输通道;嘉陵江支流白龙江上的宝珠寺电站建成后形成了100公里深水航道;即将蓄水的二滩库区300公里深水航道将会对四川攀西的航运发展提供良好的航道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正确分析和计算汉江航道整治工程的航运经济效益,结合汉江航道整治工程效果,依据汉江航运历史数据及发展规律构建综合预测模型预测汉江航运需求,采用有无对比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2014、2018、2020、2025、2030年航道整治工程航运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汉江航道整治工程航运经济效益良好,并能为汉江航道建设管理提供依据,为汉江航道整治后进一步发展厘清思路。  相似文献   

8.
季强 《珠江水运》2001,(6):34-35
连江,又名小北江,是珠江水系北江最大的支流。1959年至1976年间,从连州至133km航道上先后建成了11座航运枢纽,它是我国最早连续渠化的航道之一,为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11座航运枢纽都是在国家经济非常困难的时期建成的,由于资金和建材严重缺乏,建设标准不高。到1995年为止,运转了二三十年的各级枢纽,因维护经费紧缺,枢纽长期带病运转。1996年连江11座航运枢纽改建工程开始实施,至2001年工程完工。  相似文献   

9.
桂江,作为珠江航道网络中的一条重要支流,20多年因饱受淘金挖砂的破坏,现今已是是满目疮痍,河水有东有西不成流,航运深受其害。而这,只是整个珠江水系的一个小小缩影。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航道建设与航运发展之间的适应性,测算航道建设与航运发展的适应程度,选取汉江航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与航运发展之间的相关性,以航道条件、航道管理、通航保障、航道安全保障、航道信息技术等5个方面为着眼点,构建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2014―2016年航道建设与航运发展"不适应",2017年航道建设与航运发展"欠适应",2018年航道建设与航运发展"基本适应"。改善航道建设与航运发展的不平衡关系,可从提升航道等级、加强航道管理、提高航道通航保障能力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瀛  曾乐  李有为 《水运工程》2019,(6):126-131
长江干线重点支流河口航标配布缺乏统一配布原则和方法。采用分类研究的方法,根据河口地形及干线航道布置特点,将河口分为沿岸航道(或偏靠河口侧的河心航道)类、干线航道与支流河口间有一定距离类,确定不同类别河口航标配布所使用的航标种类,并分别根据标示支流河口位置、标示干支航道交汇点、标示干线航道与支流航道连接段航道界限与碍航物、提示支流河口信息的总体原则对不同类别的支流河口提出相应的航标配布方案,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三峡坝区的航运条件,充分发挥三峡工程的航运效益,阐述三峡大坝与葛洲坝两坝间港口、锚地和航道等航运设施基本情况,分析三峡水库建成后给这些设施带来的不利影响,为确保两坝间航运通畅,消除三峡水库建成后给坝区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对原有码头、锚地进行技术改造的措施及黄柏河航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现场     
中远航运首航北极东北航道
  8月8日,中远航运“永盛轮”北极东北航道首航仪式在大连港举行,仪式结束后,
  “永盛轮”扬帆起航,计划用33天时间前往欧洲。此次首航,是中国商船首次尝试经由北极东北航道到达欧洲,在我国航运史上将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衢江(金华段)航道位于钱塘江中上游,姚家枢纽是衢江(金华段)航运开发项目最下游的一个梯级。为减少支流浸没影响,枢纽坝址上移,导致富春江大坝回水无法与姚家枢纽下游水位相衔接。因此,枢纽下游约7 km航道须通过深度开挖才能满足通航水深要求。为了在山区性河流中维持人工开挖航道的稳定性,采用设置适当高度的挡沙槛来阻挡河床沙进入深开挖航道。本文通过定床和动床物理模型试验,分析船闸下游航道的水流条件、河床变化、挡沙槛挡砂效果等,充分论证航道深开挖方案和挡沙槛的设计方案,从而为减少航道维护量、确保枢纽下游衔接航道的通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刘晓帆  陈婷婷  何熙  陈刚 《水运工程》2020,(12):136-140
以金沙江溪洛渡库区支流溜筒河为例,研究高坝库区内支流通航水域、航道等级及设计通航水位的确定方法。首先根据回水里程、水位保证率、航道条件、矿产资源分布、码头作业区规划等因素综合分析论证支流航道起点,确定通航范围,之后根据水深、河宽、弯曲半径等航道条件、跨河建筑物通航净空尺度、下游干流航道规划等级等因素确定支流航道等级,最后采用分段推算法确定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常年回水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采用梯级最低运行水位(死水位),而变动回水区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需要根据航道整治工程措施可行性、航道整治工程投资、通航保证率以及航道通过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16.
随着航运技术的发展的愈发迅猛,内河航道对管理的科学化,数字化需求极大提高。数字航道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内河航道的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本文重点分析了在当前我国航运经济发展及国内外内河航道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数字航道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总体结构组成和工作流程,并分析数字航道技术在我国内河航道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水道港口》2009,(6):389-389
<正>本刊从长江航道局获悉,以长江干线电子航道图成果通过专家验收为标志,长江干线2687.6km航道实现了电子航道图的全线贯通。电子航道图全面应用到航运生产后,在长江上驾驶船舶将能够像在陆地上开  相似文献   

18.
胡为国 《中国水运》2014,(4):22-23,25
石门湖航道位于安庆市区西缘,航道沿线工矿企业发展迅速,航运需求旺盛。石门湖航运综合开发应以航道整治开发为基础,以港口建设、航运综合物流发展服务于工业布局为核心,兼顾发展旅游客运。综合开发石门湖航运资源,对推动腹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完善综合运输体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为缓解合裕线航道船闸拥堵,提升引江济淮工程航运功能,介绍引江济淮工程的航运功能和合裕线航道船闸的运营情况,分析合裕线航道堵闸原因和合肥市对建设Ⅰ级航道的迫切需求,提出提升引江济淮工程建成后入江航道通过能力的措施:加快裕溪、巢湖一线船闸扩能改造以缓解航道拥堵,尽快展开新建凤凰颈船闸前期工作,将兆西河通江Ⅰ级航道建设纳入省、部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高度重视中小航道航运,但一贯重航道轻船型,导致船型技术严重落后引起一系列重大经济损失,与发达国家背道而驰,对此我们提出相应探讨和建议,希望能引起循环大发展。一、目前中小航道航运现状研究思路是决定一切事物是否顺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德国建设中小航道航运初期尽管经济不佳,但尽力挖掘与航道匹配良好的优秀船型即高长宽比,尽力提高经济性,在德国和西欧快速推广标准船型,用不到三十年建成中小航道标准船型国际发展趋势,还建成一定数量举世瞩目的航道立交工程,航运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