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悬挂式单轨已取得一定应用,但对轨道梁结构设计参数取值缺乏系统性研究。对悬挂式单轨系统轨道梁的结构进行探索性设计和计算分析,在能满足各评定标准的基础上,研究轨道梁的合理跨度、梁板厚度和加劲肋间距等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轨道梁的稳定性、应力、变形。研究不同跨度、梁板厚度及加劲肋间距对轨道梁强度、变形及用钢量的影响规律,从而为轨道梁的优化设计提供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跨坐式单轨轨道梁的线形控制精度,在总结跨坐式单轨交通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轨道梁的区间设计资料建立动态数据库,对区间轨道梁的线形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集轨道梁工法计算、可视化查看、模拟架设为一体的BIM解决方案。并基于MicroStation平台,编制跨坐式轨道交通PC轨道梁三维工法设计软件,初步实现了轨道梁从设计到施工的一体化流程,使轨道梁线形控制精度达到毫米级。  相似文献   

3.
目前应用于重庆轻轨较新线二期工程中的连续轨道梁为简支变连续轨道梁,解决了在采用非承拉式的普通盆式橡胶支座的前提下,以大跨径轨道梁跨越路口的问题.从结构体系(包括主梁、横梁、支座等)探讨了跨坐式单轨简支变连续轨道梁设计和施工的主要特点.采用简支变连续的施工方法,可有效控制轨道梁的线形,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宁波机场路南延工程为公轨一体化双层高架工程,根据目前大力发展预制结构和注重环保的工程建设要求,进行精细化设计,重点在快速施工、减振降噪、U型轨道梁顶疏散平台等方面进行设计研究。结合宁波机场路南延工程,从精细化设计的角度介绍公轨一体化双层高架桥的设计要点。通过上、下层分别梁上运梁、共用一套架桥机的工艺创新,实现双层预制梁结构应用,即在闭口型框架桥墩的上下层均采用预制轨道梁,极大地提高了双层高架桥的施工速度。减振降噪措施方面涉及U型轨道梁构造优化、声屏障设置、减振降噪伸缩缝等。研究U型轨道梁内腹板顶兼作疏散平台时,平台与车厢底板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5.
常导高速磁浮交通正在向600 km/h运行速度迈进,可以填补高铁和航空运输之间的速度空白,但是常导高速磁浮交通现有技术采用梁?轨一体化的轨道梁结构,存在施工工艺复杂、轨道线形调整困难、经济成本高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600 km/h高速运行要求。通过借鉴高速铁路桥梁技术和中低速磁浮轨道技术的设计理念并进行系统创新,在国内外首次提出纵横梁式钢结构轨道板、纵横梁式混凝土轨道板、钢?混组合结构轨道板等3种不同形式的高速磁浮轨道结构,将轨道功能件从梁?轨一体的桥梁结构中分离出来形成可精调的轨道结构,并通过锚杆式扣件系统安装于预制架设整孔箱梁上,形成新型高速磁浮梁?轨分离式桥梁与轨道结构系统。该新型结构系统的强度、刚度、动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可满足高速磁浮600 km/h运行速度要求。本研究对于常导高速磁浮的技术提升及推广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CRTSⅡ型轨道板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Ⅱ型无砟轨道的主要技术特点.采用当量地基梁模型、三重叠合梁模型、梁-板模型和空间实体模型对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进行了力学计算,得出Ⅱ型轨道板设计荷载.通过不同的荷栽组合对轨道板的强度、裂缝等进行检算,最终确定轨道板的配筋.简要阐述了轨道板内钢筋绝缘和综合接地方案.可以为Ⅱ型轨道板的结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双级电磁悬浮控制器模型,轨道梁采用Euler-Bernoulli模型,基于单点悬浮控制系统建立"车辆-控制器-弹性梁"耦合动力学数值模型。对控制参数引起的车轨耦合失稳振动的特性进行分析,仿真计算不同轨道梁结构参数下,对中低速磁浮车轨耦合振动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生频率较低的车轨耦合振动时,轨道梁结构参数的改变对车轨耦合振动无明显影响;发生频率较高的车轨耦合振动,轨道梁固有频率随轨道梁结构而改变时,对车轨耦合振动影响明显;轨道梁固有频率不随轨道梁结构参数改变时,对车轨耦合振动无明显影响;轨道梁结构阻尼可以有效抑制车轨耦合振动响应。低频车轨耦合振动,轨道梁结构改变无法控制车轨耦合振动,车轨发生高频耦合振动时,增大轨道梁结构阻尼比及改变轨道梁固有频率均能有效控制车轨耦合振动,因此实际工程中可以考虑轨道梁下安装阻尼器和吸振器来改变轨道梁结构参数和结构阻尼来抑制振动。  相似文献   

8.
对韩国大邱跨坐式单轨交通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设计进行了介绍,包括梁截面、跨度、梁体混凝土等级、预应力设计和普通钢筋设计.通过与重庆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的各项设计进行详细对比后,对韩国大邱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的设计进行了评价,并给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重庆轻轨2号线二期工程和3号线,特进行新型跨度为25 m直线PC轨道梁1:1模型静力抗弯试验研究.给出了该试验梁的荷载布置、荷载设计和静载试验结果,如挠度试验结果、应力试验结果和结构校验系数,得出了25 m直线PC轨道梁静载试验结论.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PC轨道梁可以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轨道结构层状梁模型由于模型简单,被广泛应用于轨道动力学及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中。简化的轨道结构层状梁模型能否反映半无限空间上实际轨道结构的变形规律和动态特性,运用轨道结构层状梁模型得到的车辆和轨道结构动力响应精度如何,这些问题还未见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建立车辆-轨道结构层状梁非线性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运用交叉迭代法分别独立求解车辆和轨道结构动力学方程的显示算法,对比分析轨道结构层状梁模型与轨道结构三维块体单元模型的计算结果,以及轨道结构层状梁模型与轨道结构半无限空间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分析轨道结构层状梁模型在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中的适应性。同时,还对比分析交叉迭代法与传统的耦合方程算法在求解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响应时的计算效率、计算精度和算法特点。研究结论:(1)采用层状梁轨道模型模拟轨道结构是可行的,计算结果具有良好的精度,能够满足工程问题的分析要求;(2)交叉迭代法相对于传统的耦合方程算法计算效率更高,精度更好,用时更省,程序设计更容易,不仅适用轮轨线性接触分析,而且适用轮轨非线性接触分析;(3)通过引入松弛因子对轮轨接触力进行修正,可加快交叉迭代算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重庆跨坐式单轨25m直线预应力混凝土轨道进行静载、疲劳、破坏试验分析,得出25m直线轨道梁可应用于工程实践的结论,为工程轨道梁设计选型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速磁浮列车二次系的运动学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杰  孙体健  张锟 《铁道学报》2007,29(2):32-38
满足运动学要求是车辆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对于磁浮列车而言,车辆与线路之间的运动解耦功能主要由车辆的二次系完成。高速磁浮列车的二次系主要由摇枕、防滚橡胶件、空气弹簧、摆杆和Z向支座等构成,其运动同时受线路线形和刚性车厢的约束。本文利用多刚体运动学建模方法——Denavit-Hartenberg变换方法,建立高速磁浮列车二次系的运动学模型。结合线路线形的特征参数,通过求解运动学模型的逆解,计算当车辆通过曲线时二次系各构件的运动情况。本文的建模方法和结果对高速磁浮列车的设计和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单磁铁系统的稳定性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带状态观测器的气隙-速度-加速度反馈控制系统,在多体系统仿真软件SIMPACK平台上,考虑悬浮系统、电磁系统及控制系统的耦合作用,建立单磁铁-轨道梁-控制器的综合模型,模拟磁浮列车在弹性轨道梁上静止悬浮的过程,分析轨道梁的特征对车轨耦合振动的影响,研究共振的产生及解决方法,为磁悬浮列车的整车静止悬浮稳定性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建立低速磁浮轨道梁有限元模型,通过稳态热传导分析,获得上下表面温差和左右侧面温差荷载作用下轨道梁的温度场,运用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计算了不同温差荷载作用下磁浮轨道梁的温度变形。计算结果表明,磁浮轨道梁的温度沿温差荷载作用方向近似线性分布,温度梯度随温差值增加而增大;在本文计算条件下,环境温度对轨道梁的温度变形影响较小,当温差荷载大于20℃时,温度引起的磁浮轨道梁竖向或横向挠度超过高速磁浮交通相关规定限值,故实际工程应用中有必要对低速磁浮轨道梁的温度效应进行校核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具有奇异摄动特性的磁悬浮车轨耦合系统,利用几何方法设计了能够精确跟踪设计流形的复合控制算法。给出了基于弹性轨道的磁悬浮车轨耦合系统模型,说明电磁线圈电感导致的系统奇异摄动特性。介绍了精确设计流形算法的具体步骤,并以线性流形为例,给出了基于快慢结合的磁悬浮车轨耦合系统复合控制算法的设计过程。仿真结果说明该算法能够保证系统慢流形最终无误差跟踪线性设计流形,并实现车辆结构与轨道的单向解耦。该算法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其他各种设计流形,从而提高磁悬浮系统的稳定性与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16.
在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轨道"以直拟曲"的基础上,分析了轨道功能件和定子铁心"以直拟曲"及导向面"以曲拟曲"的方法和适用范围.高速磁浮轨道采用不同长度的功能件或轨道板"以直拟曲"和部分"以曲拟曲"是可行的;在合理选择"以直拟曲"带来的设计误差的情况下,能在保证轨道精度的前提下采用通用的功能件铺设轨道.为将来设计不同长度的轨道功能件及板式轨道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从城市公共交通的多样化出发,针对公共汽车、公共电车、轻轨、地铁等存在的不足,构想了一种单人车厢的高架轨道列车以及与站台容易实现"链接"的轨道交通网络.这种新的公共交通运输方式,不但融合了现有常规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和快速轨道交通运输工具的长处,而且有着自己独特的优点,适用于现代城市的公共交通.  相似文献   

18.
基于V型轨道的磁悬浮系统,利用一套磁体可同时实现悬浮、导向及牵引功能,其关键是控制算法的设计和调试。以一套基于V型轨道的磁悬浮试验装置作为实验平台,根据其悬浮、导向和滚动3个自由度之间的关系,合理选择控制量,设计控制算法,采用仿真和试验2种方法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基于V型轨道的试验装置的悬浮、导向和滚动运动可以实现稳定悬浮。  相似文献   

19.
提出直接在轨道上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再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将采集到的轨道振动信息无线传送至悬浮控制器,用于悬浮控制算法的研究思路。理论方面讨论了状态反馈变量的选取和状态反馈系数的确定并进行了仿真;实验方面讨论了面临的技术挑战,给出了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可行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20.
时瑾  魏庆朝 《都市快轨交通》2006,19(3):61--63,73
在研究德国运捷(Transrapid)高速磁浮交通技术资料的基础上,介绍磁浮轨道梁、功能件、道岔、供电轨和下部结构等重要部件的主要技术特征,可为完善高速磁浮线路的轨道设计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