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基于冷热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双回路系统,通过进气温度与EGR率解耦控制,研究了EGR率和进气温度对柴油低温燃烧和排放的影响,并在低温燃烧负荷上限探索EGR率和进气温度耦合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负荷上限时,进气温度升高对进气充量的稀释作用占主导地位,进气温度升高对燃烧起抑制作用。EGR率和进气温度的耦合作用在负荷上限时体现在:低EGR率、高进气温度时,燃烧始点提前、燃烧持续期增大;高EGR率、低进气温度时,指示功增加,平均有效压力增大。EGR率升高,NO_x排放量降低,进气温度升高,HC,CO排放量升高。  相似文献   

2.
5.进气温度(IAT)传感器进气温度(IAT)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进气歧管上,见图3,电路如图9所示。它是一个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即当进气温度低时,其电阻值高;当进气温度高时,其阻值低。动力系统控制模块(PCM)通过其内部的电阻向IAT传感器提供5.0V电压,并测量该端信号电压,以计算进气温度。发动机冷车时,信号电压升高;当发动机热车时,信号电压降低。PCM通过测量信号电压计算发动机进气温度,利用进气温度信号来修正进气量,从而精确控制喷油量。另外,它还用于控制点火正时及控制空调的工作,当进气温度小于5℃,空调压缩机不工作。如果拔…  相似文献   

3.
可靠的进气温度是保障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由于连续运转时间较长、作业环境恶劣等原因,导致QSK60发动机进气温度高而引起发动机输出功率不足、油耗增加和排放超标等问题。文章深入地分析了引起QSK60发动机进气温度高的原因,如水箱散热器、温度传感器等部件故障,并针对相应问题给出了排查和解决方案,对相关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在LNG系统中增加燃气温度控制系统后使发动机燃气进气温度控制在30℃~50℃范围内。解决了发动机在夏季环境温度高,气化后燃气温度高,不能满足发动机使用要求,导致发动机限扭,引起爬坡无力、熄火等现象。同时燃气温度在30℃~50℃时,使发动机系统燃烧充分,燃烧效率高,克服现有技术冷起动、低工况时进气温度过低导致的HC、CO排放过高和高工况时进气温度过高导致的动力性差、NOx排放过高的缺陷,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提高动力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1问题的提出某车型搭载一款柴油增压发动机,在整车进行热平衡试验时出现发动机进气温度过高问题,最高车速时可达到87℃,而发动机要求的温度为60℃。发动机进气温度过高直接导致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下降。出现这种情况后,仔细检查了发动机的工作状况及整车的进气系统,发现各部分的工作状态均无异常。  相似文献   

6.
进气温度对乙醇燃料均质压燃燃烧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自行设计的进气温度控制系统,在一台由CA6110柴油机改造而成的均质压燃(HCCI)单缸机上进行了进气温度对乙醇HCCI燃烧影响的试验研究。研究发现,在每个工况下都存在一个对应于最大热效率的进气温度,称之为最佳进气温度(PIT),得到了发动机转速、过量空气系数和最佳进气温度间的MAP图。当实际进气温度低于最佳进气温度时,混合气燃烧不及时,指示效率下降;实际进气温度高于最佳进气温度时,混合气燃烧提前,压缩负功增大,指示效率下降;只有当进气温度处在最佳进气温度时,才有最大的指示效率。  相似文献   

7.
进气温度和燃料辛烷值对HCCI发动机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的进气温度、燃料辛烷值和燃空当量比对均质压燃(HCCI)发动机的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进气温度的提高和燃空当量比的增大,HC和CO排放逐步减少,而NOx排放一直较低;低进气温度下,燃料的辛烷值对HCCI发动机的排放影响较大,辛烷值越大,HC和CO排放量越大,NOx排放值突增拐点的燃空当量比越大;高进气温度下,燃料辛烷值对HC和CO排放的影响很小,燃空当量比对NOx排放值出现拐点的影响作用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8.
通过改制一台匹配自然吸气发动机的MPV试制样车,在同一条件实现不同进气系统布置方案下的爬坡工况热负荷试验,查找出了夏季试验时由于进气温度高导致长时间怠速后汽车起步动力性变差的根本原因;利用环境排放试验室进行不同环境温度,不同工况的进气系统改制方案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发仓前端密封可以有效的降低进气温度;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降低进气温度可以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9.
进气温度是发动机整车安装质量保证(Installation Quality Assurance)中的重要参数。本文采用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和台架试验的方法,对进气温度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针对重型牵引车的进气系统,明确了对进气温度有影响的因素,提出了进气温度改善的措施,为整车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涡轮增压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温度非常高,经过增压的空气经进气歧管、进气门流至汽缸燃烧室,很容易导致发动机燃烧温度过高,导致燃油的不规则预燃而发生爆震,产生降低增压效果、损坏发动机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需要加装中冷器来降低进气温度。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冷器的使用原因、工作原理、作用与副作用、分类、主要故障和维护方法等。  相似文献   

11.
王晓明  赵又群 《汽车科技》2009,(5):38-40,48
汽车进出风口对汽车空气动力学特性有重要的影响。利用CATIA建立了三种不同进出风口的汽车模型,利用CFD方法研究不同进出风口对汽车流场的影响。采用三维不可压缩雷诺平均方程N~S方程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利用二阶迎风差分格式获得控制体积界面上的物理量,应用SIMPLEC算法进行迭代计算,对汽车流场进行模拟仿真,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汽车前端只有一个进风口的情况下,发动机迎风面的高压区偏上,并且高压区的压力明显低于增加辅助进风口的情况。将三种情况下仿真得出的发动机舱内散热所需的冷却空气量与实际所需要的空气量对比,结果显示,汽车前端只有一个进风口的情况不能满足发动机舱内的散热需求,而其余两种情况能够满足散热需求。  相似文献   

12.
CFD分析与试验验证相结合已经被各汽车行业普遍应用于汽车设计与开发研究中,在本文中主要论述了某车企工程师在研究某涡轮增压汽车进气系统时利用CFD软件分析其前端进气流场和温度,然后根据优化方案改制零件并装车进行整车热管理试验验证方案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流场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电池组的温度均匀性,对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提出了两种局部结构的变动途径,一种是改变通道的宽度,另一种是改变空气进出口处集流板的倾斜角度.利用FLUENT软件对15种结构变动方案的流场进行模拟计算,详细分析了结构变动对流速分布的影响,比较了两种结构变动途径的作用机理.最后,选出流速均匀性相对最好的结构方案,试验验证表明该方案的温差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由于雨刮臂摆动频次与导水槽及空调外循环进风口结构不匹配等因素,部分车型在淋雨工况下,有水滴甚至水流沿空调进风口进入空调系统,导致空调出现异味,甚至有水渗漏进入乘客舱,出现严重的感知质量问题。采用 SPH 方法,考虑雨刮臂运动、车身姿态及气流效应工况下,借助 PreonLab 软件仿真,复现某车型淋雨场景下的水管理质量问题,通过在空调外循环进风口位置增加挡板,显著减少了溅入空调箱的雨水量,并在实车淋雨试验中得到验证。方法能在车辆开发阶段发现并整改车辆在淋雨场景下的流通路径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可改变目前车辆淋雨场景水管理质量控制主要依托实车测试的现状,也可应用于车辆水管理的其他性能质量的控制,如涉水、雨污等。  相似文献   

15.
A transient numerical model of a lithium ion battery (LiB) pack with air coole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i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for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s. In the battery model, the open circuit voltage and the internal resistance map based on experiments are used. The Butler-Volmer equation is directly considered for activation voltage loss estimation. The heat generation of cells and the heat transfer from cells are also calculated to estimat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Validations are conducted by comparison between experimental results at the cell level and the pack level. After validations, the effects of module arrangement in a battery pack are studied with different ambient temperature conditions. The configuration that more LiB cells are placed near the air flow inlet is more effective to reduce the temperature deviation between modules.  相似文献   

16.
对进气噪声的产生原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利用赫姆霍兹谐振消声器的设计原理,设计了适合某车型的谐振腔,降低了进气噪声的声压级。消声降噪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瞬态工况下,汽车主动进气格栅(AGS)开度及风扇转速实时调整,换热器进风量时刻改变,热管理测试台架风机无法实时为换热器提供精准瞬态供风这一问题,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技术,分析了换热器进风量与车速、AGS开度及风扇转速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了数学模型,模型预测误差小于6.6%。将该模型置于CANOE设备中,与VN1640设备及风机系统连接,可实时采集车速、AGS开度及风扇转速CAN信号,计算换热器进风量,从而控制风机输出相应风量,实现了台架风机为换热器提供精准、实时供风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8.
研究车辆在怠速工况下的发动机舱热空气回流问题,基于OpenFOAM 软件进行回流计算方法的开发。通过设置监控面及组分转换面来重新定义格栅新空气和舱内回流热空气等组分,可直接计算出回流在监控面上的分布及回流率和回流量。根据开发的方法对某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车型进行计算并提出不同的优化方案,使其发动机舱回流率从32.7% 分别降低至24.0%和9.3%,回流量从0.169 kg/s分别降低至0.128 kg/s和0.048 kg/s,从而降低了冷凝器等散热器的进风温度,提高了怠速工况下热管理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力学方法,在AVL PreonLab仿真软件中建立了某纯电动车的涉水仿真模型,并结合涉水试验,研究了涉水工况下车身内外水的流动和分布规律,重点分析了电驱系统减速器呼吸孔和空调系统进风口的涉水性能。通过仿真和试验,改进了电驱系统减速器呼吸孔的设计,确保电驱润滑油不会进水。通过结构优化切断了水流进入空调进风口的流动路径,同时还验证了AVL PreonLab的仿真功能,表明其能够高效地支持车辆水管理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0.
应用fire软件模拟分析不同进气压力对高密度-低温柴油机燃烧和性能的影响。对4100柴油发动机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不同进气压力情况下,其燃烧路径大部避开Soot和NOx的主要生成区域;提高进气压力会使燃烧充分,放热速率加快。进气压力对发动机性能影响明显,进一步增大进气压力能在Soot和NOx排放有效降低的同时,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明显提高而燃油消耗降低。这表明高密度-低温柴油机燃烧模式能够通过提高进气压力同时降低排放和提高热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