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磁式继电器是电力拖动控制电路中使用较多的一种元件,长期使用后,由于尘埃的污染,在其铁芯端面堆积污垢形成“粘合剂”,每当线圈断电后,仍吸住衔铁再“亲热”一下后释放,造成控制电路功能紊乱,不能正常工作,甚至会危及生命、财产安全。这种故障只偶尔发生。一般发生在电磁式继电器和小容量接触器上,当其铁芯端面“粘合剂”积厚,粘合力达到它们衔铁的返回弹簧作用力时才会发生。但无此类故障处理经验者,往往很难找到“病源”。  相似文献   

2.
Atlas—Mak液压起货机变幅机构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某年年久失修的Atlas-Mak型液压起货机变幅机构不能正常工作的故障现象,分析了该型液压起货机变幅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可能导致系统不能下沉工作的原因,从理论上论述限准确诊断某类故障的原因,从理论上论述了准确诊断某类故障的原因及故障点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可靠,对船舶轮机管理人员诊断类似的故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根据船舶液压起货机起升系统的变速原理,分析了在4种工况下各个顺序阀的工作位置。从而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并予以排除。  相似文献   

4.
在发生海上事故造成船舶及随船货物沉没的情况下,通常船方和货方会相互推诿打捞清除责任,甚至出现无人打捞的现象。然而当随船沉没的货物仍有较为可观的剩余价值时,货方却往往十分愿意承担沉货打捞清除责任以期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在这种情形下,易出现船货双方争夺打捞权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具体案例,围绕沉船沉货打捞中货方打捞权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就"准商业打捞"下船、货双方的打捞权问题提出见解,即船方应被认定为负有打捞沉船沉货的责任主体或行政相对人。  相似文献   

5.
大型自动化流程任一环节的故障,都将导致整个流程停机,造成巨大损失。而电气故障总会发生,故障的抢修要争分夺秒。属于元件损坏的,查明原因后,一般是快速更换,因为电气元件的损坏往往无法修复,即使能修也要耽误很长的时间,且元件的稳定性会下降。这就需要企业有充足的备件储备。一个大型流程系统的电气元件可谓成千上万,种类繁多,不可能面面俱到,  相似文献   

6.
船用柴油机起动系统的故障,一般易被管理人员重视,所以也容易及时得到解决。然而,对偶然的起动失败现象却被忽视,往往被误认为起动错误而致,从而延误了及时排除故障的时间,酿成了重大事故的发生。本文就介绍这样一个实例,以便能引起广大管理人员的重视,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营口港的两台DLQ50型轮胎式起重机在使用初期,电气系统频繁出现故障,进行过一些改造后,仍未能根本解决问题,影响正常使用。1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1)无落臂、无落钩。原落臂、落钩电磁抱闸接触器为MZJ型,这种类型的接触器触点没有灭弧装置,断开时触点极易烧损,接触器触点虚接,造成电机主磁绕组和电磁铁线圈无电流,电机不工作。(2)无起臂、无起钩。CZO型接触器或继电器触点接触不好,造成电机不工作。(3)主发电机不发电。  相似文献   

8.
船舶轴系是推动船舶前进的重要部件,一旦轴系发生变形,出现故障,就会严重影响航行安全。为解决船舶轴系变形问题,众多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因为其工作的环境和复杂的受力状况不同,仍不断出现扭曲变形和断裂现象。其中纵向振动、扭转振动、和回转振动是产生轴系疲劳破坏的三大重要因素。文章仅从简单相关因素对船舶的扭转振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我公司2台门式起重机投入运行后不久,在作业过程中就频繁发生大车行走停机故障,有时还会出现行走轮啃轨现象,有大车脱轨的危险。经过分析、检测,认为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纠偏用的绝对值编码器所在的自由跟随轮行走时存在打滑现象,造成脉冲编码器的计算误差,从而导致纠偏系统不能可靠工作,而经过错误计算发出的纠偏指令,不但不能纠正起重机在轨道上的偏斜姿态,反而越纠越偏,便产生了啃轨现象,严重时存在着起重机脱轨的危险,为此我们对起重机的纠偏系统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0.
船舶锚机是船上主要设备之一,它的作用是为船舶在水上定位及协助靠离码头。为保障安全,每条船均配备两套锚机设备。一般一套使用,另一套备用。但设备难免有时会发生故障,如锚机马达损坏等。而现代船舶均是单机起单锚,在锚泊时,一旦马达等出故障,失去起锚动力,则无法正常起锚,必须用船上其他动力应急将锚拉起。另外锚机操作人员一般不是熟知锚机设备机械原理的技术人员,在使用管理中,往往对一些关键点有所忽略,本文将强调有关此方面的事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