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工作比较复杂,但功能及组成相对固定。为了降低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难度并提高设计效率,将模块标准化设计理念应用到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通过结合国内某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案例,对模块标准化设计理念在地铁车站设计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并从公共区模块、设备及管理用房模块以及附属建筑模块三个方面对模块标准化设计理念的实际应用方法进行研究,为类似地铁车站设计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地铁地下车站建设是地铁工程的重要部分,而地铁地下车站建设的难点在于渗漏水问题,无论是地铁工程建设还是在运营阶段,加强对地下车站渗漏水防治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某地下车站渗漏水问题为例,对其渗漏水病害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处理技术对策,希望为类似车站渗漏水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盖挖逆作地铁车站的结构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铁车站所处的建筑环境极其复杂,对于多层多跨的大型综合性地铁车站一般应首选盖挖逆作法施工.深入研究盖挖逆作地铁车站的结构特点,不仅可以优化地铁车站的结构设计,而且可以促进盖挖逆作施工方法的关键技术的进步,及其在我国城市地铁车站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我国地铁车站防水技术中存在的一些争议,阐述并剖析了对地铁车站防水技术上的一些不同观点与实践;结合国内外地铁车站结构防水的成功经验,提出地铁车站防水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5.
为了优化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保证结构的稳定性,首先阐述地铁深基坑支护施工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列举出当下常见的基坑围护结构中的常见围护形式。并针对具体问题,给出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施工的解决策略,并分别从设计专项、渗水措施、周边荷载、地连墙施工及加固施工等方面进行叙述。为今后相关技术人员研究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设计提供借鉴,通过对深基坑围护设计具体方法的探讨,进一步优化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建设,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地铁车站深基坑建设的风险及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
广州地铁六号线东山口站为国内首例在周边环境复杂条件下实施"先隧后站、盾构隧道扩挖"修建地铁车站的工程。文章介绍了该站左线站台隧道在盾构隧道的基础上扩挖形成地铁车站的主要修建技术及施工特点和难点。实践证明,采用盾构与明(暗)挖法相结合修建地铁车站的施工技术,是城市繁华地区修建地铁车站有效解决区间盾构隧道与车站施工相互干扰难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南京地铁新模范马路站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南京首次建造的地铁一号线工程新模范马路车站(原名许府巷车站)为例,对在砂土地层中地铁车站的结构设计与施工作一定的摸索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地铁车站周边超大超深基坑围护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铁车站周边进行深基坑施工必将对车站产生影响。结合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基坑设计的实例,阐述了地铁车站周边超大超深基坑设计中采取的保护措施及计算方法,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地铁车站出入口作为地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便利市民出行,也很好地展现了城市风貌。为了进一步优化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结合深圳市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案例,主要对出入口布局影响因素、布局原则、设置形式、设计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此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实践,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对地铁车站公共区平面布置、影响乘客行进的站内垂直交通、站内环境设计,以及地铁与其它交通方式的接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力求使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实现"让乘客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基坑工程的实施往往会对周边已建或在建的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产生影响,针对这一问题,介绍了上海市人民大道过街地道扩建工程中采用的一系列地铁保护、控制区间隧道变形、确保地铁正常运营的技术措施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在采用屏蔽门系统时,需要依靠自然通风使隧道降温。地下车站采用不同的风井布置将对隧道产生不同的降温效果。通过采用地铁环境模拟SES程序,分析了不同风井布置方案对隧道降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根据杭州地铁物业开发建设的原则,结合杭州地铁1号线3个车站周边物业开发的情况,介绍了地铁车站与周边地块物业开发衔接的几种形式,并对车站出入口及风亭等与物业的开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地下轨道交通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地下轨道交通隧道围岩的热物理参数性质密切相关。文章以兰州地下轨道交通原状土样为研究对象,使用Hot Disk热常数分析仪探究了兰州地下轨道交通围岩的热物理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地下轨道交通围岩土样的导热系数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深度13 m处的中砂层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最大,明显比其它深度处的黄土层和淤泥质土层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大,而中砂层体积比热较小;围岩土样的导热系数随含水率增加呈线性增长,体积比热随含水率增加先降低后增高,热扩散系数随含水率增加先升高后缓慢降低。  相似文献   

15.
对已建地铁车站进行技术改造是一项非常复杂、风险极大的工程,需对改造结构进行技术评估,并涉及对原结构设计内力和位移附加增量的有效控制。文章针对苏州地铁1号线金鸡湖西站已建成的地下车站的围护、主体结构局部改造设计与施工存在的风险,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预测结构附加应力和变位,为控制改造施工安全提出了结构构造措施和监测措施等合理化建议,可供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To be fully effective, metro lines must be connected with other modes of transport. This principle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city of Marseilles, France. First, a very good interchange between the two metro lines and the national and suburban railway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e Saint-Charles main railway station. This interchange connects with the adjacent intercity bus terminal. Second, at every metro station, access facilities and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were planned. Third, bus stations and car parks were installed at main rail stations. All this was made possible by early coordinated planning.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中修建地铁暗挖车站,由于开挖跨度大,埋深浅,对地层扰动较大,地表沉降的控制往往成为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北京地铁五号线某车站施工时采用数值分析预测、地层变位分部控制,以及信息化施工等措施,成功地将地表沉降控制在设定范围。其研究方法和支护手段,对解决类似大断面暗挖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TOD) has been an important topic for urba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is aimed at empirically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rail transit station-based TOD on daily station passenger volume. Using integrated circuit (IC) card data on metro passenger volumes and cellular signaling data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uman activities in Shanghai, the research identifies variations in ridership among rail transit stations. Then, regression analysis is performed using passenger volume in each station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Explanatory variables include station area employment and population, residents’ commuting distances, metro network accessibility, status as interchange station, and coupling with commercial activity centers. The main findings are: (1) Passenger volume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employment density and residents’ commuting distance around station; (2) stations with earlier opening dates and serving as transfer nodes tend to have positive association with passenger volumes; (3) metro stations better integrated with nearby commercial development tend to have larger passenger volumes. Several implications are drawn for TOD planning: (1) TOD planning should be integrated with rail transit network planning; (2) location of metro stations should be coupled with commercial development; (3) high employment densities should be especially encouraged as a key TOD feature; and (4) interchange stations should be more strategically positioned in the planning for rail transit network.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多联式空调机组(VRF)的发展及应用概况.针对由于地铁车站昼、夜负荷差异而使冷水机组、空调设备夜间频繁开停的问题,探讨了在夜间使用VRF系统的可行性,阐述了使用VRF系统可为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管理用房的通风空调系统运营带来的优越性,为相关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建地铁车站零距离下穿既有线区间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暗挖隧道下穿既有地铁施工,势必会引起既有地铁结构附加变形和差异沉降,影响其结构及运营安全,需要进行变形和内力分析,以便采取必要保护措施.文章以某暗挖车站密贴下穿既有地铁区间为例,采用FLAC3D和SAP 2000模拟,分析既有地铁区间变形和内力发展规律,评价结构和运营安全受影响的程度,为安全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