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交通活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即产生了交通的外部成本.文中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交通拥挤产生的原因及其外部成本产生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定城市规模下交通拥挤所带来的外部成本的计量公式.以某一大城市为例,对交通外部成本进行了分析计算,说明了交通拥挤收费方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交通系统的多元化发展,需要合理制定交通战略和政策,有效配置交通设施空间和政府公共资源,而交通运输成本是交通战略制定和政策研究的理论依据。国内外学者就交通运输成本研究已获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交通运输系统影响范围广、交通运输成本构成复杂,既有研究对交通系统成本的定义却存在差别甚至概念的混淆。在总结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交通运输成本的内涵与构成,其中内部成本包括使用者成本、运输供应成本、基础设施供应成本,外部成本包括交通事故成本、交通拥挤成本、噪声污染成本、空气污染成本,并就成本内容的重复计算和忽略等量化分析要点进行了探讨,为交通运输成本的分析研究建立了一致有效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框架。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市轨道建设方案比选和决策问题,建立了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城市轨道交通广义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外部成本构成,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阻断成本概念,并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阻断成本模型.以石家庄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定量计算了城市轨道交通不同线路敷设方式广义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传统的全寿命周期成...  相似文献   

4.
从外部性入手,引出了城市交通外部成本的产生机理。并对城市交通中的交通拥挤、空气污染、交通事故这3方面产生的外部成本进行分析,提出了将交通拥挤、空气污染产生的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方法。并运用算例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道路使用者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是简单易行的。  相似文献   

5.
交通运输的外部性特征表现为外部效益和外部成本,外部性内部化的总目标是使社会效益(社会福利)最大化.由于外部效益可自动实现内部化,政府只需加强必要的干预即可实现其外部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对于外部成本的内部化过程,是以外部成本最小为目标,具体方法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主要以价格策略分析了道路交通社会成本内部化的过程,以最优定价法(边际成本定价法)和次优定价法把道路交通边际社会成本的三部分构成分别转换成拥挤税、公害税和固定设施分摊三种形式,实现了道路交通外部成本的内部化.  相似文献   

6.
交通拥挤负外部成本游离于经济杠杆调控政策的价格体系之外,未能在市场价格中体现是导致交通资源配置失衡的关键。为科学量化交通拥挤负外部成本,支撑经济杠杆需求调控政策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从交通拥挤造成的时间延误、交通事故、环境污染这3个维度解析交通拥挤负面经济成本,构建小汽车交通拥挤负外部成本量化数学模型。以深圳市为例,计算典型城市交通拥挤负外部成本。研究表明:深圳市每辆小汽车全年出行平均产生的交通拥挤负外部成本高达24460元,行驶约产生2.1元·km-1 的交通拥挤负外部成本,且当前交通需求调控政策未能实现小汽车外部成本内部化是导致小汽车竞争力强劲的关键因素。按照“用者自付”原则,经济杠杆调控政策收费费率应覆盖小汽车交通拥挤负外部成本,建议参照每辆小汽车2.1元·km-1 设定。  相似文献   

7.
建设项目各阶段的成本具有各自的特点,并在整个寿命周期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建设成本和使用维护成本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公路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集成化管理通过对项目寿命周期各阶段成本、各要素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从材料成本控制、设备成本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管理成本控制、新技术控制、风险控制等方面实现建设项目寿命周期成本最优。  相似文献   

8.
考虑能源安全与外部成本的交通运输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运输政策应关注能源安全问题,将能源、环境、安全等外部成本纳入交通运输的定价体系之中.基于以上认识,可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交通运输社会总成本的目标函数,并举例分析能源成本内部化前后各种主要运输方式运量的变化,从而在社会总成本的概念下建立更科学的综合运输系统构成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国际上公路交通服务能力皆以道路拥堵情况(V/C 值)及行车顺畅程度为评估 标准,缺乏对交通安全潜在社会成本、时间成本及环境保护的测量.根据国际社会对绿色 经济、绿色交通运输的重视与发展趋势,本文以台湾电子收费系统的数据为基础,针对不 同交通流需求量、路段平均行驶速率衍生的时间成本与污染排放、交通安全等因子,分别 构建出行时间延滞成本、碳排放增量成本、潜在肇事概率成本等3 个参数指标,利用这3 个指标构建综合型绿色安全交通服务指标(Green and Safety Index for traffic levels of service, GSI),作为划分交通服务水平的评估标准,并通过实时在线软件,提供出行者道路 出行延滞、碳排放及安全等社会成本信息.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对社会和个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用外部性理论分析了这种正负影响,且结合了实例大广高速公路深州至大名(冀豫界)段外部成本的测算,最后给出了高速公路外部成本的测算模型.  相似文献   

11.
陈诗琳 《交通标准化》2013,(20):104-106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社会影响大的大型工程项目,它存在很多风险因素。只有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控制,才能确保工程造价不会失控。介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造价组成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造价风险,最后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三个方面对工程造价进行了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摩托车运行特性、安全特性及其对城市交通和环境的影响,并基于广义费用建立了摩托车及其可替代方式的出行成本模型。以江门市区摩托车交通为例,通过对居民出行和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得到摩托车交通的出行特征,应用广义费用模型估算出各种交通方式的出行成本,提出了可行的发展对策,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养护成本预测模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了降低高速公路养护成本,运用边际成本管理原理,建立高速公路交通流量、道路长度与养护成本之间的多元回归分析数学模型,针对预防养护和专项工程养护方式,运用统计方法,推导了各项因素的边际成本表达式,提出高速公路养护作业成本的预测模型及成本管理的边际成本和弹性指数的概念,计算了交通流量、道路长度与养护成本相关的弹性指数,分析了与交通流量相关的高速公路养护费用经济指标。计算结果表明:交通流量和高速公路长度对养护维修成本起决定作用,维修费用随交通流量和道路长度成对数关系变化,而高速公路养护维修平均费用随着交通流量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现今,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安全舒适、快捷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轨道交通项目成本造价高,运营维护费用贵,以及运行带来的诸如噪声污染与电磁干扰等社会问题,成为制约轨道交通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以北京市地铁4号线为例,系统地分析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依据价值链理论,把内部成本细化为前期规划设计成本、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把外部成本分为空气污染、交通事故和噪声污染三个方面,并且将外部成本定量化.该研究有助于准确计算出城市轨道交通的总成本,为政府制定票价提供依据;同时使城市轨道交通满足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超网络理论构建了可换乘条件下城市多方式交通系统的超网络模型,同时基于所建超网络,在考虑出行者的换乘规律和换乘行为等因素下,定义了可行超路径.将超网络的路段划分为行驶路段、换乘路段、上网路段和下网路段等4类,考虑出行时间、货币费用及舒适度感受3种因素,建立各类路段的广义费用函数及超路径广义费用函数.基于超路径费用,定义了有效超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多方式交通系统的随机平衡分配模型,并且提出了换乘约束下有效超路径和最短可行超路径的搜索算法.最后,通过一个数值算例说明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从市场经济角度分析北京交通拥堵的成因和对策.首先分析价格体系对出行结构的影响及交通拥堵的社会成本.然后,从需求管理角度提出合理规划城市功能以及根据交通拥堵社会成本合理调整交通价格体系的政策建议;从供给角度提出封闭打破大院小区,改善微循环,提高投资效率,以及市场化手段发展交通产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机动车拥堵成本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市机动车拥堵成本的研究,可从经济上量化交通拥堵所产生的成本,从而为决策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在详细阐述国内外机动车拥堵成本概况后,本文提出了拥堵的临界速度,分析了拥堵的各个子项成本,并建立时间、能耗、尾气三大子项成本的计算模型. 本文不但对2008年北京市机动车交通拥堵成本进行了测算并将结果与国外研究成果进行比对,而且对2009年北京市交通拥堵成本进行了预测和敏感性分析. 交通拥堵成本的经济化,有助于更加直观地分析拥堵成本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为缓解交通拥堵,实现低碳出行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广义费用的多用户公路网平衡配流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进行公路网交通需求预测,分析了影响出行方式选择和路径选择的广义费用的影响因素,给出了广义费用的组成部分和函数形式,探讨了多类型车辆换算模型的形式和参数标定方法.借鉴城市混合交通流量分配的研究成果,运用变分不等式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基于广义费用的多用户公路网平衡配流模型,借助交通规划软件Emme设计了模型的求解算法,并利用温州市相关数据进行模型中的部分参数标定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进行交通分配的结果明显优于分步加载方法,在路段饱和度较高时比客货分步加载的方法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9.
万里  黎晴  黄洪佳 《城市交通》2011,9(4):85-94
为评估城市干路交通拥堵导致的经济、环境成本和公众利益损失及其对区域架构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给出了因交通拥堵产生的八类损失,包括:出行时间损失、燃油损失及车辆损耗、交通事故损失、噪声损失及尾气排放增加的损失等五类从经济或环境、技术角度可量化的损失,以及交通拥堵导致机构搬迁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危险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